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微 信 诗 歌 学 会
安 徽 分 会
(第8期 总第008期)
本期诗人:乔延凤 黄冬松 姜仲华 筱竹 马云 张迎春 紫玲珑 雍成胜 倪雯 苍山淋雨 枇杷兄弟
本期编辑:倪雯
乔延凤的诗
作者简介:
乔延凤,江苏句容人,1967届南师大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创会理事、国家一级作家,《诗歌报》原主编。
乡恋
乔延凤
儿时的梦,
留在故乡的风车上……
翡翠的田野,
牯牛的背上,
驮着我童稚的遐想:
风车儿为什么自己会转?
还牵动着河畔的水车儿
也咿咿呀呀地唱?
工作了,
长年生活在城市的心脏。
川流的车辆,
喧腾的工厂,
把两耳灌得满满、满满。
多想再做个童年的梦,
夜夜回到碧绿、碧绿
风车吱吱的水乡……
水乡和祖国各地一样,
就要插上现代化的翅膀!
我有一个小小的希望:
风车用不着耗费能源,
也不会带来环境污染;
现代化呀要有个精巧的设想,
应给它保留一块小小的地方。
让我们后代的梦里,
也有个咿咿呀呀的水乡……
黄冬松的诗
黄冬松,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文散见《诗潮》《绿风》《诗歌月刊》《星星•原创诗词》《新安晚报》等报刊,出版诗集两部,获奖若干。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远去了
可它不止一次,撞击我的眼眸
我一个人,到处游逛
我滚铁环。朝远处扔石子
偷杏子桃子,被老头追得气喘吁吁
我观察蚂蚁大军,在雨前浩浩荡荡
迁徙。我顶着一片树叶,就是雨伞。
喜欢梦呓,喜欢在纸上涂鸦幻影
我翘课。在小河上,晾晒自己的肚皮
我对着一朵蒲公英,喃喃絮语
稻草垛里,我偷偷写下诗句
无书可读。唉声叹气装深沉
一本字典,翻得破旧不堪,烂熟于心
倔犟。聪明。冒傻气。对月伤情。
野草一样,自生自灭,一岁一枯荣
远去的童年,宛如远去的背影
让人惆怅,怀想,眷恋……
姜仲华的诗
姜仲华,诗集《古风新韵凝诗香》《中国韵律诗歌·旗帜卷》副主编。作品见《诗歌报》《未名诗人》《山东诗歌》《新安晚报》等报刊。
童年的回忆(三首)
◎牧鹅
放学后,赶一群白鹅
去山边、田头、圩埂上
吃草,还有游戏
一根青嫩竹竿
就是我专用的指挥棒
我指挥一支威武的乐队
演奏着生活的乐章
乐曲里,分明藏有我的职责
还有家人们的殷切期盼
今天,蓦然回首--
哦,它其实记录了我成长的
童年啊
◎捉蝴蝶
荆棘围起的篱笆
篱笆上歇着一只蝴蝶
篱笆,隔开了小路和菜园
也隔开了我和妈妈
妈妈在菜园里面浇菜
我在篱笆外捕捉着蝴蝶
蝴蝶飞上飞下
我跟着跑去跑来
不觉已经是汗流浃背
此时的我呀--
多像是妈妈刚刚浇过的
一株菜苗啊
◎捉迷藏
兵分两路,我捉你藏
活动进行在--
村里的树旁、小巷和柴火房
战略战术细考量
行动还需不时地会商
哪个最先被捕获
哪个今晚表现得最棒
胜败同一笑,欢乐弥漫在心上
天上月亮在云里穿来穿去
不时探出头,做鬼脸
仿佛也在学习咱们的样儿
筱竹的诗
筱竹,安徽无为市人。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
找回童真
荡完秋千,打着水枪的二蛋,追赶着手里含着棒棒糖的三强
丢手绢的小芳瞄着坐滑滑梯的大黄,
等一会我们玩老鹰捉小鸡吧!
大双和二双你一头我一头玩着跷跷板,
道具是他爸养家糊口的平板车
二双妈见了,声音都变了调——“趟炮子子们”,赶紧下来,那是你爸吃饭的家伙哦!
时光正慌忙地追赶着他们
阳光下,晨风里,还有故意探到窗前来的月光
溪头卧剥莲蓬已在梦里他乡
谁没有过等待下课、等待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马云的诗
马云,回族,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上海《咬文嚼字》杂志社金卡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省诗歌学会会员,省散文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潮》《作家天地》《中文自修》《世界日报》《语文报》《长江诗歌报》等刊物,出版有《林中有只鸟在叫》《气象树下》两本诗集,曾获得马鞍山市政府的“太白文艺奖”。
雯雯与幼儿园
1
“老师老师
小杰刚才放了个屁。”
“老师,我错了
我——我——
我下次再也不放了。”
2
雯雯雯雯
你手臂上画的是什么
嘘——小声点
我画的是羽毛
为什么呀
画上羽毛就可以像小鸟一样
飞到树上去了
3
雯雯——
下雨了
你怎么还不回教室呀
“淋雨一直走”
这是我姐姐最爱唱的歌
4
雯雯一直趴在窗口
她想知道——
小鸟怎么办
小树怎么办
小沙坑怎么办
5
高高的电线上
挂着一只风筝
美娟说——
那只风筝一定死了
小杰说——
那只风筝没有死
她还会动呢
雯雯说——
她的主人一定很伤心吧
6
快来跟我们玩呀
我有玩的呢
在哪里——
看——树上的那只小鸟
她一直在给我唱歌呢
张迎春的诗
张迎春,安徽省诗词协会、芜湖市作家协会、无为市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平台。
途中
——写在六一儿童节前夕
之一
宝贝,在我心里
你一直都是我的明天,以及
明天的明天,若一枚青果
挂在我生命的枝头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花香如梦,风吹开的窗
有阳光铺排,心田或是远方
都是最美的地方
宝贝,抓紧我的手我们向前走
别害怕,前路虽远
有影子就会有光,相信太阳
它在前方从未落下山
在路上,一定要用骨头说话
也必须用良心做事
哪怕只是一棵小小草,也要
不忘初心,绿遍天涯
行走途中,往后
要把所有的辛苦,都吞进肚里
用一声笑,坦然面对
努力向前,把所有艰难走成坦途
之二
繁华,如何一眼望穿
行走的过程,是青丝到白发
从黎明到黄昏,无怨无悔
始终向前
那些荼靡的花,在四季
像风车一样旋转,风月从来无边
尘世依旧,灯火阑珊里
岁月已不可辨认
逝去的,何止童年
春天从来不会说出秋天的谜底
纯净若流水,用生命的呼吸
为每一步跋涉留白
匍匐,或是飞翔,都曾经有过
拥抱梦想时饱满的状态
虚度,或是圆满,不需任何修饰
亦不必与自然纠缠
在途中,来不及念想
只要初心不变,所有行云
在内心深处,一定会芬芳馥郁
与自己,温柔相认
紫玲珑的诗
紫玲珑,本名吴学英,安徽无为市人,诗歌爱好者,少量诗歌发表于网络诗刊平台。
六一,你在哪里
明天是六一了
我却在努力寻找记忆中的你
人生的底片
模糊不清
很幸运
蔷薇花的笑容里
隐藏着你的讯息______
浅红,粉红,深红......
一朵,两朵......单瓣,双瓣......
再掐一截嫩绿的茎
轻轻一撕薄薄的皮
口中已是脆生生,甜津津
很高兴
5月的油菜花也通过香气
公开了你的秘密
快毕业的五年级孩子们
羞涩地涌向田埂边
嗅芬芳,取美景,拍毕业照
那无忧无虑的日子呀
随斜挎的方形单肩书包一起跳跃_____
白天玩皮筋,挑花棒,抓小石子
晚上顶明月,捉迷藏,听蛙鸣
周末
阳光闪耀下的瓦屋墙缝里
用小竹签一掏
小瓶内的精灵已在嗡嗡叫
闲暇时吮吸它尾部的蜜
一世时光甚好
你一直在我的心里
是一张没有起皱的纯白的纸
是串串自由自在的省略号
更是兜里的几颗糖
幸福地填满70年代的童年美好
雍成胜的诗
雍成胜,70后,安徽芜湖人,诗歌爱好者,爱好旅游,骑行,音乐,有作品发布中国诗歌网、黄河文创、诗神、北极星文学、芜湖文学等。
有人,常常想起他的童年
你知道么?
一株株幼小的稗子
也生长在故乡的稻田
村西,小树林里
布谷鸟的孩童
时常想起夜半的星星
老水牛去别处了?
耕田人把腰弯进了土里
一栋栋高楼从地里长出来
明年,也许
还要长出一些
它们的孩子
有人,常常想起
他的童年
倪雯的诗
倪雯,安徽巢湖人。曾为多家媒体的编辑、记者,合作创办过公开发行的报纸,有小诗获过奖。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发起人、秘书长。
姐姐,六一快乐!
姐姐!我喊姐姐
这是排序
可是,今天,我想犯错一回
我想喊妹妹:妹妹六一快乐!
我也喊:妹妹六一快乐!
我的心在喊:姐姐妹妹,六一快乐!
一定要快乐啊!
从此放下操劳无忧无虑
美丽沉静的姐姐,纯净善良的妹妹
这样喊的时候,我相信姐姐妹妹在微笑
可是,我的眼角渗出泪滴
珍珠般晶莹的
包裹着姐妹间多少血泪交融的生命交响与情感体验
我喊姐姐,我喊妹妹
我祝你们:六一快乐
可是,心,还是言不由衷
它更想喊:母亲!
它更想喊:对不起!对不起!
苍山淋雨的诗
致童年
我总是喜欢
故意把手绢丢在你身后
总是喜欢
和你一起手拉着手
放学了我们蹦蹦跳跳
沿着麦田的小路往家走
麦田今天依然无边
只有我一个人慢慢地走
你再不像昨天
撅起的小嘴一句话就能咧开
无论我说了多少等了多久
你无声无息,躲在荒丘
枇杷兄弟的诗
细微的数字
——致六一儿童节
让一张白纸恒久地保持干净
几率为零
老师在黑板上写白字
是发给我们的第一粒尘埃
意识形态就像倒立,不是谁都会
它们呈现在黑板上
又被擦去
像蜻蜓落在了枝丫
却不会停留太久
像我们还没悟透的童年
瞬间悠然而过
其实,蚂蚁,蝈蝈,蚯蚓
从不贪玩
现在想起,我们的玩耍
耽误了它们
多少奋斗的前程
萤火虫和煤油灯
把我们年代的童年
戳烧出一个个洞
现在都无法弥补
孩子,不要轻视童年
那些阿拉伯数字
一个数字就代表一个独立的王国
听说三胎政策就要来了
你们不再孤单
那些微小的数字,含金量很重
比我们那时,翻了两倍
和我们父母、祖父那辈相比
还处于负增长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虚度蹉跎
那些细微的数字蜗牛般爬行
我们可以去忽略,没什么了不起
但对于一个国家
不管是放在经济中,还是人头上
都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强大的国家也当过倒读生
从我们那时的一读到现在的三
花了整整二十多年
END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
顾问: 王寒山 朱鹤年 孤城 李商雨
会长: 黄 平
副会长:孙启泉 李劲松 方华
秘书长:倪 雯
副秘书长:梁作成 王恩斌
编辑部 主任:黄冬松
编辑部 副主任:苏东山 朱先贵
外联部 部长:李远波
外联部 副部长:张承斌 端琼
投稿邮箱:1793174454@qq.com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