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上了司务长
一一怀念我的军旅之十
文/邹美良

从军区技工训练大队毕业,我被提拔为正排职军械技术员。而后,我分到解放军驻福州某部军械分队。刚到时,分队教导员找我谈话,对我说,我们分队司务长转业后,上级一直没给配备专业干部来,你刚来这里,就先顶一下这个位置,干干分队的司务长吧。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于是,我就干上了司务长。
我上中学时,学校提倡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上午上课,下午就去山上铲草烧灰或挖坑种树,基本没认真学习过。而且,当时社会上还流传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城里的读书青年,十几岁就要求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这些农村里的穷孩子,自几岁就要帮着家里做事呢。拔秧割稻,放牛㑏山,洗衣做饭,喂鸡养鸭等。只要能干得动动的,大人们都会督促着小孩去做。这样,也就没有多少时间用在读书上。我七九届高中毕业,虽说是高中,只是一个名份而已,自己并没有学到多少实在的东西。
司务长这行业,说白了就是单位的管家,要管好分队几百号人的吃、住、行。分管的炊事班,按规定的伙食标准,每周做一次食谱计划,报司务长审批。而后,由上士每天负责采购,买回来的蔬菜和物品,经炊事班战士过称、过目签字,发票交由司务长登记入账。如果是实物实报实销,也就是个流水账,那是好做的。
那时,在部队里还是使用价票。比如粮、油、面、肉等一些物品,是用有价证券来结账的。比如军用粮票,粮票本身就含有价值,可抵现金交易。到军供站买米买面时,因各地市场价格会有一些变动,那么购米面时就要用现金支票来找差。做账时,就要所付现金,和价票分两笔做账。
我不是司务长专业,对数字的内在规律认识不清。做账也是看前任怎么做,我也跟着怎么做。但无论做什么,照猫画虎是不行的,每一事物都有它内在的独特的规律。为了账物相符,我每月平一次账。如果几个月平一次,时间一长,那时错记、漏记,就难查了,返工量就更大。记得一次分账总账差了几块钱,怎么查,怎么找,都找不到原因。只好从月初开始,逐笔帐去核对。分账,总账,来来去去查了三天三夜。虽然几块钱,账面平不了就是大事。如果移下去,那就下个月又平不了。有可能下个月又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越积越多,到头来就渺无头绪,无从下手了。
做好司务长,不单要做好基本的账面工作,还要学会精打细算,善于管理。既要让战士们吃好吃饱,又要厉行勤俭节约,努力保护好公共财物,尽量减少损失。这就要计划安排好,注重实效。一日三餐要有色香味,又要避开市场季节性涨价物品,尽量价廉物美,减少浪费。
在做司务长的近一年里,我是个小学生,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啥也是个新鲜。好在我是农民的儿子,不讲架子不求面子,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不但向干部求教,还能向战士求学,由于态度诚恳,工作扎实,也受到分队干部、战士的喜欢。年底会餐时,不少战士过来敬酒,说分队一日三餐有明显改善,战士们能吃饱也能吃好,是我辛苦计划安排的结果。
在分队,我只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战士们却给予我这么多的肯定和鼓励。我由衷地感谢分队首长,感谢分队战士,是他们让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向前去。
而后,我又被推荐去南昌陆军学院学习。青春真好,有好多好多的机会,只要你自己能够把握。
新的一年刚开始,我满怀豪情,奔向我心中向往已久的军中名校,开始艰苦而又成长的军校生活。
那一年,我22岁。
2021.6.4于高安

作者:邹美良,江西省高安市人。曾在部队服役十五年,后转业回地方工作。喜欢文字,喜欢文字里的画意诗情,喜欢文字里的亲情友爱。研一砚朝露,执一支晚来风,且把人生乐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