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猫多
我住的小区,猫多。
今天黑的、黄的、白的,黑白的、黑黄的、白黄的,大约是这几种。小区四角和中部自动扶梯的边上总有人喜欢投食,野猫便越来越多,周边几公里的猫可能都过来了。据物业说,这两年小区出租的几个餐馆,老鼠和曾经出现过的黄鼬都没有了。
小区路面上出现的往往是成年猫,它们毛色光亮,姿态优美,同时又强壮而机敏,我曾经惊诧地见到它们扑杀斑鸠和灰喜鹊的画面。它们却从来不会袭扰居民,包括孩子,人猫之间总是相安无事。也许是因为长得漂亮,它们喜欢悠闲地走在人们身边,你俯下身摸摸它的后颈,它会很顺从地配合着你。小猫却不行,因为基本生活在背阴或者墙角,它们很少与人又互动。一旦不小心触动到了它,它会立刻躬身后退,声嘶力竭地警告你,浑身炸毛、五爪撑开,形态颇是骇人。而此时,总体温顺的母猫也会一反常态地露出凶相,弓身呜咽,偶尔短促突击,甚至冲出一两米的距离,人是务必要小心的。
猫抓伤是必须打针的,连打好几次很耽误功夫。狂犬疫苗并不贵,免疫球蛋白却是按体重注射,所以胖子最好别逗猫狗,成本偏高。有人告诉我,打过免疫球蛋白的人,哪怕疫苗过了期,感染了都还是有救的。真的是这样吗?不知道有没有人因此害了性命。
我这小区是有点怪,一楼住户的院子都是半开放式的,好些猫究竟是家养的宠物猫还是夜猫真的很难分清楚,它们会灵活且习惯地在人家花园里自如跑动。
第一次在小区里见到遛猫的,一只灰色衬着幽幽蓝色体毛英短,看起来挺高贵的样子,不拴绳,和主人差着四五米地走着。猫不恋人不缠人,这也是很多不爱猫之人的托词。
我小学时养过猫,准确地说是一只野猫跑来家,住在一层的三户孩子共同养了一只猫。吃剩饭和鱼骨头,大约养了半年,它就跑了。我在它身上体验过一个很皮的实验,拽猫尾巴,猫会拉稀。
我很不喜欢黑猫,尤其是被瞳孔变得细长的黑猫盯着,有灵魂出窍的感觉,后脊发凉。
野猫有三重罪,一是叫春,闹得很,二是翻食,脏得很,三是吓人,怕得很。刚刚到在地库,五六只野猫同时从一辆车底下四散出去,真把人惊到了。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的大林多次讨论野猫问题,特别是喂与不喂的该与不该,我曾经和他开玩笑说,建议他成立个“大林结扎基金会”,也不知道他弄起来了没有。
锅里还有些晾干饭,弄点青岛大虾和剩的一口三文鱼,大白菜、青椒一炒,再烧上一口羊肉汤,冰冻太狠,没扣下几块,这羊肉汤烧成了典型的一吹三道沟。口味却是很好,又撑着了。想必,今晚小区的猫儿们也不会饿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