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另 类 倚 马 》
唐風 诗话
倚马,意指倚靠在马身上。《世说新语》载:「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宦。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绝可观。」 后人据此,用「倚马可待」形容才思敏捷,下笔立就。近日偶翻清人笔记,内有一则,三言两语,讲了一个有趣且另类的「倚马」故事:

江南某地有一缙绅子弟,十年寒窗学业有进。眼看仲春过后京城开科,天下大比,员外夫妇想让公子出去应考求个功名。于是为其备足盘缠,选好书童,择吉登程。因为家里「不差钱」于是提前出门以便一路游学。然这书生生性贪玩,此时脱离樊笼,正好顺道游山玩水,兴之所至也拈点花草。

是晚来到一所园林馆舍,经打听离京城只有三天路程。此处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绝佳,书生早有宾至如归之感,趁此休息放松几天再走不迟。老板娘见惯世面阅人无数,观其一表人才手头阔绰,举止作派非官二代则富家子, 遂安排馆內头牌接待。这头牌来自白山黑水,一张陶瓷娃娃脸和修长婀娜身段,被那北方冰霜雕琢成了亭亭玉立的白雪公主。「高富帅」的书生见到这「白嫩美」的靓女安宁坐怀不乱。「八爪鱼」一缠绕,第二天已起不来床。半月的春宵,早已书卷蒙尘,笔墨荒废。身心疲惫的同时,银包也被榨得差不多了。科期临近之时,更被那风邪入侵,以致一病不起。眼睁睁看着同寅学子登科及第雁塔题名,自己却躺在床上悔不当初。经此折腾,一个风流倜傥的帅哥,变成一个弱不禁风的病君。打道回程之时,忽然百感交集心血来潮,欲学那袁虎倚马成章事,遂吩咐书童紙笔侍候。但毕竟江郎才尽,写了又涂涂了又写,四句划去二句,然后就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补上去。

误入温柔乡,惹来一身病;路途车马颠,拣回半条命。到得家门,安人见之何其心痛,速速陪至后堂将息。 员外本欲训斥,见状只好作罢。待捡点行囊时,获得一笺,是一首未完绝句。置于案头仔细审视品味,片刻之后似有所悟,击掌大笑曰:「五百两银子,得此两句诗,值,值得啊!」家人闻之过来围观,但见薛涛笺上写着:
比来一病轻如燕 ,
扶上雕鞍马不知。

只听那员外手捋长须道: 「老夫活了这把年纪,也读过无数线装书。有病呻、无病吟、病中叹、病瘉咏的诗词看多了,还未读过如此形象、生动、深刻、传神的句子。说完陷入了那不为人知,也不堪回首的往事中:

那是二十二年前的今天,我也奉双亲之命上京赴考。同样误入烟花巷,迷恋莺啼声,搞到人财两空还差点陪上小命。( 有其父必有其子,难怪!) 抱病回程时想写几句刻苦铭心的话留作警示,可就是怎么萌思苦想也挖不出来。( 这一点,小子就比老子强! ) 走了这次弯路,日后我奋发攻读,戒酒戒色,终于在下科以比孙山前一名涉险登第,成为边远小县的一名县令。人家三年穷知府十万白花银,而我十年穷知县还凑不到三千白花银。辞官回乡求田问舍,辛苦经营终成富员外。「这小子比我这老子有才,下科亲自送京贴身看管,不愁摘不到功名!」清人笔记,卖了关子,到此搁笔。

我抄下这两句诗,拿在手里甸甸它的份量。想想那老员外所说的话,不愧科考路上曾经潇洒走一回的“老司机”。其巧妙的比拟,细腻的刻画,生动的描写,确实有别于过往的经历者。「比来一病轻如燕,扶上雕鞍马不知」写一个有疾在身瘦骨嶙峋的病君子,何等形象逼真,确切传神啊。若非亲身的经历,痛彻的悔悟,诙谐的情怀,细腻的体察,那来这苦涩而深情的佳句。其精思别构较之李后主的病中感伤:「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陆游的病中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李清照的思夫情切废寝忘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被涂去的两句是什么呢?肯定是庸、浅、俗、浮、滑、白、露等欠蕴藉不含蓄的。可见古人吟诗,在立意与锻句上是多么的苛刻。我在琢磨中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朦胧中有位长者对我说:那书生可是你的前世同窗。他后来中了末甲科第,补了个芝麻微吏,公务缠身宦途巅箥,这半首『倚马诗』就如同潘大临的「满城风雨近重阳」一样,终究留作残句。你既喜雕虫之事,又爱从古人游,有点小才情,就为其画圆,免留遗憾吧!我正想推委,忽然耳边响起铃声,是床头的闹钟长鸣。我速速披衣出门,搭上了呼啸进站的地铁,想起梦中事,摸出笔记本。此时此地无马可倚,就倚在地铁扶手上。因不知当时涂去的是前还是后,就在一前一后各加了两句,成了两首七言绝句:

〈 一 〉
比来一病轻如燕,扶上雕鞍马不知。
赶到科场传放榜,男儿无泪亦双垂。
〈 二 〉
亲问科期未赶期,风流贻患误良机。
比来一病轻如燕,扶上雕鞍马不知。
匆促草就,未必适意。高手在群中,还请方家大笔填补吧!

简介:
唐風,原名陈奕然,千禧年旅美,现居纽约。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美洲中华书法学会,中国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纽约中华诗词研究班导师、巴黎五洲诗社顾问、上海格律诗社专家委员会委员、无邪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喜探索辩微,求古寻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