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湖之行
作者:梵音

五月的东昌湖杨柳依依,暖风拂面 。雨后清新的空气弥散着,实在是难得的好天气 。我和友人一同上路,来到了心仪已久的东昌湖畔 。
一汪碧水环城而绕 。以聊城古城为中心,以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环绕于古城四周的东昌湖为依托,聊城便有了灵魂 。城中有湖,湖中有成,城湖一体 ,这座城市因着东昌湖水,拥有了更多的灵性 。行走于东昌湖畔,遥望着自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东昌人民在原护城河基础上经历代开挖 ,岁月无情的累积,先人辈辈挖掘,如今我们才安享天人合一的美景,心中感慨万千 。东昌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而这个名字的由来,伴随着一场揪心的凄美传说 。

相传很久之前有一对凤凰,统领百鸟 。一天林中突发大水 ,一条恶龙盘踞于此,欲占为己有 ,雄凤不幸战死,已身怀六甲的雌凰强忍悲痛逃离此地 。多年后,城里的州官想在湖泊中央修建一座城池 ,这项工程非轻易之举 ,必须有得力助手 。一日,王东、王昌两兄弟毛遂自荐,州官闻之大喜 。后有凤凰仙鸟托梦州官,王东、王昌便是雌凰的两个儿子 。兄弟二人不负众望,九九八十一天之后,一座雄伟壮观的城池赫然矗立于万倾碧波之上,东昌湖由此而来 ,凤凰城也成为聊城的闺名 。“南有杭州西湖美,北有聊城凤凰媚”。聊城因一水而名满天下 。

来到东昌湖,即便你不想,也会有路人为你引荐另一处圣地---光岳楼 。此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 ,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中国三大古楼。虽几经重修,但许多地方保留了宋元风格 ,是明初建筑的重要遗物,此楼通过木叠木、木扣木、木跨木、木连木,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 。此等技术,让后人及国外建筑大师望尘莫及 ,被誉为“江北第一名楼 ”。光岳楼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登临此楼。康熙皇帝曾四次登楼并题《神光钟暎》,乾隆皇帝更是九过东昌,六次登楼,并为光岳楼题写了匾额。

踏着青石板路,穿行在古色古香的长廊和街巷,就仿佛在阅读一本古籍 。结实的木门,锃亮的着漆地面 ,就像岁月乍现的灵光,让人的心沉迷和自失。历史在久远处向我们传递一种讯息,并且赋予我们能量 。无论经历了战火还是天灾和人祸,城池依旧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登到光岳楼最顶层,全城美景尽收眼底 。东昌湖如一条丝带,环城而绕 。湖水和古楼交相辉映 ,水乳交融,像一对恋人,守护着江北水城 。湖与楼穿越千年的时光,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在向我们倾诉关于光阴的故事 。

紧邻光岳楼,有一座明清圣旨博物馆 。国内以“圣旨”作为收藏主题的博物馆尚不多见 ,该馆把尘封已久的中国宫廷文化的一个侧面发掘并展示给大家 ,是因为它的确具有特殊的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他所具有的观赏性,也使每位参观者大开眼界。至此,凡夫俗子也可以一睹圣旨的风采 。
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光岳楼,徒步于东昌湖畔,已是华灯初上 。我于恍惚中仿佛走进了自己的前世 。风起时吹拂着我的裙衫。一样的灯红酒绿,一样的风华绝代,为什么命运紧紧扼住咽喉,让我猝不及防 ?人生又为何要面临种种抉择 ,让我在一次次的断舍离里不能自拔 。泪眼婆娑里,我已分不清哪个才是真的我 。东昌湖的风吹乱了我的思绪,也吹醒了我的今生。我应该如同东昌湖里一行一行的青荇,坚韧如斯,婀娜如斯,被岁月打磨之后,依然在光影中逆水而生 。
远处阵阵丝竹传来,月亮越升上来了 ,回望光岳楼,依然在灯火阑珊里,像巨人一样矗立 。而美丽幽静的东昌湖在月色里也渐渐恢复宁静 。五月的夜晚凉风习习,无比惬意。

梵音,济南市莱芜区人,喜欢诗歌,散文,书画和朗诵。愿意化作一行一行的诗句,留在岁月的长河里。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