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专程去那里看山的。
在我的心目中,那山自然是很清秀很清秀的。像洁白的云朵,舒展在湛蓝湛蓝的天空;像带露的莲荷,娉婷于嫩绿嫩绿的湖面。一定是依了泉的滋润,而泉,总是从地心里淌出来的啊;一定是依了雨的洗涤,而雨,总是从天眼里掉下来的啊。英英的竹,是眉;蔓蔓的藤,是发;凸凸的崖,是鼻梁儿;汩汩的溪,便是流动不居的眸光了。
我们曾见过面的。那似乎是很久很久的从前,或者是前天昨天的梦中。总是那么匆忙,那么朦胧,那么潦草,那么蒙蒙萦萦。也许是人事倥偬,也许是思缕重重?或者是缺乏心尖儿的触动?
思念悬挂在睫毛上,憧憬飞扬在发丛中。急急切切,我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山热情地迎接了我。啊,可见到了!果然是那样的清秀,那样的灵醒,那样的妩媚,那样的庄重。不怪路泥泞,是我的心湿润了;不怨车“蹦蹦”,是我的心颤抖了;不恨酒多情,是我的的心就要醉了啊。
我叩问着山的秘密。你的坚毅哪里来?你的端庄哪里来?你的媚秀哪里来?你的神气哪里来?山嗬嗬地笑了:去问峥嵘的崖吧,那里有我的骨骼;去问挺拔的竹吧,那里有我的脊干;去问飘逸的岚吧,那里有我的气韵;去问欢腾的溪吧,那里有我的血脉!看见了吗?那是一簇绿蓬蓬的还阳草——这草虽小,却晒不死,淹不死,砸不死,烧不死,见水就活,有土就绿。绿得顽强,绿得欢畅,绿得深沉,绿得轩昂,绿得扬眉吐气,绿得生机勃勃。还开花呢,像银河的星雨,像天际的霞锦……
于是,我真真切切地着迷了。那是个温馨的夜晚,星月鼓劲,风云壮胆,我果决地把青山搂在怀抱里!我激动了,几乎要疯狂了。多么想咬一口啊,让山的血液流入我的脉管里;多么想咂一阵啊,让山的气韵灌注在我的神经里!当然,最好还是来一场新的造山运动,把我和这山不可分离地熔铸在一起!然而,太遗憾了,却依然是那么匆忙,那么朦胧,那么潦草,那么蒙蒙萦萦的……
恨死我吧,我的陕南的山! 
(原载《汉中日报》1987年9月10日;收入《兵马俑狂想》陕西旅游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首席)”之誉。微信号: pang_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