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的故事
文/张均铖(成都市简阳市)
二,无力的反抗,不幸的婚姻
小银莲一家几经搬迁,最后在金堂县隆盛镇茅庵塘狮子桥定居下来。此时已是1945年。
转眼光景,小银莲虽已是大姑娘了,但身材仍然矮小,身高不到一米五,体重不足九十斤。不过,精干的银莲有着男子汉的气概,打米磨靣,挑水劈柴,栽秧打谷,凡男子能干的活,她都不在话下,另外,她还得母亲真传,绣花,织布等所有针工样样精通,除了带好比她小十四岁和十七岁的两个妹妹,还替父母操持家务农活。这样的姑娘谁个不疼爱?哪个不喜欢?大伙管银莲为素英 。
可在那个年月,男婚女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银莲许配给了比她小3岁的表弟。尽管银莲经过无数抗争,仍没改变定局。
表弟张昌灯是二姨父张世盛,二姨妈钟伙清大儿子,是在金简两地小有名气的张永简孙子。永简公以砍青山开荒复垦为主外加投资办糖坊,榨油坛及经商,在平桥东南栈,文化宫,蔗糖坊,榨油坊都有股份。永简公生四子,分别叫张世盛,张世清,张世金,张世先,二姨父张世盛排行老大,身材魁梧,老实本份,是永简公的得力助手,张世清先天性气管炎,张世先体弱多病,张世金游手好闲,经常与狗朋狐友鬼混,后沦为棒客小头目。二姨妈天生刁酸刻薄,爱占小便宜,说话不留口德,但很会捧人,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主。银莲父母寄放在大姨父家作银莲嫁妆的十担白糖就是被张世金偷去卖了,二姨妈钟伙清还是帮凶。而且,二姨妈生了六个儿子,四个女儿(幺儿,幺女是银莲婚后大姨妈生的)
大表弟虽然一表人才,一米七的个,有一手娴熟的篾匠手艺和建房盖房手艺,除此,还会厨艺,耕田,栽秧打谷,轻活重活都拿得起放得下,可以说上得了庭堂下得了厨房,算得上是如意郎君 ,但他本份老实,又最爱听父母的话。以至于银莲婚后十年没有分家,银莲除了料理全家人的生活起居,还当起了几个妹弟的保姆,冬天,洗了厚皮菜还要洗弟妹们的脏衣脏裤,当时张家老房子旁的八方田是冬水田,洗菜,洗衣都在这里,如果哪个敢到朝门以那口明井沿去洗就要被大姨妈骂个狗血喷头。银莲常常双手被冻的通红,做了这些,还要做饭,大姨妈是从不进厨房的,除非那天开小灶用罐罐炖猪膀,这生活,银莲是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银莲做馍馍,做完就被一家大小吃全,自己只能喝汤。另外,二姨妈也从不进月产房,说是要淤到眼睛,银莲生两个孩子都是自己经管,就连孩子能爬了也没帮弄泡屎尿,相反,二姨妈还争着与银莲坐了两个月子,月子期间,强行让大表弟督促银莲去照顾二姨妈,银莲只好照顾了自己的孩子又去照顾表弟妹,帮二姨妈端茶送饭,倒屎倒尿,因为二姨父和大表弟长期在平桥油坊带班,银莲有时还扣自己孩子的口粮喂表弟表妹,既当嫂子又当妈,因为只要孩子哭闹二姨妈就要向二姨父和大表弟怂祸,说如何如何折磨了孩子。十年后,银莲只好强行分家,分家时,被大姨妈数落,说你翅膀长硬了,自家的包包顾圆泛了,好在这次的大表弟没听二姨妈的,夫妻二人才住进了偏房一间不足十四平米的土墙茅草房内开始自己的生活。
作者简介:张钧铖(网名秀岭风光,男,1966年生,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人,大专文化,毕业于春风文学讲习所,文学爱好者,代表作《岁月如歌》,《新星的那片青山绿水》,《毗河吟》,燕南诗词协会会员,成都市毛研会会员,简阳市诗词协会会员,农业职业经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