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村庄,美丽的乡愁
——薛北庄庄史点滴(三)
文/薛玉林
据说这对旗杆是专为彰显哼哈二将的威风而竖立起来的。相传,上海某工厂有位工人(姓名不详),如皋人氏,在厂里出了事故,被机器皮带绞上了行车,有生命危险,突然有两位魁梧高大的巨人,一抬手抓住了他的身体,把他解救了下来。这位工人出于对救命恩人的感激,问其名姓,两个巨人回答说是四方巡防的游神,叫哼哈二将,住在江北薛北庄的十王殿,要他到十王殿广场竖两根旗杆,并挂上旗幡。
这位工人便特地购得粗细大小一样的长度为三丈零五的杉木,从如皋用船运来,对十王殿当家和尚说明来此还愿的原委。当家和尚随即请来木工和瓦匠,砌台阶,竖旗杆。
由前殿大门进去,两边竖立泥塑彩雕的哼哈二将身材高大,咧嘴瞪眼,对面相视,一个手执降魔杆,一个手执荡魔杆,守卫大门,让人见之惊悚。
前殿东厢梁头上挂着幽冥钟,每逢每年的二月初一和二月十五(大香期)有香客来还愿时,木槌敲击钟声,嗡嗡远扬,让人听之悚然。
二进中殿五间,排列十尊阎王座雕像,塑以泥金,个个圆目怒睁,有的手执大笔,有的手持生死簿,让人视之悚然。
到了后殿,正中放着一尊地藏王座雕像,头罩连花冠,身披泥金罩衫,貌若冥王中大阿弥。
东西两座殿为二十四司房。东司房陈列一些木雕泥塑佛像模,有牛头马面鬼,披头散发伸出舌头的吊死鬼,卷衣撩袖的赤脚鬼,手指钢叉的追命鬼,等等。传说凡人在世若为非作歹的,死后难逃阴司鬼的惩罚;若杀人放火抢劫的,死后上刀山,下油锅;若做买卖大秤进,小秤出,短斤少两的,死后变牛马,还生前债;若娶大小老婆的,死后被用锯刑分尸;若白吃白喝别人酒肉的,死后割舌头、剖肚子、用磨子磨;若妇女生养子女多的,死后下血污池等等。
虽然这些都是迷信说法,是切不可信的,但其本义是在奉劝世人要多行善事。
抗战期间,盘踞在高邮城里的日军害怕新四军端掉他们驻守在临泽的据点,便拉民夫修筑高邮通往临泽的道路,以便随时予以支援。而十王殿是必经之处,同时,日本鬼子也可能把十王殿作为其驻军营地,一旦驻扎下来,周边百姓将会遭殃,也不利于抗日工作的开展。基于这些情况,当时负责民运工作的老张同志根据上级指示,发动群众拆掉了十王殿。1941年,时任薛北乡乡长的薛青苹组织群众把拆下来的砖瓦及木头运到吴宁口和下八庄等地修堤筑坝,以防日军抢去修炮楼建据点。
薛北庄十王殿的来历:传说薛北庄十王殿地界上原来长有一棵十来米高的大柳树,能显灵开鲜方治百病,远近生病的人都来求仙方,病愈后便来此烧香还愿。江南有位富翁来此布施,还带了一大堆银元,请当地人修一个庙宇,供奉树神。一位乐于行善的当地人承诺了这件事,带着这笔银元到仙女庙镇买木料,木行老板问他:客家何方人氏?这位善人回答说自己是何地方的人,说自己此行买木料回去是要建造一座怎样的寺庙。老板听了他的回答后大吃一惊,便说,昨天有一个和尚来过本行,也是说为砌这样的庙宇,在我的行里买了许多的木料,品种规格考虑得十分齐全,就连运费都付了,并约定本行于某月某日送到贵地,和尚点完货后就走了,现在我们正忙着扎排起运,云云。老板这番话,让这位山人感到十分诧异,再三问明情况后就回到了薛北庄。果然,没过几天,大木排就运到了庄上。
后来,他请来瓦木工匠动工兴建,砖木结构,青灰砌墙,共砌了六十二间瓦房。请雕塑匠用那棵显神灵的大柳树雕刻地藏王菩萨像,外塑泥金,放置后殿中央,配置十尊阎王塑像,放在中殿里,两尊哼哈二将偶像立在前殿两旁。
薛北庄十王殿的庙会:该庙会会期为每年二月初一和二月半。庙会时,广场周围人山人海,看杂技,看西洋景,买车水的农具,买卖家禽(猪苗、羔羊等等),买卖小食物(熟藕、荸荠、菱角等等),还有妇女们来裁剪枕头或鞋样子等等。像是一场集市。每逢香期,方圆几十里的兴化、宝应、江都等地都有人来敬香。有的抬着高有三丈的大斗香放在殿前焚烧。江南香客带来大香木,架成香塔点燃,顿时烟雾火缭绕,香气弥漫。烧香的老人环绕东西两厢二十四司房、十尊阎王像,神情庄重,边走边念念有词,显得十分虔诚。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薛玉林:江苏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扬州市诗歌学会会员,高邮市作家协会第四次会议代表,高邮市文联第五、六次大会代表。写诗千余首,小说、散文各数十篇。作品散见于《诗选刊》、《星星》诗人档案、《参花》、《火花》、《鸭绿江》、《大渡河》、《青年文学家》等逾百种报刊及文学选本中,著有诗集《弯弯的情歌》等四部。曾获《长江文艺》刊庆50周年“长江杯”文学作品大赛优秀奖、第二届“新视野”杯全国文学征文(小说类)优秀奖等数十个文学奖项。拥有诗心,拥有年轻。养一颗诗意的心,怀念父母,感恩乡愁,回馈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