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读美国人回忆朝鲜战争的文章《圆木在移动》
文/戴俊马
那是一场厮杀,一场发生在异国土地上的厮杀;那是一场较量,一场发生在严寒季节里的较量。那是一种宣示,一种发生在圣诞节之前的宣示;那是一种证明,一种发生在冰雾弥漫夜的证明——
美军躲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里。温室里烤着火,吃着罐头,喝着咖啡,听着小曲,梦想着圣诞节之夜,在美利坚合众国的一处小木屋里和家人团聚的蜃景。
他们狂傲无比,以为自己甚是强大,还有16个随从国帮忙,他们不怕任何对手。
此时,却有一支远道而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悄悄地穿过村庄附近的山林接近他们。尽管这支军队缺吃少穿,枪还是老旧的“三八式”,可这支军队人人头上有红星,个个胸中有红日。
美军刚刚躺下,村外突然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他们撕开用鸭绒被堵住的窗户向外观察,前方有幽灵似的影子冲锋着向他们靠拢。影子从浓浓的冰雾中不断显现出来:肩上披着白布,一群群地从树林里冲出来;天上有照明弹,炮火在呼啸;影子像僵硬的圆木移动着,不知道有多少,不知道在树林里躲藏了多久,不知道在极寒的天气下忍耐了多长时间?
美军的坦克、火炮和机枪都喷着火舌,仿佛想全面阻止圆木移动,也想全部吃掉这些圆木。僵硬的圆木一排排地倒下,又不断从树林中涌出来。他们大声地呼喊着,嘴里喷着长长的雾气!
美军的火力根本无法阻止那些圆木,他们一直在冲锋,连续不断的冲锋。美军拼命射击,枪管都打红了,但圆木仍然在移动,毫无停顿地移动。他们越来越多,越来越近,美军已经慌乱得不知道该向哪个目标伸出魔爪了。
很多圆木倒在了雪地上、小河里,可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又涌上来。河沟里、河岸上,躺满了一片一片的尸体,像躺倒的圆木僵直着……
那是个让攻守双方都永生难忘的夜晚: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骤然破碎,雪夜被照明弹和炮火震醒、燃烧,火光一片,枪声一片,喊声一片,血光一片;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硝烟味道;冰雪在燃烧,大地在颤抖,河冰在跳跃;河水红了,洁白的冰雪也红了……美军最终被包围,被歼灭,一个连队只逃出了十几个人……
“他们不怕死吗?他们都很年轻,为什么去选择死亡?”逃出的美军不明白。
“我们当时就有原子弹,1945年,我们刚在日本扔了2颗,威力无比,杀伤力空前。当时中国军队什么都没有啊,而我们军队的武器装备是世界第一,我们有最先进的飞机、大炮、军舰,还有原子弹,中国军队凭什么胜利了呢?”逃出的美军很困惑。
凭的是正义、人道,是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凭的是毛泽东思想的武装,是为国为民牺牲自己的灵魂。从古到今,无数战事说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强权代替不了正义,霸凌战胜不了精神,武器扼杀不了为国为民的灵魂。
正义是旗帜、是号角;精神是太阳、是钢铁;灵魂是支柱、是更加有力的武器。
美军永远不会明白,背负着国仇家恨,肩负着神圣使命,雄赳赳气昂昂跨出国门的中国健儿,他们从无畏惧,决不屈服,英勇战斗;美军永远不会明白这些健儿的信念是把一切反动派消灭干净,让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所以,他们能够克服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能够与天斗与地斗,把生命附着在枪口上,在极端严寒的天气下,像圆木一样移动,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军队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就是这支军队战无不胜的信念和志气!
作者简介:戴俊马,男,60年代生,转业军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作家》、《吉林日报》、《杂文月刊》、《小小说选刊》、《春风文艺》、《关东文学》、《海华都市报》、《七天周刊》等国内外报刊,出版过诗文集《模糊不了的情景》、诗集《天堂鸟》、《站立的黄金》等,还发表短篇小说及小小说3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