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鼓浪屿是厦门的面子,我却喜欢它的里子,烟火气浓郁的八市场。
越过中山路,随着浩浩荡荡的人群,穿过一条黑黑的小巷,那头顶上飘着丝丝缕缕的遮阳布,横七竖八的竹竿还有那摇摇欲坠的梯子,感觉随时都会砸下来。
这只黑猫慵懒的躺在冰柜上,对于我的招呼身子都懒得动一下,我朝房间里喊了一声:"你好,有人吗?"
老奶奶缓缓的走出来,一只手还抓着裤腰带,那声音带着气管炎的丝丝喘息声。
"你要什么"?
"老奶奶,到八市怎么走"?
老人家换一只手提裤子,另一只手挥一挥,努努嘴,照直走出去就是!
远远的就看见这个大铁家伙,霸气的横在路中央,没错肯定是八市了。
八市的街道地下全是水,风刮过来都是海鲜的味道,最有名的要数阿杰五香,连谢霆锋都打卡的街头美食。
4元一条,油豆皮包裹着肉馅与洋葱碎,热油里炸一炸,趁热吃一口,肥瘦相间再加上洋葱的甜香与油豆皮金黄的咯吱声,七窍打开,怎一个香字了得!
这个大哥叫林金福,老八市的商户没有不认识他的,脾气好,人实在,他在厦门八市卖荷兰豆,已经20年了。
我俯下身子,老林拿起勺子剜起几个热豆子放到我的手心,他说:"把荷兰豆撒到稀饭里,边喝稀饭边用嘴唇呡豆子,好吃的很"!
我尝了一下,豆沙软绵的口感,略有咸味,厦门古早味就这样在唇齿间荡漾。
再往前走就是《钟丽君满煎糕》一个八零后小姑娘做了十年,做出了名堂,连央视都采访过她。
今天是一个阿姨在卖,刚出炉的满煎糕飘着香气,像一块很大的铜锣烧,中间铺着厚厚一层甜甜的花生糖,经过高温已经融成糖浆,和柔软Q弹的糕体合二为一。
一大块才两元钱,我吃完了还要回头望一望,真后悔买少了。
《钟丽君满煎糕》斜对面,也是人头攒动,排老长的队,这是个风靡八市二十多年的老网红店,它就是《朱记手撕鸡》。
我努力凑过去,见老板漫不经心的说着话,那手底下却撕的飞快,不一会儿,鸡就被撕成细细的一条一条。
勺子叮咚作响,各种调料一一配齐,一只手拿着盆来回颠几下,香味就飘了过来。
远远的就能闻到老面包香味的《慧源面包店》,玻璃柜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面包,五指面包、汉堡包、火腿包...它是厦门人童年时期最爱的味道。
1993年,惠源和当时千千万万的人一样,下岗了,出于对面包的喜爱,她选择在八市开一家面包店,这一开就是25年,它成了厦门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远远的有一股肉松的香味飘过来, 那转动的炒锅里是满满的肉松,卷毛师傅在用铲子吃力的搅动着,他从锅里拿出来一块热肉松给我尝尝。
热肉松太香了,我是被香味钩着掏钱的,50元一罐,虽然有点贵,但是肉也贵呀,看的见的真材实料吃着才放心。
不远处有唱诗班优美的歌声传过来, 歌声在教堂内缓缓的回荡,悠扬如清晨带着露珠的樟树叶,透明且纯净,直入心扉。
顺着歌声抬头一望,在这样嘈杂的市场里,竟然藏着一个百年基督教堂。
我跟门口的工作人员谈起来:
"我可以到教堂里看看嘛?"
"他们正在做礼拜呢,你就在门口看看吧"。
这个教堂叫竹树堂,始建于1849 年,次年落成并正式开堂礼拜聚会,迄今已有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它比八市开市的时间还早。
教堂边上就是卖鲜花的,3.5元一束花,买一捧鲜花,你就把春天揣回了家。
《阿美土笋冻》十四年老店,地道厦门小吃,在土笋冻里加入甜辣酱、土芥末、酱油醋、酸萝卜、香菜等配料,它有一种家里妈妈做的鱼冻的感觉,每个冻冻底下都有沙虫在睡觉,吃一口冰凉清爽Q弹,海鲜味实足。
海鲜在这里是绝对的主角!
那可真是,铺天盖地,海鲜成席,一眼望不到边!
海瓜子。
虾都是活的!
在这里买了,后面就有代加工的,价格也不贵。
去头的大海鳗,35元一斤。
厦门是出贝壳类的海域,鲍鱼、生蚝都不贵。
好大的辫子鱼!
切成块的大鳐鱼肉,30元一斤!
各种三文鱼。
海钓的大带鱼,有我手掌那么宽,35元一斤。
好纳闷,真不知道这是啥?
大姐好,这是啥海鲜?
不理我😭
鸽子,鸡鸭。
卖菜的大婶最悠闲,在安安静静的睡觉。
磨刀师傅不用吆喝,磨一把刀十块钱。
出了八市,路边的三角梅肆意的怒放!
走过一段路,悠悠的一味醉人香袭入心怀,沁人肺腑,芬芳中带有一丝丝甜还有一点黄瓜的清凉味道,可是没看见花在哪儿?
小街边的娃娃在呀呀的学语。
"您好,这是哪里传来的香味?"
"有吗?我没闻出来呀"。
唉…………
他已经百香不沁了。
日光岩脚下,那股熟悉的香味又飘了过来。
问问打扫卫生的阿姨。
"这是哪里传出来的香气?怎么看不见一朵花?
"这是清明花,已经开败了,盛花期的时候,真的是香半条街,站在日光岩的顶上都闻的到"。
人呀,有时候想念就像是突然闻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没有闻到时不那么深刻,就那么一瞬间,突然味道跑出来,却没有由来的想到哭…………
好美的地方,好美的人!
我爱厦门的面子"鼓浪屿"!
更爱它的里子"八市"!
厦门真是一个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好地方!
宋辉 2021 . 6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