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鸿雪诗词做的是公益,只是平台创办人有一颗热爱诗词的心及乐于奉献的精神,还有那些背后默默做事的收稿员,编辑,推广员,你如果有一点感动他们的辛苦,请转发,或在文章后面留言或打赏!你总得做其中一样,给他们一点动力,一点支持!相信鸿雪的诗友同这个平台一样,都是既有才又有品。
鸿雪诗词

作者简介
蔡世平,男,1955年8月出生,湖南省湘阴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国务院参事室华鼎国学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湖南理工学院中国当代诗词研究所所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华诗词》编委,鸿雪诗词总顾问。系当代著名词人,其作品被评论家称为“旧体词在当代复活的标本”。主要作品集有:词集《南园词》《南园词二百首》《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楹联集《南园楹联》、散文集《大漠兵谣》、书法集《词随心动——蔡世平自书南园诗词》、诗论集《中华诗词现代化散论》。因《南园词》创作,引发“蔡世平文化现象”,评论、研究与赏析《南园词》的专著有《南园词评论》(李元洛、周笃文、王兆鹏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旧体词的当代突围——以蔡世平南园词为例》(王雅平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南园风景——蔡词赏析》(何文俊著,线装书局2012)。

(三)
要啄破诗歌创作的理论局限,实现中国文学艺术传统理论与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理论成果共享、优势互补的诗歌创作理论自觉。
无论是旧体诗词还是自由体新诗都面临一个理论局限的问题。今天的旧体诗词创作主要吸收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理论的营养与指导。是“诗言志”“思无邪”,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文赋》《诗品》,是《文心雕龙》《六一诗话》,是《沧浪诗话》《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等等。而今天的自由体新诗,因为是直接从西方移植过来的,主要吸收的是西方文学艺术营养和指导。是丹纳的《艺术哲学》,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主义”,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非非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有“现代派”“印象派”“魔幻派”等等,不一而足。

客观地说无论是东方的文学艺术理论还是西方的文学艺术理论,都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都应当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文学艺术理论与传统诗歌创作实践相互促进,产生了屈原、李白、杜甫、陶渊明、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郁达夫、纳兰性德、毛泽东等等一大批或伟大或杰出的诗人,各个时代也都产生了同样或伟大或杰出的诗歌作品,出现了唐诗宋词元曲三个文学高峰。中华五千年文明历万劫而不衰,诗歌所起的作用,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现当代自由体新诗创作,虽然历史还不够长,经验还不够丰富,诗体还不够成熟,但是自由体新诗人顺应时代潮流,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大胆实验、大胆创新,同样产生了如郭沫若、郭小川、艾青、徐志摩等一批重要诗人,出现了《女神》《团泊洼的秋天》《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等一批重要诗歌作品,为中华文学画廊增添了骄人的一页。
在一个全面开放的时代,事实是我们的旧体诗人和自由体新诗人都吸收和消化了东西方文学艺术营养,只是有学习的程度不同,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差别。只是东西方文学理论的相互浸润与自觉吸收消化还没有形成一种风气,相互抵触、瞧不起的情绪也是有的,这就不利于今天的诗歌创作。我们倡导旧体诗要多吸收西方文学艺术营养,自由体新诗要多吸收中华传统文学艺术营养,形成东西方文学艺术理论成果共享,优势互补的理论自觉,这才是可取的态度。
<未完待续>
本刊特邀顾问: 刘 征 周笃文 李元洛 (添加中)
总顾问: 蔡世平
总编:徐吉鸿
本期编辑:习 之 小 鲤 灵 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