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与民族的前瞻性
孙述考
2021.5.28日15时26分一16时7分作
一个优秀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具有前瞻性。这个前瞻性,不仅是思想方面,文化方面,还是物质建设等方面。
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史上,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思想宝库、历史文化和历史工程与建筑,对后世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单从中国来讲,在建筑方面的万里长城,在水利工程方面的赵州桥、都江堰,在文字方面的秦篆汉隶唐楷书,在医学方面的《黄帝內经》、《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在历史方面的《史记》、《资治通鉴》。在教育方面的《论语》、《弟子规》等等。
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段兴盛的历史。怎么来界定这段兴盛的历史各个方面的成就,就是要看它是否对未来产生深刻而长久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大小,是后人作出评价。因此,对历朝历代,都是一个考验。
且论新中国建国以来,在哪些方面对今后要产生深远影响呢?在人权方面的男女平等。在文字方面,汉字简化。在水利建设方面,新中国开挖的八万多大小水库。在环境方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哪些最终成为历史的丰碑式的代表,历史与人民是最好的评判者。
每一个朝代的上层建筑,在治国安邦时,必须如履薄冰,每一件大事,要瞻前顾后。既要对当代有利,又要对后世有功。即利在当今,功在千秋。因此,治理天下,每一个决策都是件大事。每一件国事,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民族的高度出发去考虑。每一项决策,要对后世树立标竿式、模范式作用。只有这样,谨慎警惕,才会让人民从每一决策中看到希望,感受到国家治国理念的深思熟虑,感受到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的厚度。
新中国成立七十二年,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写下此文,与国民共勉。不当之处,恳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