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童年趣事
文/王卓文(黑龙江)
“六•一”儿童节到了,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尽管很苦,但苦中有乐,有许多有趣的事,叫我开心,令我难忘。
我小时很贪玩,也很会玩,一年四季玩的不断。
春天放风筝。我自己制作的透笼八卦是全村独一无二的,不仅五颜六色,而且上边带有风轮,下边还系着红樱,好看极了。放在天空特别耀眼,总会引来许多人围观的——让人赏心悦目。但我不敢在村子里放,怕落到谁家的房子上,老人们说:风筝落房家破人亡。所以我就到村外的大地里去放,风筝的力气可大啦!风大时牵着你往前跑,甚至要给你带到天上去。有时风筝断了线,要踏着大雪追出去好几里。更可怕的是落到树上,干着急上不去,硬拽还怕把风筝扯坏了,有时只好放弃了。
夏天捉蝈蝈。我与小伙伴们顶着烈日到野外去抓蝈蝈,热得我们满头大汗,有时午饭都忘吃了。听到了哪边有蝈蝈的叫声就往哪边跑,临近了,怕惊动了蝈蝈,就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往前走,可有时还是被蝈蝈发现了,顿时叫声停止了或躲藏起来。我不知它隐藏在何处,于是就模仿蝈蝈的叫声。不一会儿,蝈蝈果然又叫起来。我顺着叫声看见它正在一棵草叶上抖动着翅膀——真是喜出望外!猛地向它扑过去,两手一捂抓住了它——当时的心情别提多高兴了!
秋天玩“打穿”。每人把一定数量的秫杆稍放到一起,在秫杆稍的外边划个界限,然后在一定的距离用秫秆射,谁若是射中了,过界多少就赢多少。我常赢一抱秫秆稍乐呵呵地跑回家里,但被父亲知道了总要痛斥我一顿的,他不让我们玩这个,说危险——怕射着眼睛。
冬天抠坨子。小时抠碗碴,后来就抠马掌钉,再后来就扣硬币。玩得可开心了,不惧严寒,不怕冻手冻脚,有时把帽子都甩了。特别是赢的时候,真是欣喜若狂,然而衣兜常被碗碴或马掌钉磨漏的,总要挨母亲的责骂。抠硬币若被父亲发现了,甚至要挨打的,父亲认为这是赌博行为,决不允许的。
小时最有趣的事,莫过于捕鸟了。但父亲极力反对我们捕鸟,怕整天捕鸟影响学习,他还主张不杀生。每到周日放假我就去打鸟,有时中午饭都不回家吃,一出去就是一天。父亲气得把夹子都给锤扁了,我就偷着再直过来,后来父亲就干脆把夹子往井里扔。
春天,每逢小满季节,各种候鸟儿就来齐了,是捕山鸟的最佳时节。有溜分球、红壳、红马料、烙天背、胡巴腊、串鸡、油勒冠子……有吃软食的,有吃硬食的。我便根据它们的生活习性进行捕捉。
夏天,我们就在井沿或大坑边有水的地方下夹子,坐在很远的地方望着,等鸟去喝水时,见到虫子就去叨:“啪”! 一冒烟儿——鸟被夹住了。真是“人为才死,鸟为食亡”啊!于是,我们就飞快地奔哪儿跑去,收获胜利的果实——当时的心情别提多高兴了。
深秋季节,夜晚我们就走家串户,掏房檐子捉麻雀。我们一群小孩儿抬着个大梯子,都不敢大声说话,但还是狗咬吵吵的,搅得各家不得安宁。捉到的鸟儿大家分,大一点儿的孩子上上边去掏,有时抓住了也说没抓住,捏死偷着揣进兜里,所以有时一晚也分不到一个,那也不肯罢休。
冬天一落雪,苏鸟就来了,我就开始用笼子捕鸟,起早到离家三四里远的柳条丛里去滚苏鸟,怕上学迟到,我就把马蹄表揣在怀里。记得有一天早晨鸟特多,所以回来晚了,怕挨老师批评,我就到生产队磨米碾的糠仓里蹭了一下,故意弄了一身糠,去晚了就说在家磨米了,你别说这招儿还真管用——老师竟然相信了。
童年的趣事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摔泥泡、堆雪人、挖鼠洞、偷瓜果……就连撒尿也要比赛,看谁尿得远——真是其乐无穷,幼稚可笑!
王卓文,1962年4月出生,黑龙江望奎人。1980年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担任村小学负责人,中学高级职称。《中国爱情诗刊》•【中国爱情诗社】在线诗人。作品散见于《中国爱情诗刊》、《中国人民诗刊》、《当代精英文学》、《当代作家联盟》、《紫不语文学社》、《文学百花园》、《金陵诗苑》、《民间文苑》、《望奎研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