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致敬,“中科院玫瑰”——李佩
(叙事散文诗)
文/丁培恭
中科院最美的玫瑰谢了
九十九岁的李佩走了
李佩何人
许多人都感陌生
她是令人敬重的人
被誉为:
中科院最美的玫瑰
中关村的一盏明灯
科学家中的科学家
李佩生于江苏一书香世家
十九岁考入北大
三十岁前往美国
康奈尔大学深造
在那儿
遇见一生挚爱郭永怀
1956年带着年幼女儿
弃美国三层小洋楼
拳拳爱国心
飘洋过海回到祖国
郭永怀中科院力学所
肩负重任
研发“两弹一星”
李佩中科院做外事工作
工资微薄 狭小寓所
早出晚归 黙黙耕耘
丈夫的工作对她一直保密
只见到白发种种来无情
终于聪慧的李佩
发现了秘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成功的喜讯
令从不饮酒的郭永怀
与好友开怀畅饮
这回泄了天机
一定是研究原子弹
痛苦的日子接着降临
1968年12月5日
寒风萧瑟 噩耗传来
飞机失事 残骸坠落
两具烧焦的尸体紧抱一起
一个公文包被紧紧护卫
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
在包内完好无损
用生命守护国家机密
两位伟大的爱国者
一位是郭永怀
另一位警卫员牟方东
此时失去爱人的李佩
曾因留学美国
被隔离审查
那一夜
她不能入眠
回忆往事
心如刀割
脸色苍白
几声叹息
直到天明
在郭永怀追悼会上
沉痛孤坐 默默无语
因隔离谁都不敢安慰搭理
郭永怀走后二十二天
靠那生命保存下来的机密
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
试验成功
那几天
李佩女儿弹奏《红灯记》
“我爹爹象松柏意志坚强”
感人的旋律 楼下迴响
郭永怀离去九年后
李佩结束审查
六十岁的李佩
按下生命重启键
1977年
中科大研究生院成立
李佩筹备外语教研室
没有教材 自己翻译、编写
没有老师 冒险请来
被批判的教授
在她的这间教室
走出新中国最早一批
研究生、博士生
1979年
李佩联合李政道
将第一批留学生送出国门
没有托福 自己出题
李政道在美国选录
八年间915位学生赴美
创办中关村大讲堂
连续十年
著名学者云集登上讲堂
七十岁自学电脑
八十岁向博士生传授知识
到今天中科院的老教授
有她众多学生
1996年
唯一女儿罹患癌症去世
女儿走后
李佩的家成了一座孤岛
陪伴她的唯有愁云
昏暗的灯光
坚强的李佩
几天后又出现在中科院
带着沙哑声音
给研究生上课
家里一直简陋
没有现代家电
仅有一台工作电脑
沙发失去了曾经的鲜亮
它承载过两代杰出科学家:
钱学森、钱三强、林家翘
饶毅、施一公
1999年李佩
领回郭永怀“两弹一星”勋章
大金坨子 金光闪闪
足足515克
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
说捐就捐 不要仪式
九十九岁那年
她走的时候
几乎家徒四壁
因为能捐的东西全捐了
包括郭永怀一把计算尺
李佩瘦了仅有几十斤
背也驼了
但她仍坚持去了一趟银行
取出省吃俭用的毕生积蓄
现金60万
捐给力学所、中科大
2017年1月底
过完九十九岁生日不久
李佩静静地走了
今天李佩已离去四周年
功绩卓著鞠躬尽瘁的李佩
两弹元勋壮怀激烈郭永怀
祖国永远铭记你们
——英雄的儿女
人民永远缅怀你们
——英雄的夫妻!
作者简介:丁培恭 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文学爱好者,在《四川文学》2016第十期和2017第七期各发表一篇散文。2017年冬以来参加中国散文网、中国诗书画家网举办的全国诗文联赛,获特等奖三次,金奖六次,一等奖十一次。2021年在世界诗歌联合总会举办的迎新春世界诗歌大赛中,作品《青海湖》荣获传世佳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