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蒸的包子
文/周丕奎
电话铃声响起,顺手拿出手机一看,是老妈的电话。正好快到老妈门口了,顺便走了进去。
进门后看到老妈、老爹在家好像特意在等我。啊!我看到刚刚出锅热气腾腾的包子。噢!我明白老妈做好了饭在等我吃包子呢。
母亲拿着早已准备好的食品袋子往里装包子,想到老妈做饭不容易,在母亲的一再坚持下,我就把她已经装上的几个从她老人家手中抢了过来,就要这几个就够了。母亲执意不肯,在我们母子争执中,母亲不小心把包子全弄翻了,掉在地上。顿时,我心咔蹬一下,说不出是个啥滋味。唉!都怪我。赶紧蹲下和母亲把包子拣起来,幸好有包袱挡着,但也掉在地砖上不少。

因一月前新添了孙女,妻须去儿子儿媳家帮助照看。留下我和小儿子,每天的早出晚归,加上我不愿做饭菜,又不内行,简单吃点就行。妻临行前也知道我好迁就,好糊弄,于是也给我准备了不少食物。
然而母爱的缘故,母亲总是隔三差五,做一些可口饭菜让我去吃。我深知八十六岁的人了,因常年劳作,而身体总有一些小毛病,实在不忍心要她老人家的东西。
自我记事起,母亲就是一个特别能干的人,总有使不完的力气,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总有一种乐观向上,不向生活低头劲儿。母亲是上过私塾的,在那个年代也算是文化人。她总是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能让别人吃亏。稍大一些的时候,据邻居介绍:母亲在我们都很小的时候,吃过不少苦。在生产队干农活的时候,为了养育我们总是挑着一副担子,一头有我,一头有二姐,还领着比我大四岁的大姐。每每听到这些,我便会对母亲肃然起敬,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母亲也是热心肠的人,凡街坊邻居红白喜事,总是缺不了母亲的身影。在我印象中,当地风俗习惯,好象没有她不懂的。(当地风俗凡大事,总找一些口碑好,家庭等多方面都好的人去)
由于多年的劳累,母亲深深弯下了伟岸的腰。与年轻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但依然勤劳而朴实。老二口对现在的生活很是知足。
回家后拿起母亲亲手做的包子,不禁眼泪在眼眶打转。那不是包子,分明是母亲对儿女的爱心啊!母亲啊!您操劳了一生,为儿女无怨无悔的付出,老了还是初心未改。我不禁为自己以前有时惹您生气而感到自责。
老妈的手艺确实好,包子做的有滋有味,吃在肚里,暖在心上。老妈的味道,熟悉的味道,算是儿女们舌尖上的口福,永远也不会忘掉。




作者简介,周丕奎,农民工,长年与钢筋打交道,也做点小生意。喜欢文学,偶尔有感而发,感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