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岭山的人和事(2)
临近中午,我来到茂岭山脚下的 CBD,这里就是一个超级大工地,大地仿佛都在颤抖,四处都是轰鸣声,下班的工人浩浩荡荡疲惫的走在路上,却没有人说话。
黄色的帽子,黄色的背心是那么的显眼,它是这里的"标志服",这里真正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连路边的快餐都有工地的味道,那就是量大便宜!
十块钱一份的蛋炒饭,上面还有一个切开的鸡蛋,那酱色的米粒我觉得一定好香好香!就是卖饭伙计的黑指甲我觉得有点看不下去,唉,在这里也就不要讲究那么多了。
这个大妹妹好有意思,她只卖米饭,菜却是赠送的,我觉得奇怪,就问她:"米饭多少钱一份"?她看看我,吓得骑上车子就跑,俺不卖了。
"大妹妹你别走,我不是城管!"
"那你照相干啥?俺就是不卖了,俺是来玩的!"
看看这事闹的,我搅黄了人家的生意。
"哎哎……你别跑了,我真不是城管……!"
回来呀…………
这里的饭店也绝对是工人阶级当家做主,全部被他们占领,清一色的黄背心,标志明显,咱们工人有力量!
路边上坐着三个没穿黄背心的工人在套着塑料袋吃油饼,他们的脸上、身上、脚上、都是粉末,连眼睫毛也是白白的。
我看那老大哥戴着付眼镜,腰板挺的直直的,一板一眼的吃油饼,文文绉绉的要是再换身衣服就是个妥妥的乡村教师。
老大哥的脚下有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伴着香油芝麻的咸菜丝,傍边有一个大大的保温壶,可里面倒出来的水我感觉没有一丝的热乎气凉凉的。
" 大哥你好,你们是干哪个工种的?"
" 就在这里干外墙泥瓦匠的。"
" 一天多少钱呀?"
"一天350块,就是不可能天天有活干。"
"挣得可真不少。"
这大哥好实在,他告诉我老家是济宁的,他们三个人在附近租了一个小两室,每个月两千块,天天早上开车十几分钟到工地。
"大哥还有车呀"?
"嘻嘻,干活方便,是个最烂的车"。
大哥老家有三间平房,他骄傲的说外墙是25的,一砖半厚,冬天也不冷。家里的院子很大,有几棵碗口粗的白杨树,夏日里树阴凉遮住半边房子,好凉快!
"大哥,你家里还养鸡鸭吗,还有猪吗?"
"早就不让养了,空气污染,要不你们城里人吃不到小笨鸡了。"
我看大哥边跟我说话,边敲腿,那条腿感觉站起来伸不直,走路不敢使劲,这样的身体还要爬高上梯的,可真是难为他了。
"大哥, 你应该到医院看看腿,这样干太危险了"。
"不看,靠靠就好了,一进医院就要好几百块,我省着钱要给儿子还房贷呢。"
"不是有 XNH医保吗?"
"那点钱,买盐吃还够"。
唉,有总比没有强吧,咋这么不知足呢。
大哥坐在那里,双手摸一摸脸上的白灰,自言自语的,我撑不了几天了,已经力不从心了。
"大哥,不能干活了,你可咋办呀?"
"扎脖,凉拌"!
"你家里不是还有地吗?"
"全家一共三分地,够买盐吃的"!
附近有个刚开业的五金店,可巧了两夫妻也是济宁人,那大妹妹说起话来声音弱弱的,我感觉她好像把力气都耗尽了,没力气再大声说话了,我们轻声的聊起了家常。
他们两口子以前也是干工地的,她对我说加上他儿子,一家三口干工地,一天有一千块的收入,可真是不少。
大妹妹今年五十多岁了,再也干不动了,两口子给儿子在老家买了房子,娶了媳妇,剩下的钱,十五万租下了这个黄金门面。又花了二十多万进货,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不少钱。
我问"一天能卖多少钱?"
"也就两千多块吧,进价加百分之三十卖,去了费用一天能挣400块钱,但也不稳定,有的时候还赔钱"!
烟酒挣得少,卖一条烟也就挣一盒烟钱,烟酒加不到百分之十的利,就是赚个人气吧。
大妹妹说,干一天算一天吧,哪天再也干不动了,我们就回老家了,现在最怕的就是生病。
我觉得两夫妻现在生意好是大家都在装修,等装修完了,我估计他们连费用都挣不出来,那可咋办呀。
这是些多么善良的人呀,从不抱怨,下了一辈子力,到了真的把力气都耗尽了,再也干不动了,还没攒下钱,那是我自己没本事,他们只会抱怨自己,你看看我真没用,一辈子都没混出个人样来,到老了还得拖累儿女!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