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俏日盈芒种到,蓝天白云竞妖娆”这句话仿佛就是今天的写照。湛蓝的天空下,安卧着几朵慵懒的白云,一切都是那样的安祥与淡定。虽说已是三十多度的高温,但仲夏必竟尚未顶天立地,也不觉得太过燥热。芒种一过,仲夏的帷幕就要徐徐拉开。
五月的心事,会在六月完成。芒种,一个万物日益生机的节点,草木葱茏,万物葳蕤,一些作物开始成熟,粒粒皆辛苦终于有了回报。一些种子开始播于泥土,新的希望始于远航。我喜欢芒种,喜欢芒种节气的宏大与厚重,一边收获,一边播种,让念想不断重叠,日益厚重。
芒种后的天气,渐渐变得热烈,生命的彼此也变得火热。芒种后的日子,以忙碌为喜悦,你置身辽阔的原野,麦浪滚滚,农人争分夺秒的收割,让颗粒归仓。趁着有些地块的小麦尚未成熟,又见缝插针地播下大秋作物。芒种真是忙种,人们虽然披星戴月夏收,夏种,夏管,然而收获的却是满满的喜悦与希望。

屈指一数,我离开乡下要半个世纪了,可芒种的画面,总是栩栩如生,似乎与生命有了捆绑般的紧密而不能忘怀。收割完了麦子,会马上买几十株茄秧,与父亲一起载下后,每棵茄秧要盖上一些树枝或树叶,以免太阳烘烤,然后每天要到几里路以外的水池挑水,浇灌一株株柔弱的茄苗,一周后,它们植根于泥土开始生长。到了农历的七月十五庙会,摘下几个紫色油亮的茄子,熬上一锅大锅菜,迎接赶庙会的亲戚。
芒种因收获让人喜悦,又因播种让人有了更多美好的念想。一粒小麦让人体味到撒下的汗水都值得,一粒谷物又让人不惜汗水去打拼。
每一个不可颠覆的节气,仿佛一块块过河石,让人们踩着它趟过一条条人生的溪流,抵达一个个迎送别离的驿站,然后,饱蘸着经年的汁液,勾勒出下一程丰满的画面。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碌碌如蚁的我们,能读懂芒种的蕴含,把一份仪式感给于它的人又有几许。此刻,不如稍稍亵渎匆匆的脚步,借着黎明的寂静,置身郊外的原野,去聆听布谷的感慨,从而让我们得以醒悟:好日子要慢慢过,好景色要慢慢读。
每一个节气,又仿佛都是一部经卷。我们在每一个节气里,只要肯静下心来,去咀嚼每一个篇章,甚至一个段落,就会汲取到更多人生的智慧。比如,一粒麦种,当置身泥土,没有冬天的蛰伏与隐忍,没有春天的苏醒与振作,没有夏季的蓬勃和努力,怎会有灵魂的丰盈,身躯的健壮。
当抵达人生的“芒种”,深情地回首一别的经年,便会对人生有了更新的认知:我们虽然沐浴着骄阳的炙烤,汗滴禾下,当面对眼前的五谷丰登,便觉得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坦然,不曾辜负时光也不曾辜负自记。当瓜果丰硕粮满仓,我们又会觉得,那些风雨,那些泥泞,那些坎坷,不正是我们以自我淬炼的方式铺就了一路芬芳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