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潇湘神-云南象群连日北上游荡奇观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6月6日夜,央视网继续追踪报导,自去年3月以来,由10多头野生亚洲象组成的象群,从云南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出走,沿玉溪、普洱、昆明方向城镇,一路浩浩荡荡、游走“逛吃”北迁的消息刷屏各路媒体,蔚为奇观。

目前这个被称之为“断鼻家族”的象群移动的脚步依旧没有停止。大象来到了人类世界,因为它们体格庞大,进村入市,穿过农田,一路上难免磕磕碰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沿途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过去遣返大象的成熟技术,就是把大象通过**的方式转移到其他的一些栖息地,可是以往只不过**一两只,而现在呢,可是浩浩荡荡在马路上排成一整排的15头大象!没有人知道,此次大象游荡的原因为那般?也没人知道,此次大象游荡的终点站会是哪里?它们会选中什么地方在那里定居,它们还会不会继续北上?

如果我们了解到大象不仅智商高,情商也很高,野生大象中,如果有同伴去世,大象会给同伴举行葬礼,大象群里每只大象都会进行情感交流,每只大象都有属于自己的意识,那么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个大象家族一路北迁,应该有它们自身的意志与想法,或是来自于领路的成年雌性大象的指挥,或是来自于整个象群达成的某种共识。目前,象群向北迁徙原因尚未完全研究清楚。有专家认为可能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迷路状况,但回顾一下它们的北迁史:去年3月从西双版纳州出发时有16只大象;去年12月,象群在普洱生下一头象宝宝,数量变成17头;今年4月16日,17头大象进入玉溪元江县;4月24日,2头大象从玉溪返回普洱墨江县,象群又变成了15头——一年多来,整个“断鼻家族”象群的迁徙轨迹,以及整个象群的数量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从16头添丁进口变成17头,又到有两头大象离家出走,最后稳定在如今15头的数量。说明北迁不仅是象群首领的意志与选择,也是象群的集体意志与选择,继续北上的应该是更喜欢冒险与游荡的大象,而原路折返的那2头大象,属于脱群出走,它们可能不愿北上,它们可能更安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

笔者认为象群集体在林区迁移是常有的习性。而今次云南象群长时间北迁“游荡”在人口稠密的城镇之间,扰民而未伤人,可谓奇观。其北迁缘由及目的至今神秘不明。特赋《潇湘神》为评为观。
卷树枝。
卷树枝。
象群缓缓过城池。
景谷大街方步度,*
双河沿宅纳凉时。*
注*,景谷,双河,均系当地小城镇地名
——2021年6月7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