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宇杯征文0567】

高粱红了
文/笔嘴
“叭!叭叭!”孙家口石桥那边,传来了激烈的枪战声。
六岁的姥姥挣脱太姥姥的手,一溜烟似地跑出了家门。
高密东北乡的环乡路弯如羊肠,粘滑而又迷离,路两边的高粱棵子无边无际,风一吹,沙沙作响。
孙家口是高密东北乡最东北边的一个村子,处于平度、胶县、高密三县交界,孙家口石桥是平度到胶县的必经之路。
膏药旗下,战车如一只只刚从粪堆里钻出的绿色屎壳郎,屁股后喷出的气息,散发着臭味。车前车后,迈着一二一步伐的士兵如野兽般行进。
曹克明敞着怀,腰别二十响盒子枪,高举着盛满红高粱酒的瓦蓝色的坛子,与高密东北乡的众多汉子一起,立在孙家口石桥头的坡上。
“打!”董希瞻下令。
“打!”曹克明掷出了酒坛子。
孙家口石桥四周杀声震天。

跑上桥头高坡上的姥姥,在战火的映照下,自己打着拍子,高声吼唱起了《专打日本鬼》儿歌:
小小日本鬼
喝呀么喝凉水
翻了船
沉了底
歪了汽车砸断了腿
坐飞机
挨枪子
打了缸
赔了本
大人小孩都呀么来瞄准
人人专打日本鬼
……
石桥两边的高粱红了,红满天。
歌声中,红高粱酒如炮弹,燃烧起冲天的火光;鬼子的战车被埋藏在路上的耙齿戳穿了轮胎,冒着黑烟趴在了地上,一动不再动;三十九个鬼子,脖子上被刺穿上了鱼叉,脑袋被擀面杖敲得逬裂,腿被二齿钩子搂上了窟窿;中将中岗弥高挨了一枪,一头栽下了运粮河,河水一片腥红。
如今,姥姥已九十岁,是村里和她年龄相仿的女人中,唯一的大脚女人,挣脱太姥姥手那天,太姥姥正在准备给姥姥裹小脚。(596字符)






作者:栾加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