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感梦
一一手抄<红>诗词联赋欣感
孙 岩
近年来,逸情而间断地感读了一遍《红楼梦》《补红楼梦》《增补红楼梦》三本连篇名著。对书中故事,虽未深解,但对其诗词联赋却颇生兴趣。比熟读李杜诗词还觉新鲜,别有情境,特感风味。
纷杂红楼坛,云云众说,翁试纳之…

《红楼梦》开卷的回章前,就有诗题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结尾时,则有诗语曰:满低荒唐言,略少辛酸泪:休言作者痴,颇解其中味。
《增补红楼梦》结尾诗是:搜尽荒唐言,抹去辛酸泪:作者殊不痴,识遍其中味。

以上三首诗,可见<三梦>的创作情节梦化的连贯一致性及叙说解梦是有始有终的,有前后感染极深的吸引力。如从<一把辛酸泪>到<略少辛酸泪>又到<抹去辛酸泪>;从<都云作者痴>到<休言作者痴>又到<作者殊不痴>;从<谁解其中味>到<颇解其中味>又到<识遍其中味>……这真是一幅深邃递进的宏大而透视的解梦醒世图啊!

<三梦>共二百章回,其中有诗词联赋的章回九十六回,约有九百五十首诗词联赋(含题回名联)
三部姊妹式的名著作者,连袂连襟般地发挥了极尽之能事,写了那么多面孔复杂的人物形象,令人感动的回味无穷。诚见其先后几位作者,仿佛是化身菩萨,能化身千百梦,畅尽笔墨无限着彩。以一人之手,写<万>人之心,让那些人写诗,写词写联,写斌,还写八股,足见其作者的锦心绣口。写到谁就化身谁:写黛玉就深情艳艳,如出黛玉之口;写湘云就阔大开朗,如出湘云之手;写宝钗就典雅端庄,如见宝钗之人……真是圣人的心肠,佛形的神意。
<三梦>的文采之句皆是妙语,是书中主人公宝玉的妙语,也是我们读者心得的妙语。

读≤三梦>,如参禅,如品空灵诗。以我们每个读者的诗心,去了解她们的诗梦……
读<红>诗,要先读懂<好了歌>及<好了歌解注>诗。它是〈红〉的魂;是<红诗>后灵。<红诗>是〈红〉的睛,她递能地把读者带入〈梦〉画亲境,她能引领你精辟地理解大荒山,虚幻境,大观园,世俗贾府的多重世界:领会一僧一道。甄士隐与贾雨村,警幻仙子,女娲氏的多重角色。描写这些角色,是从作者,主人公,作品,读者的多层角度展开的;她更能让你获得多重觉悟,其中<红尘有乐事,但不能永久依持。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瞬息间又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终究是到头来一梦,万境皆空>,这是三部〈梦〉的总纲真谛。

读<红诗>是读〈梦〉的通灵,是解疑的钥匙,进而让我们被启发了每一颗心,成了新梦。
我欲辑<红楼三梦>诗词联赋手抄印本,是为给热心<红诗>的读者们提供便捷而已;也觉<红诗>印抄本,相对《大红楼》来说,可谓是<小红楼>了,即《晓红楼》也!是为诗词爱好者,又重搭个直视平台和给新续者开个天窗…
仅情集百家梦言,只感己人解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