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农村农业与农民
孙述考

2021.6.4日7时2分一8时10分作
我出生在农村,小的时候,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的孩子。我在农村生活了大约三十年。但重要的农村经历,是十八岁之前在家乡农村生活的日子。我为曾经生活在农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感到骄傲!我为自己曾经从事农业的经历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与充实!不出生在农村的人,不知道农村天地有多大;不出生在农民之家的人,不知道农民的辛苦;不从事过农业的人,不熟悉五谷的生长规律与播种收割的技巧以及收获的快乐!自古迄今,无论王侯将相,文人墨客,大凡阅历丰富,功成名就的人,都是农村出生的骄子,是农业的好手,有农民朴实善良勤劳节俭的家风。不生在农村,就等于人生这棵大树没有根基。不生在农民之家,就缺少勤劳朴实的感情。不从事农业劳动,就缺少对土地和五谷的感情。所以,历代帝王伟人,都流淌着农村的血液,都传承着农民的基因,都散发着农业的气息。所以,非农村不成帝王,非农业不成良相,非农民不成豪杰。大家试想,如果要成就治国安邦的伟业,农村是国家的根本,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农民是国家最多的组成部分。如果一个人这三者什么都不懂,怎么会君临天下,谈论治理江山社稷之道,指导稼穑五谷之术,知晓广大农民之所求?所以,不仅历朝历代封建帝王都要劝农桑,敬农业,重农民。新中国建国以后,为什么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农业那么熟悉。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号召全国人民大兴水利,大力发展农业,提出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就是因为毛主席出生在农村和农民之家,从事过农业劳动。不仅对农村有丰富的治国经验,对农业有深入地了解,而且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有些领导干部带头“放卫星”的年代,毛主席说,亩产几万斤,那都是胡说八道。我种过地,亩产六、七百斤粮食就不错了!这句话,反映出一位伟人、领袖深厚的农业经验!正是因为毛主席从农村中来,从农民中来,从农业中来,深深地懂得农村经历、农业经验、农民感情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他毅然发出让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农村农民再教育的伟大号召,给当时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极大地丰富了人生的阅历,增进了对农村的了解,增长了农业知识,培养了对农民的感情。彻底打破了两千多年来,在中国流传的儒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陈旧落后的思想,使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一代建设祖国优秀的接班人!我们的党政领导人就是那个时代光荣的受益者,为他们成为新一代中国领导班子奠定了坚实的农村和农业基础,以及培养了他对广大农民深厚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对农村农业农民提出我的看法,就是想告诉全社会,农村农业在国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农村是江山社稷的根基,农业是国家百业之首,农民是各行各业的老大哥。任何人要重视农村,重视农业,重视农民。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伟大的标志就是实现中国农村的伟大复兴!农村实现复兴的伟大标志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靠的就是培养一大批爱农村,懂农业的具有新时代“三农”思想的新农民!彻底改变农村就是偏远,农业就是落后,农民就是贫穷的旧思想!未来的中国,最大的发展空间在农村,最大的研发领域在农业,最能体现国家富裕程度的是农民!当代的城市知识青年,应该继承与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袖导师的思想,一批又一批走向农村,去深入地了解农村、体验农业、学习农民,接受“三农”再教育,成为新一代祖国建设优秀的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