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艳)武泽明,1992年6月生,中共党员,2018年参加工作,现为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岳滩派出所民警,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政法干警。

2018年武泽明到洛阳市公安局偃师分局岳滩派出所成为了一名户籍民警。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窗口,而户籍室又是派出所的窗口,户籍室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派出所的声誉和公安民警的形象。在办理居民身份证和户口过程中,她热情接待每一位群众,无论冬夏,她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位群众,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不厌其烦,直到满意为止;她的每一个微笑都拉近了人民群众和公安民警的距离,使户籍室真正成为热情服务、传播文明的窗口,受到群众的好评。“办事麻利,态度好”是群众对她的评价。自成为户籍民警以来,她坚守户籍岗位职责,共办理身份证业务7459起,办理各类户籍业务约6500余件。期间认真开展人口信息核对工作,完成本辖区死亡核校人员200余人,确认健在人员11人;核实并解决16岁以下立户人员5人;核查并恢复、补录因历史原因造成无户口人员16人;办理居住证110张;利用休息时间,为辖区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门照相办证13次,预约服务70余次。为该所辖区人口信息收集工作奠定了基础,不断夯实了人口管理的基础工作。

在高质量民意警务建设开展期间,武泽明结合辖区实际,因情施策。辖区内有位老人2010年在河堤捡到一名被人遗弃的聋哑男童,经多方寻找未能找到其亲生父母于是老人收养了该男孩。随着小男孩渐渐长大,老人为男孩没有户口发起了愁。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派出所户籍室找到武泽明,问能否给小男孩上户口。武泽明在认真地调查了解后,收集相关材料并形成调查报告,及时上报局治安大队,在相关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很短的时间内给这名小男孩报上了户口。当老人拿到企盼多年的写有小男孩姓名的户口簿时,感激不尽,连声道谢。
2019年7月辖区一名李姓男子来到户籍室,称自己1997年入狱现在出狱后没有户口本及身份证,想要办理有关户籍证件。武泽明了解了这名男子的经历后,就开始在一二十年前的老档案中寻找。她一张张、一页页仔仔细细地查找原始档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找出了当时的户口原始资料,但发现该男子因入狱时间早,其释放证明书上无居民身份证号码且个人信息均与户籍资料有差异。这名男子看武泽明总是面带微笑、服务热情而又耐心,就试探性地询问是否可以更改他的姓名。原来由于二十几年前该男子入狱时的姓名被写错了,他希望能用自己户籍上的真实名字。经过多方核实后,武泽明主动向市局汇报此事,在短时间内就为其办好户口本及身份证。在这名男子拿到新打印的纠正了姓名后的户口簿和身份证时激动地说“你这服务态度真好!谢谢,谢谢了!”。
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武泽明还承担了部分外勤民警的工作。她与辖区民警一同调解因离婚迁户口、拒不提供户口簿的情况20余起;放弃休息期间,配合办案民警熬夜办案、通宵蹲守、凌晨押送......这样的情况指不胜屈。疫情期间,她多次主动申请参与卡点执勤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

户籍工作虽然平凡,但她不忘从警初心,坚定执着,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诺言,以真诚换得人民群众对警察的理解、支持和信赖,用亲切的微笑、热情的服务、高效的工作构成户籍室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