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瞬间 党史诗篇》
(组诗)
15. 遵义会议新转折
文/谢春华
一将无谋,累死千军
“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
给党和红军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把战略转移变成了搬家大迁移
前有四道重兵封锁线
后有敌军追杀,上有飞机轰炸
红军掩护中央机关一路浴血奋战
抢渡湘江后
红军从八万锐减到三万
惨重的损失,严酷的教训
官兵开始对中央领导产生不满和怀疑
经军内部滋生起要求改换领导的情绪
在前面,敌军又布下了口袋阵形
只等红军到来,一网打尽
1934年12月12日
在湖南通道境内行军的路上
毛泽东极力要求放弃原定线路转兵贵州
紧急关头,他的主张得到了多数的认同
通道转兵,红军首先攻下贵州黎平
12月18日召开黎平会议
决定放弃原定线路改向黔北挺进
1935年1月7日
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一月中旬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
挽救了党和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
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是党与共产国际失联情况下自主作出的
是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6. 万水千山铸长征
文/谢春华
遵义会议后,党摆脱了“左”倾错误指挥
又面临首敌军的重兵包围
面对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红军灵活作战,穿插于重后之间
使10倍于红军的敌兵疲于奔命
在赤水河,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
在乌江,红军飞渡天险兵临贵阳逼昆明
在金沙江,红军调虎离山袭金沙
5月9日全部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包围
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在大凉山,红军长征进入彝族地区
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使红军顺利前进
在大渡河,红军强渡安顺场,飞夺泸定桥
在夹金山,红军翻过了人迹罕至的大雪山
6月25日,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在川甘边界腊子口
红军突破天险,突破敌军包围
在六微盘巅,红旗漫卷西风
红军“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在吴起镇,中央红军与十五军团会师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是长征最终胜利结束的标志
红这长征的胜利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之局
二万五千里长征
是党和红军理想信念的一次伟大远征
红军长征,促进了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成熟
红军长征,唱响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凯歌
红军长征,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长征精神

作者简介:
谢春华,男,汉族,生于江西南昌。中共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南昌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中国农业银行南昌西湖支行。作品散见《金融作协》《金融文坛》《文化农行》《山东金融文学》《北京古塔朗诵艺术平台》等刊物和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