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汪清的英雄
张庆和 / 文
小汪清位于吉林省汪清县境内,它不是一村一寨一屯一户的具体名字,而是一处抗日游击区根据地。走进小汪清,踏访这片被抗联将士鲜血浸染过的土地,震撼、感慨、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一股英雄气魄在此回荡,不停地拂动着瞻仰者的心灵。
在当年的大梨树沟,现在的红日村村口,生长着一棵老榆树。这树岁过百年,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见证了发生在这里的“曾经”。
金相和,中共汪清县第二任县委书记,牺牲时只有31岁。在抵抗日伪讨伐队围剿时,金相和不幸被捕,灌辣椒水,竹签钉指甲,吊起来毒打。面对敌人拷问是不是共产党员、游击队藏身之地、武器弹药所在之处等逼问,金相和没有屈服于敌人的严酷审讯,始终一言不发。知道终将一无所获,敌人残忍地杀害了金相和,将他的头颅挂在老榆树一枝树杈上,整整3天……金相和壮烈牺牲后,人们隆重地安葬了这位仅上任15天的县委书记,将他的英雄事迹编写成歌曲,至今仍在传唱。
密营是当年抗联将士战斗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小汪清的珍贵遗存。在通往密营的山路上, 看到一位名叫金锦女的烈士墓,她惨遭日寇杀害时年仅12岁。

金锦女的家距小汪清百里之外。一天日寇扫荡,11岁的金锦女藏在猪圈躲过一难,却亲眼目睹了一家六口人被敌人残忍杀害。整整走了3天,走得双脚都是血泡,她找到了位于小汪清的县政府和游击队,在游击区,她参加了儿童团,当上了儿童团长。金锦女是朝鲜族女孩,歌声甜美,大家都喜爱地喊她“小百灵”。
1934年初的一天,县委需要向敌占区传达一份密件,慎重考虑之后,决定派12岁的金锦女完成这一任务。返途时与日寇遭遇,心中的仇恨之火熊熊燃起,无视鬼子兵的盘问和糖果哄骗,金锦女不顾一切地向鬼子扑去……两天后,当游击队找到她时,发现她全身都是硬伤,头颅被石头砸烂……可怜的孩子,可恶的鬼子!游击队员们抗击日寇的怒火更旺,斗争的决心更大!

仲秋的阳光把无数斑斓染上山林,火红的枫叶仿若一簇簇花束,敬献在抗联烈士墓前。
东满特委书记、小汪清游击队和游击区根据地的创建者童长荣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是一位有信仰、有文化、懂军事的坚定革命者,他把最后一滴血洒在了小汪清这片土地上。
1933年11月17日,日寇再次纠集大批兵力进犯小汪清抗日根据地,根据地遭到重创,原有的1500多人,只剩下400多人。1934年3月21日这天,敌人拉网搜山,童长荣和部队被包围,情况十分危急。由于身体极度虚弱,童长荣面色苍白,头上汗珠直流。身边的战士和群众都要背他一起突围,童长荣严令所有人立刻突围,不许管他。这时,敌人已经靠得很近,他勾响枪机,连续打倒几个敌人,更加疯狂的敌人向他射击,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腹部。
抗联英雄童长荣倒下了,倒在了抗日的最前线。那鲜红的血就像一面鲜艳的红旗,飘扬在白山松水之间……2014年9月1日,童长荣烈士被国家民政部确认为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他的名字位列第八。
据调查考证,在汪清县这片土地上,先后有603名抗联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在小汪清有名有姓的达300多人。他们的鲜血润红了土地,他们的忠骨支撑了革命事业,我们衷心地向他们躹躬致敬!
作者简介
张庆和
散文家、诗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作品获奖、被文摘类报刊转载,并入选200余种图书,有的被译成英、法文字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