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先生一周诗选
2021.5.29(上周六)—-6.4(周五):
七律•旅次喀纳斯(五月廿九日,上周六)
日影鞭行疾试何,人登人堵再人过。
万般湾媚如绸缎,一撮峰骄点雪鹅。
山水拼谁甲天下,风光养夏任情挪?
笑它净土收高价,还搭烟云买复多?
七律•喀纳斯湖小吟(五月卅日,上周日)
欲逐幽深坦荡风,好探水怪出晴空。
沧浪不觉山留胜,翠岛依然客撵匆。
丢粒石穿波串响,赶些鸟闹树弹中。
途听传说闲猜谜,姑且抬头落日红。
七律•二过阿勒泰咏土尔扈特人东归安置史事(五月卅一日,周一)
长征古老说无违,应绽江山万载晖。
行本西迁营久扎,情关东返族当归。
断肠闻作胡琴折,降诏宣同铁甲飞。
部落残还皆血泪,令吾敬惜两依依!
注:“东归安置”,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已西迁140年后之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及部分和硕特部众)17万人马从伏尔加河下游浩荡东归祖国,历经千辛万苦,回国时仅剩7万(另一说为4.3万)人马,清廷安置于此地青和,沙俄阻扰失败。今咏,乃为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此页光辉篇章而泣而歌也!
“胡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元代文献称为胡琴。
七律•归渝并赶场“六一”(六月一日,周二)
云封血色下轻烟,一夕归航一了然。
灯影浮楼二更雨,江声摇碧几家缘?
通灵悟在情抛玉,问寿疑为我少年。
相庆童心人约到,聚时谁究老来鲜?
注:“通灵”,即通灵宝玉,红楼典;此物对宝玉之人生发挥原罪、 金箍棒、 紧箍咒三重作用,引申义乃喻极端重要之物象。
七律•暑吟(六月二日,周三)
暴暑临渝不易逃,烟腾火日逐遭遭。
嘘农田舍风锄夏,梦水江头孰点篙?
旅已百途情未滞,身无一用笔焉号?
原生福地唯心故,淡泊垂凉吐絮叨。
注:今渝窜升34度,一改入夏多日凉爽格局也。
七律•雨又来(六月三日,周四)
居家盼雨总跟来,这夏情浓化不开。
羁望客中曾未湿,怅须枕上递徘徊。
一边江树淹桥段,半角云天迫水堆。
漫赏东风讨新洗,直堪啜个茗轻杯。
注:“淹”,居家旁边江树多且密,随风动时壮观恍如大江起涛,故曰“淹”矣。
七律•惊闻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六一”当日牺牲于抢救落水二童(六月四日,周五)
注目银屏不往同,我心何忍诉悲中?
谁家疏意遗人祸,师道余恩是义风。
况历情深时代遣,焉愁俗累世尘穷?
莫非晨雨新如泪,点点斜斜滴滴浓!
注:电视台报道:王老师正抱着三岁儿子在江边玩耍度节,见二童落水,便以冲刺速度入江,拼力推二童上岸,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江水卷走,次日遗体才打捞出来。其亲子尚不理解这一壮举兼悲剧,连连呼唤“爸爸”,稚声不断,听者心碎!
“俗累 ”,世俗事务之牵累。出自南朝 . 梁 . 沉约 《东武吟行》中“霄轡一永矣,俗累从此休”句。
作者简介:
郑毅,大学专攻汉语言及古典文学。从事过工农军学商教政警等职业,长期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同时作为社会学者,曾连续参加中韩.东亚文史学术交流、全国和省级海峡两岸文史学术交流并宣读诗词研究成果,连续为教育部中美交流项目中的美国高校教授访华团开办诗词讲座等。
历经人生甘苦心路,重学养、重生活积累,包括长期国内外行旅经验,创作大量诗词,极少投稿,诗词作品及理论研究也尚未整理出专著。担任市内外一批文化、经济团体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