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月 • 诗 意
文/百里墨魂
进入五月,天气最为适宜,人也诗意。爱好把玩文字的人都知道,春夏相交之际,就是文人墨客的“搔首弄姿”之时。只因万物复苏,满眼繁花似锦,而此刻,也正是思念故交知己,还有忧心一年生计、一生仕途之时。这时,对着满眼的花花草草,再有风月相衬,或酒三杯,或茶两盏,诗,词,脑海里并发出的情意,可谓铺纸即文,研墨即书,多情泛滥的呦,能掐出一把一把的水来。
感叹,感慨,或感念,不由心出酸意:梦里山间作闲人,独自浊酒抚长琴。有言常道居者清,偏顾身后半桩村。哈哈哈,所谓的附属风雅或许如此吧?终是难以置身事外,虽想之往之,然,还是不能抛之弃之。亦如写雨雨,宋时的万候咏雨:“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内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此时,便是五月。再比如写泾溪,唐人杜荀鹤有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此时,还是五月。可见,五月有诗意,也有诗人呐!

我常常在想,是否像我这等“酸”人,皆是人间风流客啊,否则,哪里来的这么多煽情的矫情,好好地耕地种田岂不自在,何苦“咬文嚼字”地冒酸水,天天俯身案几,还日日田园美哉呢?当真是无病呻吟,庸人自扰啊!可是,文人们改不了穷酸样,这是病,自己还不想医治,干脆,再酸一首:醉看斜阳迎晚霞,笑说静心悟禅家。万千烟火谁人掩,可有红袖轻奉茶?这样的文字,是不是有点“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意思呢?你要是爱抚犁耕田,就把这笔墨纸砚丢了,你要是爱“咬文嚼字”,就不要夸夸其谈地说什么狗屁不通的想当庄稼汉,真正的庄稼汉,只有一身子的汗臭味,或是泥巴味,没有这一股子的酸臭味儿。
怎奈天下文人皆有这毛病,喜欢对着笔墨纸砚书写乡野薄田,喜欢对着风花雪月吟唱人间烟火。再看看,又来了,又来了哈,春风不识五谷香,明月难解烛台凉。谁人田间逗娃紧,猛拍屁股骂他娘?哈哈,这,就是所谓的“农家乐吧”?粗俗易懂,简单明了,我的文字,没有那么多的避讳,只管随心所欲,不必拐弯抹角和隐喻,再说了,偶也没有那水平,只能这般随意打油。虽然羡慕田园生活,虽然喜之欢之,却又不会习之换之,只因,还是放不下内心对文字的偏爱,故而,美名其曰称之为“精神食粮”,“灵魂供养”,说白了,还是贪恋这样的风雅和风情。似乎这种时节的人们都是多情并且柔软的,可是,有些东西又不能明说,也不能畅所欲言的把这种情怀言明,这时候,就唯有文字,唯有诗词能抒发一下情感,或缅怀一下过去了。脑海,又涌现出清朝黄景仁的《绮怀》:“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岁月如歌,岁月不是初,诗人的心总是涓涓细流一般,让人清心,也让人心疼。我或许无法体会到那种年代的悲喜和风韵,然而,我喜欢搬上一把竹椅子,斜躺在老去的屋檐下,听鸟鸣,听狗吠,也听风听雨,也听百家事,也听日月如梭,那些被搁浅或收藏起来的故事。或许,经年所有的涩味儿都已风干成一枚无香的花,这样的情愫,可以把它嵌上发端,心无波澜,还是美好。所有的缘聚缘散,所有的花开花落,每一瞬间的融入都是深情,每一片的凋零依然抚摸。捋捋内心隐藏的脉络,或许,眉前会不经意的迎来一缕清风,我想,这就是你前世对我遗落的一句嘱托吧?否则,无论时光如何转换成落款,你也不会让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提醒着,那些呢喃,那些让我痴迷的瞬间……
也或许 ,我是从诗行里走出的一枚女子吧,究竟是唐宋,还是清末,走丢的年华,正是青春的赞美,像天边的云朵,再怎么五彩缤纷,再怎么惹人瞩目,终归是织不起的锦缎,终究是梦……罢了,罢了,也就作罢!
捧起书本,不过是找寻心灵停泊的港湾,暂时的忘乎疲惫,暂时的抛弃纷扰,心随墨香律动,情同一页纸上的安宁。文字,诗词,不过是营造一种氛围,然后,让心绪婉丽而清高。倾刻间,心随境移,情自心生,尽管泪眼儿朦胧,不知不觉,枯燥的生活也变得朗润鲜活起来,好像你只是从字里行间走出的韵律,这样的风情会让你顿感身心柔软,且风雅有趣,并,气胸开阔,视野辽阔,温和,舒适,所有的伪装都会被扯下,所有的暖流都会萦绕你的左右。可谓是春去了,不怕,自有长夏吩咐风去染绿山水,吹开花蕊,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也再无其他,你只管睡,只管醒,只管慵懒地坐在日影里,微微眯着眼,微微侧着身,一碟小菜,一壶梅子酒,偶尔飘落的叶片,正好盖上石桌上的扇面,趁着墨迹还未干,印上吧,然后随风而远方,你收不收得到,又何妨呢!
或许,经年就如同这五月吧,看似怒放,其实,也就这一哆嗦了,春色已经掩不住,花色过后,还有什么?回首萧瑟处,最美是黄昏,愿意这样自欺欺人,让自己活在五月的诗意里。昨日是春,明天是夏,在这春夏交接的五月,虽是一介妇人,却仍愿意让自己活得不谙世事,像少女,只管如此纯净。有心做一名居者,丛林间,山水间,平仄间,韵律间,如此反反复复,如此复复返返。还记得纳兰容若词:“本欲起身离红尘,无奈影子落人间。”最喜欢他的这两句,滋味甚是浪漫又凄楚。还有唐代杜甫写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莫不是好时光都要用来辜负?只有遗憾才能挽留住记忆?我喜欢唯美的,凄美的,凉薄的,只有这样瘦瘦的才好,只有这样才能让人记住,让人遗憾,而遗憾,就是诗,唯美的,凄美的诗,记忆里不能临摹的至美。
放眼,一树银花似玉镶,远山近水皆文章。此等婀娜几人醉,漫天繁星满坡香。真若这样,此生也就别无所求了,依山傍水,寄情丛林吧!心中菩提潋,古寺松柏边。禅音人不醒,陋室酣梦苑。如此感觉甚好,感觉如此甚好,只是,不知是不是甚好,嗨,管它呢!愿意活在诗里,把自己躺成一串串的平平仄仄,说不定,某一年的五月,巧遇一位灵魂知己,他,愿意仄仄平平地一路来读我,识我。

【作者简介】
原名海鹰,笔名百里墨魂(浅笑安然) ,出生于1976年4月23日, 女,从小酷爱文学,阅读了大量书籍及名刊。平时比较宅,五年前尝试练习创作。喜欢摄影,阅读,喜欢烹饪,喝茶,喜欢养花,养猫。擅长散文随笔和诗歌。作品常见一些网站和文化宣传。许多作品发表于贵州、河南、安徽文化网站和刊物,长期在华夏草根文学,冰心文化站,楚风汉韵诗词会,新长城文学院,安徽经典文学,河南固始文化等等媒体发表诗歌及散文,随笔,和论坛,杂题等文章。现属于贵州作家网签约作家,和爱情诗社在线诗人,江北诗歌,东方文明诗社,赭麓文学等等网站的长期供稿人。


【热评精选】
《五月•诗意》作品属散文诗,通篇抓住人间五月最美时段。在春夏之间,文人思潮万千,赋诗作句,抒发情感,盏酒吟诗,研墨泼画,当然,少不了感叹,感慨,欢欣,感悟等。
作者百里墨魂围绕五月,从文人自身说起,搔首弄姿,面对春天,脑海里迸发许多诗词,“只因万物复苏,满眼繁花似锦”。尔后,面视大自然,更是感慨万千,引用宋朝万候咏《听雨》,“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内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还有唐朝杜荀鹤《泾溪》:“泾溪石险人競慎,终岁不闻倾复人,却是平流无名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些词,都是歌颂五月的好时段,五月有意诗,五月是抒发诗意最佳时间。
通过诗人笔,在五月来描绘五月,诗人借助笔墨把乡野薄田也刻画一下,正如:“春风不识五谷香,明月难解烛台凉……”像这样诗句讲起很抽象,但,又很通俗,点到春夏之交,农夫很忙。可见作者对乡村很了解,也羡慕田园生活,这正是诗人的风雅与风情。作品以五月春夏时段为基线,而又紧紧地拽住夏天。作者脑海又呈现《绮怀》:“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遙………缠绵思尽抽残蕊,宛转心伤缘后蕉。”岁月如歌,诗人的心总是涓涓细流一般,让人清心,也让人心疼……这里作者借题发挥,回想联翩,或许是五月,也许是春天,可能是夏天,反正,是五月前后,有人伤心,有人憧憬,有人梦想,把自己的思潮寄托在五月间,但,最想寻见的是一位灵魂知己。点明谁愿意“仄仄平平一路来”陪我、读我、爱我呢?共同将人生最美的五月写好,并永远写下去呀。
该作品一气呵成,荡气回肠,引用古诗较多,佐助五月诗意,作品手法,裸露的,含蓄的各种技巧都用上,不分环境,不分人物,尽力刻画五月诗意,可以看出作者才华横溢,文采映人,熟读古诗,游仞有余。该作品系上乘作品,不管如何腾云驾雾,段落含糊,可以说水平极高,连贯之好,不易读懂,但,理解之后,应予定位,绝对一流好作品,推荐欣赏。(点评:兰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