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风范》• 名家专栏
本期名家:牛维均
【名家作品欣赏】
(原创首发)
芝兰之香,流芳千古
作者:牛维均
两千多年前,约公元前 278 年,农历五月初五,一位身着宽大长衫,举袂迎风猎猎作响,披头散发的老者,在长沙附近的汨罗江,纵身投江自杀了。这就是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中国乃至世界敬仰和怀念的屈原。时年六十二岁。
屈原的纵身一跳,身殁魂升。汨罗江的滔滔江水,载着他那颀长身躯,合着他《离骚》绝唱的悲壮,滚滚逝去。这纵身一跳, 是一曲壮烈的悲歌,激起的浪花,汇成湍湍激流漫溢楚国大地,也漫溢了中华两千年的文明史。这纵身一跳,是一曲壮烈的悲歌,是一声震撼历史长河的惊雷。它像一座无形丰碑永远矗立世人心中。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官宦出身,二十九岁就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官职到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后因主政方略,治国大计违背贵族大臣意愿,加之朝内妒贤嫉能,屡遭排挤、诬陷。后又由于邪佞挡道,离间了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最终被贬谪,遭流放。此时的楚国已国破山河碎,郢都焚于兵燹而失守,怀王被秦国囚禁致死,加之顷襄王(怀王之子)继位后昏庸无能,导致国内一片混乱。屈原走在被流放的路上,所见满目苍凉,哀鸿遍野。在报国志未酬,冤向何人诉,极端苦闷、痛苦、绝望的心境下,投江自杀。
屈原之死,可谓死于忧国忧民,死得其所。专门研究楚辞的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先生对屈原的死,曾这样说:“屈原的死,是为民殉国难,是一种为国捐躯精神的再现,他是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的确死得其所。面对楚国上下昏庸,国破山河碎的局面,他凭着一颗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忠肝义胆,决心与楚国共存亡,仍打不动了楚王的心。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善今,虽久死其犹未悔”。他生命走到尽头时,又写下了《悲回风》,他的希望破灭,扬天长叹,一腔绝望之情,挥洒于他的一篇篇绝命诗之中——所谓“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在当时,才高八斗,口无遮掩的“直臣”屈原,的确是冤枉的。他几十年的从政,把一颗臣子之心都掏出来了。但屈原的竭忠尽智,楚王却视而不见甚至对屈原更加疑神疑鬼。屈原屡遭迫害,最终披发行吟于江畔,挥洒热泪于汨罗。
屈原之死,是抗争。他为楚国当时那种郁闷的政治空气,注入了一种抗争潜流,甚至是热浪,将生命与信念统一在一起。他用生命告诉世人,为了追求信念和真理,甚至可以用生命取换。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反骨精神,给芸芸众生以震撼。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他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到淋漓尽致。
屈原之死,为时空如何诠释“死”,赋予了更加丰富的生死哲理内涵。屈原之死,像一道闪光的利剑划破了时空,给生与死作了本质意义的诠释。死,已不是一种结束;而是一个伟大的起点。在他心里卑贱地活着,远不如高贵地死亡。如果隐居起来,仍然呼吸浑浊空气;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仍然日夜接受灵深处的拷问。思想斗争激烈,日夜备受煎熬。最终他用纵身一跳,创造了一个脱俗的“神话”。读不懂的人,命名他为逃避;读懂的人,流下深情泪水的同时,命名为生命的新起点。回顾历史,继屈原之后,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可法的留绝命书,誓与城共存亡;甚至包括老舍先生对“whdgm”投湖殒命控诉。这些民族的精英,都践行了屈原的这一诠释。
其精神,千秋彪炳。在特殊历史条件下,选择死亡,决不是沉沦,而是一种奋发的力量对“死”的脱俗升华。正因如此,他才摈弃平凡的延续生命,选择了壮烈牺牲的新起点,再造了生命的辉煌。也正因为如此,屈原的死,才似长夜划长空的流星,光辉璀璨,价值无限,价值永恒。
古往今来,有多少生命在历史的星河中默默产生而又默默消亡,而今又有几颗能够像屈原这样,2000 多年后的今天仍熠熠闪烁?他的死,有力地维护了他那不随波逐流,不苟且偷生的人格尊严;他的死,充分显示了他忠贞爱国,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他的死,真正体现了他那昭真理,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生价值。
回首屈原从政的几十年,从左徒到囚徒,从郢城到汨罗,屈子之心可掬:为君鞠躬尽瘁,为国赴汤蹈火。做到了为社稷而搏,为民生而奔。最后却终绝笔《怀沙》,落了个魂归汨罗东逝水,不为“人杰”为“鬼雄”……。
悲哉,风雨的一生;
痛哉,高洁的一生;
壮哉,九死未悔的一生!
屈原,这位伟大的政治家,他似划过长空的璀璨闪光的流星远去了,他的追求真理,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精神,将永远流淌在中华赤子的热血里,融入炎黄子孙的灵魂中,被奉为后世楷模。
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他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吟诵着他那被誉为“署名诗歌源头”的千古《离骚》,壮歌远去了。他那气魄宏伟,辞章瑰丽,无与伦比的不朽作品,是他的愤懑抒怀,也是他高瞻远瞩,浪漫主义情怀的伟大体现。他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但逆境中屡屡袭来的遭遇,所迸发出的火一样的炽热和灵魂深处的灵感,却成就了他,使其成为不同凡响的伟大诗人。这些不朽之作被列为辉煌的世界文化殿堂之精品。屈原本人也被誉为但丁、哥白尼、莎士比亚并驾齐驱的世界四大文化伟人之一,使华夏子孙引以为豪。
屈原的作品经常以香花香草喻自己高洁的品格。以屈原的人格魅力与伟大诗作的影响力,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文学艺术价值及其伟大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正可谓:芝兰之香,流芳千古。

编辑:寒烟 子墨
编审:慧玲 思翰
麒麟读书会 • 作家事业联盟
《大家风范》杂志
总顾问:
王凤胜
姚卫东 邱锋 董山峰
阎雪君 肖霖生 许莎朗(香港)
耿建华 赵林云 孙春亭
逄金一 赵洪祥 张希木
柏承恩 李式法 戴永夏
王培元 李 浩 徐发蕴
隋鉴武 陶玉山 傅先河
编委会主任:
戴思翰
编委会副主任:
鲁先圣
总编:戴思翰
《大家风范》杂志投稿官方邮箱:
djff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