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儒先生人物画赏析
作者/诵读:梵音

如果说昌儒先生的油画是一首诗,那么他的山水画则透着一股灵性,让人们在空灵梦幻的意境里感受画家心无旁骛和超凡脱俗的心境。而在他擅长的领域里,人物画才是最值得揣摩和令人惊艳的神来之笔 。

初见先生的人物画,便是“老子出关”,第一眼便被老子的仙风道骨深深折服 。画家通过服饰、胡须的勾勒,让画面舒缓流畅和飘逸。用小写意来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 ,对牛的刻画则用了大写意的手法,用笔用墨注重浓淡相宜、虚实有度。整幅画面洋溢着“紫气东来”的主题,仙风道骨的老子和他的座驾从云层深处而来,带给人间一片安宁祥和 。

“笑口常开”是昌儒先生最近的作品 ,画家注重弥勒佛的神态和表情刻画,用传统水墨技巧将弥勒佛的形象勾勒出来,使之形神兼备,呼之欲出,让人看后从内心洋溢着欢乐,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

我们在画家琳琅满目的人物画作品里流连忘返 。在先生众多的作品中 ,“钟馗”系列不仅传神,他的一身正气通过画家过硬的造型、深厚娴熟的笔墨基本功,表现的洋洋洒洒,淋漓尽致。可谓每一幅都是上乘之作 。

钟馗,民间大众崇拜的神话人物,有着可观的人缘人脉 。生得豹头环眼,相貌奇特,却是才华横溢,刚正不阿。历代国画大师拿出看家本领渲染涂鸦,各有千秋 。

昌儒先生对于钟馗的塑造,独树一帜,自成风格 。每一幅“钟馗神威图 ”都倾注着画家雄厚的艺术表现力和游刃有余的创作激情 。这一点难能可贵 。一个艺术家的生命力就是他永不枯竭的创作冲动 。画家就用这充满激情的画笔 ,用线条准确生动地勾画出“赐福镇宅圣君”的钟馗形象,所有的构图、设色、渲染和勾勒 ,都是为了突出一个中心,就是人物的 “精、气、神”,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 ,更贴近人物形象,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同时也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先生孜孜不倦追求的书画艺术的灵魂所在 。

昌儒先生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还是源于《易经》文化对其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美学的理论基础 ,画家自然而然的选择了 “意象”,物像意境才是最高深的追求水平 ,也就是画家作品中传递出来的 “精、气、神”,是先生毕生的艺术追求 。

一个艺术家的修养决定了他的艺术生命力 。昌儒先生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 ,让他的人物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期待先生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问世 。

画家简介:
杨湘泽:字昌儒,1980年生,祖籍河北承德,定居北京。2000年毕业於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研究生班。曾受教于吴作人,将兆和、李可染等中国著名画家。
现为人民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北京油画家协会会员;曾任东方工艺美术学校名誉校长,天津美院客座教授,加拿大温哥华书画院院士,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香港文联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
作品《仁者寿》《林中听雨》《钟馗神威图》等作品流传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并被海外友人、多国大使馆购买收藏。
主要贡献
出版《中法建交53周年邮折》《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邮册》《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等专题珍藏版邮册。
获奖记录
国内曾参加中国九届美术作品展,中国画《秋韵》获银奖;
由文化部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名家书画展国画作品《伟大使命》荣获银奖。

梵音,济南市莱芜人,特别喜欢诗歌和朗诵。凭一腔执着与热爱,力克生活的水火刀枪。生命如此美丽,愿化作一行行的诗魂,留在岁月的长河里。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