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奢靡猛于虎
精华热点
奢靡猛于虎
文/魏增刚
中午11:30下班之后,媳妇接着也下班回来了,她把昨夜剩的一碗稠面片热的吃了,洗了碗筷锅后,说她很累,没有如往常一样做饭而玩抖音了。我把捡的瓶瓶罐罐,碎纸片,烟盒盒归类整理之后,又干了点杂活,没有吃饭就休息了,如平常一样从12:40休息到下午1:40,起床给水杯倒了水洗了脸,就推车子上班了。 肚子确实饥了,干了一上午活,只早点吃了4个包子,骑上电动车到小区门口要买包子,没有买下,一路思量着买食物一路骑着车子飞跑。到了太白南路,要工作了,没有买下吃的。去饭店吃?一则贵,二则耽搁时间。便去附近的人人乐超市看能否买些干粮吃一下,垫个肚子,熬到下午下班。当我刚要到人人乐超市门口时,同事嫂子拦了我,扬起手里的一大块面包问我吃不?这是一大块面包,估计卖的话得十块八块的。 我看了一下膨胀焦黄的面包,它中间垫着葡萄干,但缺了一角。“这是别人吃了还是掰了一小角,估计是人家有钱不喜欢吃甜的,刚扔了的,你看你吃不?”“吃一一”我说,“扔了真可惜。感谢了。”我接过了面包,吃了起来,边吃边扭头走向了工作地点,吃的余下与别人相关的一角扔了。 前几天吧,我在垃圾桶边捡了一整盒小馍馍,一整盒酸辣肘子,一整盒梅菜扣肉,拿回家,媳妇热的吃了;昨天一早吃包子时,别人剥了一颗熟鸡蛋,完好无缺,没吃,人走了,我旁若无人地夹起它吃了;昨天中午下班时,我带回去了捡的一盒小笼包子,媳妇与我分吃了。 我说过,我们结婚17年来,我们一家几乎没有买过衣服,没有过过生日,没有出外旅游过。我们出身贫寒,而又没有能力,能在西安定居,把一家户口从商州老家迁到西安,除了辛苦地兢兢业业地工作之外,就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节衣缩食才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记得岳父说过,说我太小气了,说他如果像我这么过,早就把房买了几套了。 我也承认,我最对不起的人除了父母之外,就是自己,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胡成,不吃高档食物,结婚之后基本上没有买过衣服,基本上是穿别人送的自己捡的,全身衣服值不下两三块钱,依照媳妇说,“你穿的衣服扔了绝对没有人捡”。 我确实从可怜中过来的,12岁教书的父亲去世,15岁多病的母亲去世,一个人初中补习了一年,上了高中上了大专,节衣缩食直到30岁结婚,结婚时待了四席客,之后便又是漫长的节衣缩食的日子。 我如路遥一样从小命苦,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过早地,我品尝过了生活的艰辛与别人的眉高眼低,同母亲一样,舍不得多花一分钱,舍不得浪费一张纸,舍不得多划一根火柴。在节约与积攒中,艰难地上完了四年高中(高一留了一级),两年大专。记得上高中时,常常吃着黑面馍馍屙也屙不下,穿着大补钉衣服;上大专时,也是全校出了名的“小气鬼”,尽管比《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强,但也常常如他一样自卑。当然,在上高中和大专时就常常受到政府老师同学的救济帮助与鼓励,他们并没有另眼相看过我。老师们总是教育我们要节约节俭。记得上大专时,一位正教授说,一位同学在打饭时不小心把一个馒头掉到了地上,一脚把它踢了过去,正好踢到了这位教授的脚下,这位老老师捡起了馒头,剥了皮皮,“这么好的馒头,我准备回去吃掉。”该同学见状,跑到老师面前,向老师道了歉,要回了馒头,吃了起来。 5月22号,科学家袁隆平老师去世,有人说,对这位农业科学家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光盘!而那天我就自豪于我捡吃了别人扔了的馍馍肘子梅菜扣肉,且说,这是对袁老师最好的纪念与礼物。 曾记得国家领导人说过,说中国还有六亿人口月收入1000元以下。也就是说,我们刚刚脱贫,刚刚步入了小康社会。我们千万不敢有奢靡之举,奢靡之风。应该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柳青说过,我们要想塑造英雄,必先塑造自己。我现在是未央区作协会员,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这不是在高扬自己,这在告诉自己,自己既然是一个文化人,更要敢于剖析自己,敢于去浮华,敢于求真务实,以身作则,倡导节约,拒绝浪费,倡导文明,拒绝奢靡。 上次商洛的文友问我了一个问题,说,为什么现在有许多的女士穿皮鞋不穿袜子。我先是无语,后说,这犹如我们许多文化人以追求上纸刊上高级网刊得奖成名一样,是一种不好的流行。 记得前几年,许多的显得娇羞与做作的女士,在吃完后,故意地吃剩一点,以显示自己是立于鸡群的鹤,以显示自己的阔绰与高贵;而现在,许许多多的金贵之人以养狗养猫为荣,为贵,为娇;我们的文化人不敢剖析自己,以撒谎以不实以边缘以清高以扭捏以一尘不染显得自己卓而不凡;我们的送礼之风越刮越猛。朋友啊,我们都染上了什么毛病了呢?如此这般,我们要生产多少东西方能够用?我们把人的思想当引向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样导致的就是奢靡:官员贪污腐化,文化高人对基层文友视而不见,整个社会出现麻木不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丢失,真善美如水土流失一样源源不断流走…… 朋友啊,奢靡之风,害人害己,甚于黄赌毒。古人云,“苛政猛于虎”,苛政猛于蛇,小魏曰:奢靡猛于虎,奢靡猛于蛇。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奢靡之风当止。 我和路遥一样命苦,我没有什么能力,我的人生如路遥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闪失,否则,将走向万劫不复的境地。我尽管还是一名环卫工,但能一步步从偏僻的商州农村走到大城市西安,我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也感谢命运给我了太多的艰难,让我有了不屈的奋争,有了诚恳勤劳与节约的美好品质。
——作者生活照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7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