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国人对自然界中的鳄、蛇、蜥、鱼、鲵、猪、鹿、熊、牛、马等动物,和雷电、云、虹、龙卷风等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展现的,具备长身、大口,大多有角、有足、有鳞、有尾等形象特征,和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等精神蕴涵的神物。经过至少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龙的实质是中国人对宇宙力的感悟、认知、神物化。
这是笔者给龙下的一个定义。“神物”是这个定义的关键词。
“物”字好理解,指宇宙间存在的东西。《说文》:“物,万物也。”

“神”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其古字形由“示”和“申”相合而成,兼象形与会意。“示”表示祭台、祭祀,可引申为崇拜。“申”字在甲骨文中是闪电的象形。“示”和“申”结合为“神”,表示古人在祭祀雷电、崇拜雷电。古人为什么要崇拜雷电呢?因为雷电超出了古人的认知和经验,是古人的认知、经验无法理解的,是神秘的,不可测度、不可掌控的。也就是说,雷电对古人而言,是超知、超验的,是可以代表超知、超验的。故“神”字的初义,可理解为古人对超知、超验的崇拜。简言之,神是人崇拜超知、超验的产物,神是超知、超验的存在。
古籍中对“神”的一些解释,和笔者的理解相一致。如:《易·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孟子》:“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笔者在构建龙道信仰体系时,提出了“宇宙力”概念,指出:宇宙力是宇宙所有能量的综合,是世界本原、世象总根、究极存在、最高的形而上;宇宙力自本自根,化演万物;宇宙力自主自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可以不断地感悟、认知宇宙力,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地利用宇宙力,却永远不能掌控宇宙力。宇宙力具有本原性、究极性、超越性、自主性和永恒性。
显然,宇宙力是一个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沿、功能上不可计量的无限;人类,以及人类所能够感悟、认知、掌控的,是包含在无限的宇宙力之内的、极其渺小的有限。对人类而言,可知、可验的,是宇宙力中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对宇宙力中极其无限的绝大部分,人类是不可知、不可验的,即对人类而言,是超知、超验的。尽管人类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力图不断地拓展对宇宙力的认识,增加对宇宙力的可知、可验,但这样的拓展、增加,永远都是有限。也就是说,对人类而言,宇宙力中,永远都是只有极其微小的部分可以由超知、超验,转化成可知、可验,而宇宙力中的绝大部分永远都是超知、超验的。
这个问题,还可以用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先生提出的“物自体”和“现象界”两个概念来理解、说明。“物自体”指人类认识之外的、人类不可能认识的存在,即超知、超验的存在。“现象界”指人类所认识的存在,即可知、可验的存在。“物自体”是“现象界”的基础,“现象界”是对“物自体”的认识。“物自体”之部分一旦被人类认识,此部分“物自体”就脱离了“物自体”,变成了“现象界”。“物自体”具有无限性,有限的人类,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完全彻底地认识“物自体”,都不能使“物自体”全部变成“现象界”,即不能使超知、超验,全部变成可知、可验。
那么,对人类而言,宇宙力中极其无限的超知、超验部分,就是神。
笔者还根据科学界对暗物质、暗能量的表述,提出了“暗物力”概念,指出:暗物质是存在于宇宙中的,人类目前借助最先进最强大的天文望远镜也观测不到的一种不可见的物质。暗能量是暗物质本身具备的能量。暗物力是由暗能量的释放所构成的力。

显然,暗物力属于宇宙力的组成部分,暗物力和“明物力”(笔者起用的词,即人类能看到、测到的物质力)共同构成了宇宙力。暗物力,甚至可能是宇宙力中的“主力”,即在宇宙演化过程中,暗物力发挥的效能可能大于明物力。然而,这个“主力”对人类而言,却是隐晦不明、难以测度、不可把控的。于是,就有了一个三段论推理——
大前提:对人类而言,宇宙力中极其无限的超知、超验部分,就是神。
小前提:对人类而言,暗物力是宇宙力中极其无限的超知、超验部分。
结论:对人类而言,暗物力就是神。
笔者认为,龙的实质是中华先民对宇宙力的感悟、认知和神化,尤其是对宇宙力中的暗物力的感悟、认知和神化;龙以由多种动物的部分形象构件组合而成的形象,反映、代表、体现着暗物力。于是,又有了一个三段论推理——
大前提:对人类而言,暗物力就是神。
小前提:龙以由多种动物的部分形象构件组合而成的形象,反映、代表、体现着暗物力。
结论:龙是神物。
当然,从物的方面说,龙具有具象性,它集合多种动物的部分形象构件构成生物界没有的形象,并以绘画、雕塑等形式表现出来,可观看,可感受,可认知,可经验;从神的方面说,龙具有抽象性,它反映、代表、体现的是无限的宇宙力(尤其是暗物力),有人类不可观看,不可感受,不可认知,不可经验,即超知、超验的一面。龙一身二任:它既是有限、可知、可验(或者说反映了人类的有限、可知、可验);又是(或者说反映了)宇宙力的无限、超知、超验。龙是有限、可知、可验,和无限、超知、超验之间的中介。
(2021年6月2日。图片采自网络)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首席)”之誉。微信号: pang_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