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徐迟
作者: 黄纯斌

1978年初,我读到徐迟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非常激动,连续读了好几遍。从此,我喜欢上了报告文学,也记住了徐迟。二年后,我调到报社当记者,碰到合适的题材,我就试着写成报告文学,没想到还在省级报刊发表了好几篇。这,也成为我后来申请加入省作家协会的“重要成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调到了深圳工作,与著名作家陈国凯常有接触,并成了好朋友。他担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后,仍常住在深圳。他知道我喜欢徐迟的报告文学,也希望能够有机会见上徐迟一面。1993年初,这样的机会来了。一天,国凯电话告诉我徐迟来深圳了,问我可否代表他去接待。我当然求之不得。国凯叮嘱我,徐迟七十多岁了,刚再婚,夫人很活跃,喜欢唱歌跳舞,方便时可安排活动一下。当时我在罗湖区委办公室,接待应酬是常有的事。我打电话到徐迟住宿的华强南路赛格公寓,接电话的是他的夫人陈彬彬。她与徐迟沟通后,我们约定晚上见面。
我到了赛格公寓,开门的正是陈彬彬,我们交换了名片。这是一小套房,客厅不大。徐迟从房间里走出来,礼貌地与我握手。他个子高,脸部轮廓分明,标准的学者模样。他知道我是国凯的好友,对我很客气。他接过其夫人准备好的一本《徐迟散文选集》,在上面签了名送给我。
我们到了罗湖宾馆酒楼不久,正在深圳出差的陈彬彬大女儿白洁也到了酒楼。她长得很漂亮,个子比妈妈高。我向徐迟介绍了罗湖区的简况,并邀请他方便时到罗湖区来走访。他听得很认真,但说这次来深圳比较忙,有自己的写作任务,没空走访。其实我也明白,他是知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年事又高,不可能随便走访。他得知我喜欢他的报告文学,并发表过报告文学作品,我们的距离似乎近了起来。聊到国凯,他说国凯有才气,作品有特点,写人物写得很细。聊到深圳,他说,深圳的政策宽松开放,观念新,有活力,他来得不少,每次都有新的感受。

罗湖宾馆是区政府的企业,也是机关的接待点。1992年6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邵宇,下榻在罗湖宾馆时不幸在这里逝世。他曾为深圳早期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徐迟听后叹息说:“我知道他,他是跨届艺术家。”
当时深圳的酒楼时兴卡拉OK。我们吃完晚饭后,我提议就地唱唱歌,陈彬彬马上答应了。酒楼的经理小赖挺机灵,她马上叫来几位服务员,很快整理好了房间。我主动请陈彬彬跳舞,白洁请徐迟跳舞。陈彬彬能歌善舞,我们的个子比较配对,三步、四步、恰恰都跳。白洁一直陪徐迟跳舞,她们跳的都是慢节奏的舞曲,时而休息休息。徐迟跳舞有绅士风度,可以想象到他年轻时的风采。我们有时还唱唱歌,徐迟嗓子不好,没有唱,但跳舞不无兴致。我们一直玩到十点钟,我才送他们回赛格公寓。深圳的夜晚,沿途的深南路流光溢彩,车水马龙,一番繁荣景象。徐迟专注车窗外,我不便拉话打扰他。这个夜晚,徐迟夫妇都玩得开心。分别时,我请他们以后来了深圳就给我电话,我尽地主之谊。
这次见面后不久,有一天,我接到了陈彬彬电话,她告诉我徐迟和她到了蛇口,住在龟山别墅。我说去拜访他们,她答应了。
龟山别墅地处南山南面的半山坡,依山面海,蛇口工业区尽收眼底。爬到山顶,可远眺零丁洋,这里是蛇口的风水宝地。

当时市区到蛇口,二十多公里路程,道路不好走。第二天下午,我驱车到了龟山别墅,陈彬彬很高兴,先招呼我喝茶。不一会,徐迟从房间里出来与我热情握手,并说我专程从市区来看他们,路程远,不容易。我曾在南山区委办公室工作过,对蛇口熟悉。蛇口在南山半岛,与香港隔海相望,是深圳建设初期特区中的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是这里提出来的。徐迟告诉我,这次是朋友安排他们住在龟山别墅,这里环境好,安静,想住下来写点自己的东西。
寒暄了一会后,我邀请他们到旁边的明华中心吃饭,徐迟说这里已安排了晚饭,不吃也浪费,便婉言谢绝了邀请。他答应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到罗湖区去看看。
与徐迟蛇口见面后,我们没有再联系过,我盼望他有来罗湖区的机会,但等到的却是他离婚的消息。我与徐迟只是一般性的交往,不便直接打电话与他沟通。1996年底,我又听到徐迟在医院楼顶跳楼自杀的消息,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位满腹经纶的智者、长者会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离开了人间。
也许,在诗人的世界里,徐迟是自由驾驭时空的使者。在那个夜晚,他站在高高的楼顶,仰望万里星空,他看到了北斗,看到了月亮,看到了银河,他飞向天际,拥抱星星,拥抱月亮,他在九天翱游……



黄纯斌,男,硕士研究生学历,广东兴宁市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从事新闻工作多年。调入深圳特区后一直在党政机关工作。曾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社会经济管理论文多篇。已出版的专著有:报告文学集《火龙》(花城出版社),《区域经济与深圳城区商业》(花城出版社),《城市社区管理》(花城出版社),《慈善故事》(花城出版社)。现为深圳市多元收藏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顾问。

《九江文学社》
领导组织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李延录,倪金茂,张晓元,刘长江(通辽)、徐和勇、丘新梅、余斯文、丘昭骏
顾问:刘长江(四平),王述成,马艳峰,王长顺,郭洪森 叶新华
名誉社长:易顺天,张升,徐明,逢春晖、杨成宝、张丽贤、石慧、王勤
社长:洪新爱
常务副社长:吴生泉
秘书长:朱少华
执行主编:郭景刚
编辑办公室主任:箫海玉
现代诗歌主编:张冰剑
散文,小说主编:杨学是
格律诗主编:逢春晖
编辑部长:杨柳风
管理部长:张丽贤
朗诵部长:朱德天
组织部长:杨成宝
生活部长:王立田
宣传部长:张安敏
翻译部长:石慧
法律顾问:长缨

编辑制作:杨柳风
长按二维码,免费阅读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