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绮声悠悠(长篇小说)
作者/刘俊丽
第001章
舍粥蓬前绿绮乍现
在上世纪初,龙年(1928)腊八这天一大早,天昏沉沉的,刮着西北风,吹在身上,刺骨的冷。河南舞阳县城一公里外的北舞渡孙家寨,人称“大善人”的孙季山老乡绅,正忙的不亦乐乎。只见他身上穿着深棕色羊毛大衣,头带着黑色毛呢毡帽,毡帽正前方镶嵌着一块精美的方形白玉,趁着老乡绅方正的脸,既和善,又不失威严。他的大衣里面穿着黑色长棉褂,脚上穿一双深棕色翻毛皮靴,使他那双健壮的腿显得更加修长。
老乡绅孙季山倒背着手,在寒风中踱着步子,不停的吩咐下人们快快支熬腊八粥的灶台,一边叫人搭防风蓬,一边叫人准备马车,又一边催叫他的太太:“老太婆,准备好了没,快点出来,今天腊八,又刮着寒风,来喝粥的人肯定很多,来喝粥的乡亲们都想吃点热乎的。你快点叫阿旺把粥米扛过来,天气这么冷,咱可不能让乡亲们长等啊!一袋八宝粥米,三口大锅熬,应该够了吧?”
“知道了,已经吩咐过了,阿旺马上就过来。让他们先把水添好,火烧上。小莲她们把米淘好就下锅。我知道今天特别冷,不能让十里八乡来喝粥的乡亲们空等。”被叫老太婆的孙家太太,也不过三十多岁,白净富态的圆脸上,有一双慈祥的大眼睛,高耸的头发盘成一个圆圆的髻子,发髻上插着一根带着珍珠坠子的银发簪。她的上身穿着墨绿色紧身盘扣掐腰棉袄,下身穿着黑色棉裙,一双三寸金莲上,穿着绣粉红莲花的黑布棉鞋。孙太太出身大家闺秀,虽然从小裹了小脚,走路不方便,但她还是常常陪着自己的夫君料理事务。家里家外,和贴身丫鬟小莲一起不停忙碌。这不,一听到老乡绅的喊声,没顾得穿外套大衣,就跑出来帮忙。他们在县城读书的儿子都十五岁了,被喊老太婆已经习以为常了。
丫鬟小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忙将手上淘好的八宝粥米递给家丁阿旺,她快步走进堂屋,把太太平时穿的大红色毛呢大衣拿出来,给孙太太披在身上,并且不停的叮嘱着:”太太,这大冷的天,您还是回屋里歇着吧!这点活儿,有阿旺忠叔我们就够了。您快去洗漱准备吧,等把腊八粥熬上,我就陪您去莲花寺烧香。”
孙家是方圆十几里的大户,孙季山亲兄弟五个,排行第三,亲叔伯兄弟十一人,排行第九。在家兄弟们叫他“老九”,同村的都叫他“九爷”。因为逢年过节他们家搭粥棚,为十里八村的穷乡亲舍粥,乡亲们都亲切的叫他”孙大善人”。他们一般舍粥一天,逢好收成或荒旱年景,就舍三天。
孙季山虽然有一百多亩田地,城里又有产业,生活优裕,但他们一家平时还是很节俭的。他们一般都吃黑面或杂粮面,只在过年时才吃点白面。因为他知道,过份铺张浪费上天会惩罚他的。而且他有个心病,就是眼看自己奔四的光景了,膝下还只一个儿子承欢。他的太太常年吃斋念佛,他也经常陪着去庙里烧香,希望菩萨保佑孙家人丁兴旺,儿女满堂。
吩咐完熬粥,孙大善人又开始吩咐妻子:“老太婆,你忙完了快去换衣服,带上小莲去庙上磕头。让观音菩萨保佑你再给咱孙家添个大胖小子。快点,别误了吉时!”
“知道了,知道了。”孙太太一边答应,一边转身回到堂屋,重新梳洗一番。再去里屋换上只有出门才穿的盛装——一件银色狐狸尾做的翻领大衣,脚上换了一双在城里鞋匠铺定做的黑色牛皮鞋。临出发,她站在铜镜前,再把头发仔细的梳理一遍,看看没有一丝乱发,才不慌不忙的走出堂屋。 小莲紧紧跟着,小心翼翼的搀扶着她的右臂,两人抬脚跨过堂屋的门条石,下了台阶,向大门口走去。
小莲因为家里穷,姊妹多,父母养不起,他们知道孙季山一家人善良,父母情愿把她送到孙府当下人。名义上是丫鬟,孙季山一家却是把她当女儿一样,和孙家人同吃同住,小莲也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小莲知道,太太因为只生了一个少爷,没女儿,才格外疼她的。她也希望太太能再生个小姐,让老爷太太儿女双全就好了!
等她们收拾停当,天刚蒙蒙亮,小莲一手挎着装满贡品的精致食盒,一手搀扶着小脚的孙太太。二人来到大门口,小莲将食盒放进马车里,接过老管家忠叔递过来的马凳,放在马车前。孙太太一手扶着小莲的肩膀,一手搭着车辕,轻轻抬起一只脚,踏在马凳上。她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下门前来乞粥的人群。只见才不过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孙家大宅门前,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那些乞粥的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大部分人穿着露着棉絮的、黑黑的、沾满污垢的撅肚小棉袄,棉袄外面用麻绳捆在腰间,以防止被风吹开。有的人没有麻绳,就只好用一只手鞠着带襟的棉袄,一只手拿着破旧的粗瓷大碗。他们眼巴巴的望着阿旺手里不停搅动着八宝粥的大勺子,看着锅里用麦仁、大小米、高粱大豆,花生还有大枣熬成的、黏黏稠稠的、飘着诱人香气的八宝粥,他们几乎很久都没有填饱过的肚子,开始咕咕直叫。他们恨不得马上盛上一碗八宝粥,香香的喝起来。望着满满三大锅的八宝粥,他了嘴里流着口水,眼睛幸福的眯着,好像已经吃到了香喷喷的八宝粥一样。
在等待舍粥的队伍中,有一个带着头巾,怀抱一个木匣的中年妇女。她身穿素青色暗花棉袄,下穿黑灰色棉裤,脚上穿着做工精细的棉布鞋。那位中年妇女衣着虽然素旧,但给人一种雅致不凡的感觉。她低着头,很安静的跟在乞粥的队伍后面,精致的圆脸上,有一双美丽的杏眼,慈眉善目,光洁如玉的额头,趁着一丝不乱的发髻,让人看一眼就无法忘记。也许是她很久没吃饭了,也许是穿的太单薄,或者是木匣太重,那个外乡女人好像摇摇欲坠快要跌倒的样子。
孙太太望着那个精致的外乡女人,觉得她长得为什么那么像莲花寺里的那尊菩萨呢?孙太太一边想着,一边踩着马凳准备上车。当她看到那个外乡女人快要跌倒时,急忙收住将要伸到马车上的脚,三步并成两步,迅速去扶那个就要跌倒的外乡女人。外乡女人怀里的木匣重重的摔落在地上,木匣开裂,里面竟然是一把上好的古琴……

刘俊丽:网名上善若水,曾用名,天山雪莲。曾在家乡河南任教 。粗陋愚钝,爱读书,愿以文字表达心声。个性率真,崇尚简约。愿以微薄之力,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