
真 实
文/黄茜
一天晚饭我先吃过,就坐着看先生吃,望着津津有味吃饭的先生,歪着头问他:
“你看我还可爱么”有点装嫩。
“你自己认为呢?”先生故意反问。
“我看不见的。”我装糊涂呗。
“可以照镜子啊”先生也装糊涂。
“那不行,镜子失真,不是我自己原本模样”
“差不多,不会失真到自己都不认识”
“那不一样,虽然不会走样变形,但自己的真实面貌自己是永远都看不到的,永远在别人的眼里,不对么?”咄咄逼人还有点蛮不讲理。
“还算可爱吧,老太婆”先生敷衍了事表示投降。
因此生出不相关的一些思想。

生活中,我们的内心真实别人是无法知晓的,展现在别人眼里的是一个被人为包装的自己,任何时候别人都是从你的言行举止来判断你的内心,你的思想。一个人表面的从容自若并不表明你的内心是平静的,你可以认可也可以否定,但自己都难以否定或认可自己的真实。
孩童时代是真实的,天真无邪与童言稚语都是内心与表面的一致的真实,相信大人们所说所做的一切真实与不真实的东西,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根本不在意脸上的表情是否可爱是否丑陋。及至长大成人,才发现人与人之间有诸多不同,才发现眼前的世界和儿时想象的大相径庭。形形色色的欲望,五花八门的需求,铺天盖地,俯拾皆是,在渐渐适应与不适应的环境中把自己的真实隐藏起来,做一个自己不认识自己,别人也难认识的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林林总总,世间的纷纷扰扰和多姿多彩让每个人脸上都戴着一个厚厚的面具,人非人,物非物,见到一个不喜欢的人会使劲地挤出一个笑脸,在兴高采烈的时候又会突然沉默寡言,故作深沉。畏惧别人的目光,害怕别人的议论,而后找一个四下无人的地方,丢一地苦辣辣的烟头或跑到KTV喊上几嗓子。
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里的过客,可是我们给别人留下的却是一个完整的不真实的表面。一个生命的离去也带走了属于自己的永远不能袒露于世间的真实,谁都无法知道这些真正的真实到底是什么样。
活着真好,活着也实在是累,一层或多层的面具隐藏了多少的真实啊!佛语说,不是生活所累,是心累,放下了,就无所谓累。不能流露真正的真实,又何以做到放下呢!人为的环境造就了适者生存。真正能求得心灵安慰的真实,只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的大彻大悟。而这时的真实已经失去了生命原有的真实之本。

有的时候,可能会对一个陌生人吐露心声,比如一次旅游的偶遇,一次聚会的邂逅,一次网络的点击,没有畏惧,没有害怕,唯独担心对方怀疑此时的真实,恨不得掏心掏肺以表衷心,说完了道尽了,还意犹未尽,有种大快朵颐的酣畅,还是真实好啊!可谁又相信这是真的呢?素不相识说上这么大堆大实话,不是异常就是居心叵测。现实往往就是这样。
世人有几人能做到完全的真实,内心的真实甚至不敢坦露给家人爱人,不是有意要去隐瞒欺骗,再亲近的人也不是所有的认知都能达成共识,在无数次的争论未果后,敞开的胸襟渐渐自我封闭,日久天长也就习以为常了。重重的伪装虽是有悖初衷却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真正的真实没有了信任感,就失去了开诚布公的真诚,得为自己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三思而语,三思而行,否则一不小心就有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是非来。

社会是人的载体,每个人又是以个体单独存在,我们的真实必须依附于社会环境,而社会强加于我们的太多的不真实就成为我们伪装自己天经地义又合情合理的理由借口。从此,我们的真实就只有禁锢在自己极为隐秘的内心深处。
孤独寂寞时打开心扉,恢复本来面目,对着镜子说,我现在是最真实的了,却不如孩童那般轻松自如,任情任性了。
说到底,内心的真实还是不可以襟怀坦白的,连挚爱亲朋都不能给予,看来,只能自己独享,不知是不是像别人看到的那种真实一样,能真正地面对自己。
虽然我们内心的真实有难言之隐难言之为,但做人应该是与人为善,宽容待人,遵循古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无论真实与否,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根本!

【作者简介】
黄茜(蒨),网名踏雪无痕,江苏泗洪人。喜欢有温度的文字,常把生活况味流注于笔端,用心生活,以情写作。

【热评精选】
静下心来,慢慢品味黄茜老师的《真实》,作者用大篇幅阐诉着真实与否的关系。开篇先问爱人自己是否还可爱?自己期待真实的回答,可得到的回答不见得就真实。这是一个很矛盾的话题,人人都期待真实,可人人无法都付出真实,自己在别人眼里有真实的一面,也有隐藏真实的一面,你的言行,你的举止,你的为人处世,在别人心里自然有一杆秤,同样,你对别人的真实性也一清二楚。表现在某一人和事上的做法和看法,你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真实想法:比如很佩服一个人,你就会觉得他豁达,他有才,他友善,他有责任感,有担当,他能把众多朋友拢在身边。而对他不友好的人,就会生出截然相反的看法:他显摆,他耍手段,他有目的拉拢朋友,同一个人,得出两种结果,哪个是真实的别人?所以说,真实,对别人,对自己只是相对而言吧。真实的说话,容易伤人,哪怕是夫妻,太真实,也会伤了感情和气,她明明不漂亮,而你说她有气质,她会很开心。这种不花钱的感情投资,便是经营家庭和婚姻的法宝。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对人,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是给予对面的人以信心和力量,当他受到挫折,当他事业上遭遇坎坷,当他家庭遭遇不测,你不能说,你完了,你永远翻不了身了。而一句你能行,可以温暖如春。当他面对疾病折磨,你说,你活不久了,医生说你最多活三个月就死,这真实的话能扼杀生命。又所以,句句真实,未必对人对己都是好事。就像作者说的孩童时代是绝对真实的,或哭或笑或闹,都是内心的真实反应,可成年人毕竟是成年人,每个人有自己的对事物的看法和思考,只要我们做人做事不违背良心,只要我们对人对事讲究道德礼仪,真情付出,那就是灵魂深处的真实表现。
作品语言流畅,主题清晰,观点明确,叙事清楚。大赞(点评:李花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