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誉为“洛宁第一宅”的程家大院,位于东宋乡丈庄村。明末叫“郑家庄”清改名“程家庄”,这里住着宋代理学家“二程”的后裔。村东有一座始建於明嘉靖年间“二程祠”,至今供奉着先贤程颢、程颐的塑像,有三通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重修二程祠圣旨碑文。
丈庄程氏原籍嵩县耙耧山,在明正德八年由程颐16世孙思显从护驾庄迁居于此,生子五,温、良、恭、俭、让。明天启3年(1623年)二门养味生子福亮,字大功,系程颐二十二代孙。于顺治八年(1651年)领官军五百驻守周至;康熙五年(1666年)以功守西安守备;康熙12年(1673年)初任游击;康熙13年(1674年)任波罗副将;特命兴安掛印总兵。康熙二十年(1681年)覃恩封光禄大夫,骁骑将军,荣及三代。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卒,享年六十九岁,戮力皇家四十余年。

程家大院是在福亮任兴安掛印总兵后的1675年开始兴建,历时八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共建三进四合院五所;大理事丞兵部武库司郎中程湛三进四合院二所;共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宅院成为河南府有名气的家族聚居地。建筑风格也是按京中官宦府第格式施工,其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都堪称民居一绝。
程家大院的主体建筑以南北中轴线形成主院、副院、附院、外宅院、后宅院的结构形式。主院为三进院,副院为三进院,附院为二进院,外宅院为男仆人居住,后宅院为女仆人居住。绣楼为本家姑娘和贴身丫环居住,全部灰砖灰瓦结构共一百三十余间。房屋有门庭、垂花门、东西厢房、上房、绣花楼、建筑规格严谨,秩序井然,后院的绣花楼保存完整,看上去格外庄严,是豫西亮丽的一景。

主宅的西院有一座三层高的绣花楼,高14米,长15米,宽10米,南面十六级台阶,直达绣花楼门洞,浑厚的墙体,一砖达顶。瓦盖与墙砖紧扣,经三百余年风风雨雨,墙面干净如水洗一般,绣花楼正面有七个窗户,又小又厚。从外面看绣花楼是炮楼。窄窄的门洞只能容一人出入。一楼砖烘窑,两旁是暗室,东西窑内现存木刻壁板和顶子床,式样结构洛宁仅见,三楼皆为板上铺方砖,保存完整。每层楼梯均造封口盖,设封口板,如同一座坚固的碉堡。

程家大院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层楼叠院,气势雄伟,功能齐备,院内碑石铺地,是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每个院落都有不同的砖雕、石雕、木雕。有石狮,石鼓,石柱。一院一装饰格式,典雅大方,实用而美观,配上院门上的砖雕、楹联,房脊上的张嘴兽,都具有独特的设计和文化内涵。



程家大院最值得欣赏的是各种雕琢艺术。砖、木、石雕可以说是清代最有代表性的“纤细繁密”风格的集大成者。石雕主要装饰是各大门、院门和层门的门外,柱脚、门墩。木雕主要装饰屋内各檐下和门窗,砖雕主要是门楼、照壁、房顶、院门。院门主要有半拱雀替、挂落、栋梁、照壁、廊檐、柱础、墙基、匾额、帘架、门罩、屋顶等。据史载,一部分砖是从山东临清运来的,石雕和砖雕是请南方匠人制作的,木雕则是从扬州运回的。有“梅兰竹菊”、“五子登科”、“二十四孝”、“麒麟送子”、“四季花卉”、“多子多福”、“传家八宝”、“四海升平”、“程门立雪”,各种体裁,令人目不暇接。在程家大院无处不存在各种雕琢艺术,就连各种房上的瓦脊也是一院一个式样,大小不等,花样不重。站在程家大院观看各种建筑和艺术,不难想象在三百年前程家是多么的荣耀。从京中到各府、州、县都有子孙做官。查阅家谱在清朝的二百多年中程家出了四十多个大官,被封赠八人。如今还流传着“金底河,分水涧,龙头槐树九楼半,柏树坡,大竹园,牌坊五座威名传,两层戏台大庙院,卷棚一柏担九间,九间通檩朝王殿,三斗六升芝麻官”辈辈有官,但无一贪官,有很多清官。如:兴安总兵光禄大夫骁骑将军程福亮;大理事丞兵部武库司郎中程湛;淮安知府程懋;山西代州守备、怀远将军程忆;邵武知府程霖;新疆伊犁知府程兰荪等,都是清官,受到各地人民的拥戴。

上世纪动乱的年代,多情的大地钟情程家大院,人们没有将它变为废墟,主要看重的是它勇敢地吞吐了人类难以摆脱的辉煌和衰落。
程家大院依山傍水,背有百亩柏林山坡,面向杜阳河,有号称数百亩竹林点缀在村南村西。一股清沏河水穿林而过,水清无泥,终年无於积。九楼半的龙头古槐和数人合抱的巨柏,使村子倍增光彩(1958年被伐光)。房舍建筑,富丽堂皇。在洛宁特别出众,为“第一宅院”,三层砖楼是清兴安褂印总兵骁骑将军程福亮留给后人的绣花楼。其五子皆为将军、知府。如:三子程懋曾任本部员外郎,三任准安知府,清正廉洁。但有朝官参其有贿。康熙帝暗派太监施公私访寒舍,见其家粗饭布衣,母亲纺线,问何以至此?答五子茅屋尚无!何不至此。施公回朝奏准,为其按北京四合院统一图纸造房五套。两程祠建于当村,大型照壁临路而立,石牌坊布于村西,大碑楼屹立村东。大理事丞、迪功郎后代宅院散于村中。

程家大院的先人在清朝是显赫的家族,程家为官家,很有文化底蕴。入村的可乐湾至东宋官道上建有“二程裔里坊”,两边立四通石碑称“程门”;村口为光禄大夫、骁骑将军程福亮建“伊川后裔坊”;以次为大理事丞兵部武库司郎中程湛建“奉政坊”;程松姚氏立“节孝俭慈坊”;为陈氏、郭氏、杜氏、罗氏立的“节孝坊”;为仲虎女琴姑立的“贞节坊”;村东大柏树处建有大碑楼、塔林;后院有花园和绣花楼;现在来看它的建筑布局真是独具风格,是一座很有文化价值的民居大院,并且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让我们都来保护这座院落,保护先人给我们留下的这段历史。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