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道集》序
继2012年黄太闻《知行录——开卷》300多首诗词稿编印完成,黄太闻2013年诗稿100多首整编工作又已开始,请教先生今年的诗稿集如何命名?答曰:《近道》。
何谓“近道”?
《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此“近道”者可谓人生之不惑也,暗指黄太闻四十而得之乎?!

窃以为:“近道者,近乎自然。”老子有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者,道近自然也,近道者,亦近乎自然也。
然,何谓“近乎自然”?
先生写诗填词是也。先生写诗填词,从来皆有感而发,脱口而出,随手拈来,大多即兴之作在分钟之内。问及何以之快?皆言诗情自然流露。另之,先生写诗填词无功名利禄可言,痛之,快之,皆自然情愿,极少委托之作。

何另为“近乎自然”乎?
先生之书法是也;先生之唱法是也;先生之作曲也;先生之教学是也;先生之济世也;先生之为人是也。总而言之,先生是然。
时下,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罕有人不为利动,不为名为,知其心身平衡可贵者越少。而保持身心平衡,乃和也,人之本也,亦世之本也,正所谓自然也。然我视先生堪称时下近乎身心自然之人。“近乎自然”之先生独为他人未知之“奇人异类”:世纪之初舍政从文,弃官从教;十年如一日,不参赛,不入会,不评聘,甘心卑职而忠于职守;致力于艺术创新创造而不暴利;志于国学,勤于世教而接近于“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已是不惑之年,位子、车子、票子、房子未齐,而方是不惑之年,已集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作曲家、书法家、诗人、国学家、德育家等于一身。先生乃无为而有为合乎自然,得失顺其自然,取舍适于自然也。

此诗稿集以《近道》命名,而非《得道》或其它,期望也。先生期待自己不惑之后循序而渐进;期望有缘之读者因《近道》而近道;期求国道昌明,民族精神复兴。
以上《近道》名之推论,实属编者个人之见,或有它解。至于标准答案,自然可读本集,可参黄太闻其人。
编者力推此集,亦期待近道者,福亦近焉。
陈丽涵
癸巳年冬夜于广州大学城大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