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幻乡村如意行
作者/野墨菊
下了车,做一次深呼吸,五脏六腑的位置一一清晰。我仿佛回到了老家,但又不是老家。老家山高岭大,这里,山不高,岭不大。
一汪绿从半空中倾泻而下,成瀑,成潭,成溪……绿瀑四溅,将光折射,折射成深深浅浅。深深浅浅地勾勒着地理轮廓,物华岁月,沧桑着并年轻。绿潭打着漩涡,窝着木楼,窝着亭台轩榭,窝着田园风情。绿溪从容地流着,流着花,流着树,流着四季之梦。瀑,潭,溪,既各成一体,又彼此相连,和谐温婉,充盈着灵动、娟秀、魅惑。

这就是位于广德市邱村镇卢塘村的一处休闲度假区,占地720余亩,属于天目山余脉。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梦幻乡村。
我们循着石阶去拾梦。石阶在绿溪里逶迤,逶迤成“之”字。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颇有几分梦幻。走过“之”的一捺,顶上一片光明。一束光带把果林一分为二,走在光带上,眼晃得睁不开。目光移向果林,林间有桃、梨、枣……桃,是毛桃,不多。间插在枣和梨之间,是楼宇间的竹篱,土俗成了风景。树上挂着稀稀拉拉的桃子,毛乎乎的,像没有开面的脸,稚嫩掩着成熟。梨和枣刚刚挂果。青涩的果,一枚枚探着脑袋,与游人有了秋的约定。

转过两个山嘴,便来到木楼茶室。木楼悬空山腰,环楼是露台,木栏护之,上饰花卉。月季端庄,鸢尾俏丽,番茉莉娇艳……小小的露台成了空中花园,成了山的眼睛,眉梢挑着春。
走进木楼茶室,脚步不自觉地慢了,轻了。看着冷色调的四壁、地板、茶具,心静了。小巧的木盏,玲珑的紫砂壶,一个个,一把把,放置黎色的木桌,像古文字。写着古朴,写着幽静,写着佛意禅心。把壶,端盏,壶盏间悠扬起茶水声,如游丝,如碎玉;呷一口茶,闭上眼,便有遁入空门之感:“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大嫂着一身菊青色的衣衫,依桌而坐,神情安然。像历经风霜的菊,淡定,清雅。融入了茶室的色调,沧桑高冷。大哥走得早,十几年来,大嫂扶孙、持家,走过的不仅是岁月。 如今,她已年近古稀,身体多病。我早想代大哥陪大嫂游游山、玩玩水,却一直没能成行。想不到,这个五一,儿子儿媳为我了却了心愿。
出茶楼,穿小道,豁然开朗。东面一个亭,西面一个阁……遥遥相望。走进亭子,徒步的劳顿瞬间消失。凭栏观景,景色如画:近处,花摇曳,树披拂;远处,山叠翠,水成练。侧耳听风,风声似乐:“呼呼”“哗哗”者,似管乐;“沙沙”“丝丝”者,是弦声。淅瑟,飘萧,悦耳,沁心。

亭台或设圆桌座椅,或置秋千。桌椅原木树皮色,与亭台外的山林融为一体。坐于圆桌旁,满目苍翠,不觉吟咏道:“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秋千通体乳白色,在棕黄色的木板、木栏的烘托下,颇有几分高雅。童心依然的儿媳坐上秋千,侧身,低首,作慵懒状。可爱的样子让我想起了“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李清照。儿媳虽比不得李清照,但也冰雪聪明,纯朴,知性。结缘儿媳,也算圆了一梦。

儿媳是广德人,这次广德之行,是她安排的亲情游。我们一家四口偕同大嫂、侄女夫妇来广德走亲戚,访名胜。她为我们规划旅游线路,介绍景点,安排住宿就餐。我们游得轻松,玩得快乐。
站在亭中,东南而望,茂密丛林里有花花绿绿撑开的伞,那是民宿。民宿颇具风情,正六面体建筑,每面都是玻璃的。反着光,映着景,虚虚实实。房顶是塑料的,成伞状。红红,黄黄,蓝蓝……人类的智慧亮了自然的眼。
设若,夜幕降临,上灯了,屋内的灯光穿透玻璃墙,将夜点亮。彩灯环绕屋顶,或明或暗,与星空嬉戏。人在屋里看星星,星星在空中看房屋。人间,天上,如梦如幻。

晨光熹微,鸟儿在屋顶唱起欢快的歌,歌声脆响,惊醒了人,惊醒了山村,惊落一帘晨雾。雾,落入山,落入林,落入“嘤嘤”“啭啭”的鸟鸣声里……太阳起来了,追着山,追着林,追着雾……雾散了,散成霞,散成绮,散向天际。人间哉,仙境哉。
离开民宿,迈向下山的路。山路依傍山溪,溪水潺潺,在人工牵引下,流成梯床。床上卧着睡莲,莲叶油光可鉴,含苞的花像眼睛,一目,一目,闪烁着娇嗔。溪的两岸,青树翠蔓,蒙络摇缀。野花,一棵,一簇,一片,疏疏密密,伸颈侧目,看着山溪,看着山溪里的自己,羞红了脸。

竹树掩映,金屋藏娇。这儿,那儿,藏着芍药。芍药在光的怂恿下,时不时撩拨着游人的眼。她丰满娇艳,有牡丹的雍容,有蔷薇的野性,是花之女侠,征服了身边的一切。
比芍药更能俘虏我心的是野茶,一树,二树……嫩头攒动。我从小生长在大山里,与野茶有着不解之缘。野茶比庄稼地里的茶采期迟,映山红花烂漫的时节,我们便放下书包,背起竹篓进山采野茶。野茶树少,茶头稀,找到一棵,恨不得连树采下……

几十年过去了,我常常梦见在山里采茶。梦醒后,怅然若失。尽管常回老家,或错过了采茶的季节,或停留时间短暂,一直没能圆梦。面对一树野茶,像面对故人,我伸出颤抖的双手……双手在茶树上穿插,却没采下一枚茶叶。激动中,陌兮呼我:“金姐,看这。”我一回头,她正在为我拍照。
陌兮是我在笔会上认识的朋友,诗人。她本人就是一首诗,清新,浪漫,富有激情。我俩常在微信里聊天,也相约出游,总是定不下时间。今天,梦幻乡村把我俩约到了一起,真的像梦。

站在山脚下,回望梦幻乡村,依依不舍。梦幻乡村没有奇山,没有异水,也没有壮观,却叫人留恋。何也?它还原了生活,还原了记忆,还原了梦……其实,在纷繁的世界里,被氧化的不单是环境,还有我们的情感。由此,我想到了这次出行,一家人自驾,简简单单,岂不是一次情感还原?

图片来自作者,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野墨菊,文学爱好者,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2001年开始创作,作品散见于微刊、报刊杂志,出版散文集《我的两天》。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