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路
原创 王亚平 邵阳
文字的舞台
(纪实长篇小说连载之177)

【177】
下午,宁新、马建忠他们四、五个人跑到英子家吃饭去了。
一直到晚上快停电的时候才回来。(分指的发电机每天夜里十二点停机)
他们都喝了不少的酒,晃晃悠悠地走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
快到修理连驻地大门口的时候,正巧被打着手电从车场巡视回来的朱老头撞上了。
老头一声断喝:“你们搞的什么玩意儿?啊!”
几个人被吓得醒了酒,吐着舌头,像耗子一样溜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朱连长叫住了黄平,说:“卫生队的汪医生找你,明天你去一趟。”
汪医生就是上次黄平参加征兵体检时那个让他怕得要死的医生。
黄平自言自语地嘀咕:“汪医生?找我?”

肖秀姑和英子他们一家人请几个铁建民兵喝酒。
一是看见湘黔铁路快完工了,他们想慰劳慰劳这几个他们喜欢的小青年。二是总想找个机会,把宁新这个女婿早点确认下来。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英子的爷爷刚刚从省城回来。
他刚被聘为省政协的文史专员,并担任了县政协的副主席。
短短几天,发生在生活中的巨大变化和周围的人对他态度的强烈反差使他一下子几乎适应不了,连着好几天他清早起来都会穿上那双裂了口的解放鞋,习惯地到墙角去拿他的劳动工具。
当有人喊他:“肖主席”的时候,他会愣愣地看着人家,仿佛听不懂人家的话。
有时他会对英子说,“爷爷不是在做梦吧?”
这次老者从省里开完政协会回来,还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之后,一些当年在中国战场上与中国军民并肩痛击日寇的“飞虎队”队员提出来中国故地重游,顺便凭吊当年牺牲在中国战场的他们的那些战友们。

中国政府欣然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准备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三十周年的时候对当时的部分美军人员发出隆重邀请。
省政协的领导对英子的爷爷说,来访的美军老战士中有好几个就是你的老朋友。到了那个时候,一定邀请你这个当年的优秀翻译官来参加这次活动!
这番话让英子的爷爷激动得失眠了一个晚上。
还有一件事,他憋了半天还是忍不住悄悄地对英子妈说:“你可能做梦都想不到,你的那个美国飞行员朋友还没有死。他还活着!而且,最近他还可能到我们中国来。”
老爷子的这番话让英子妈就像挨了一闷棍,站在那里傻乎乎地愣了半天。
最后她扭头就走,躲到一边抹眼泪去了。

这么多的好事凑到一起,当然得喝酒!
这天的酒喝得特别高兴,大家都有了几分醉意。
英子的爷爷尤其喝得多。他有点口齿不清地说:“老朽,别的比、比不了你们。可有、有一条,喝酒!你们比、比不了!”
他说他曾把一个号称“酒量第一”的美国人灌得爬到了桌子下面。
那场酒喝得豪气万丈,令人咂舌。
两个人喝掉了八瓶茅台酒,后来又喝了两瓶不记得是什么牌子的洋酒。
直到那个美国人嘘着酒气,摇着头,死活不肯再喝了。
“因为赌酒,我还赢了那个美国佬一块‘劳力士’手表!”老者得意洋洋地喝了一大口酒,说:“那个美国人,哦,其实他也是长到七、八岁后才跟他父亲从英国移民到美国去的。打赌特别认真,他输了,你不要他的都不行。他跟你拍桌子,说你侮辱了他的人格。哈哈,那可真是一块好表。走得准极了!广播里一报:北京时间十二点,你再看看,时针、分针,准在一条线上!唉,现在,没啦……”
见大家都用探询的眼光看着自己,老者就说:“后来,抗美援朝,国家困难。我把它捐了,买飞机,打美国佬!物尽其用嘛,我不心疼!”

英子走过来,摇着老者,说:“爷爷,别喝了。您今天喝得太多了,要伤身子的。”
老者笑呵呵地说:“英子,让爷爷喝。爷爷今天特别高兴。现在,铁路也修好了,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你们年轻人,可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说着,端起酒杯,笑眯眯地看了英子和宁新一眼。
宁新也醉眼朦胧地看着英子,嘻嘻哈哈地说:“喝!今天醉死也高兴。嘿嘿,干杯!”
几个人把酒杯碰得丁当作响,一饮而尽。
几个人的高兴分别还有各自的理由。
老者和宁新自不待说,小马是得知自己第一批当上了工人而高兴,黄平则是得知父亲被“解放”了,最近担任了地区“五七干校”的校长而激动。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