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海文学》2021年第4期 总68期

【作者简介】:
李星,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专业。 历任《陕西文艺》编辑,《延河》编辑,《小说评论》编辑、主编,茅盾文学奖评委 。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顾问、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生态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影视评论学会常务理事。著有评论集《读书漫笔》《书海漫笔》等。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陕西省作协505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并获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孤独而决绝的生命突围
------解读女诗人郭淑萍诗集《路过人间》
李星
我是误入红尘的浪子
谁遇见,都是个错
我是中了蛊的白狐
这一趟,来了前世的债
我是书生笔下的艳遇
天一亮,烟消云散
这是郭淑萍第一部诗集《白狐》的封底诗,其内涵之广,意象之奇特,令我惊讶不已!诗句看似平白如话,但气势宏阔,只此几句,就足以证明:郭淑萍是个天才型诗人,是陕西乃至中国诗坛一颗耀眼的星辰。
她的诗与众不同,有骨感,有硬度,有情义,有正常人的欲望,有苦难感。但她的苦难,被一种宗教的东西深深地隐藏着。对于写作,人生,文学,宗教具有终极高度的意义。她不像一般的写作者,将自己层层包裹,用另一副面孔,面对大众。她是将自己内心的世界,彻底的打开,有真情,有真义,有赤诚的思想怀抱。她的诗,给人一种女性的妩媚,又有一种野性的狂放。她的诗作里面,人格里面,有剑侠的坚硬和凛然,有以卵击石的勇猛与节烈,有灵魂撕裂的疼痛与果敢。冲击、碰撞、像电光石火一般,直击人的灵魂。理性与感性的冲突,灵与肉的冲突,地狱与人间的冲撞,水与火的交融。她的诗意象宏大、生猛、热烈、缠绵、冷艳,有迸溅般的热情。有坚定的生命感,守人神之间,猛士与修女之间,那种对立,那种冲击力,浩瀚而尖锐。这个人,绝对是个天才,你不承认她是天才,不行。
然而她的身份却是一个既无公职,又不曾为人打工、全力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
《白狐》一书虽薄,然首首皆非同凡响,为她引来众多的崇拜者。她又曾在网上多次讲课,并发表诗歌研究类文章,但究竟不能令她的诗歌粉丝们满足。如今,经过多方努力,她终于将近年间的诗作,又一次整理挑选成册,名为《路过人间》。我为她不懈的努力而钦佩,又为她新一部诗集的出版而欣喜,庆贺!
诗集《路过人间》让我重新思考关于诗的意义与价值:它不是诗人的经历和世事的复制和还原,也不是对自己的失意和不幸、痛苦的叙说;更不是将要讲的长句缩短,以隐匿自己不堪的人生真相;它是人生漫长瞬间一个又一个的心灵感悟,是流动的情感的艰难赋形,是庸常生活意义的追寻和提炼,是放射迸溅的心灵之花,是燃烧着的生命之光,是人对肉身生活的突围,是对凡庸生活的抗争,是在世俗人生中对于非世俗意义的寻找和迷茫。
我们来看《路过人间》这首诗:
闪电,鸽子,鹰
宿命里所有的矛与盾,冷与暖
都在时空里,再次重逢
它们彼此交融,彼此分割
彼此从骨头里
输送先祖遗留的血色
它们偶尔凌云,偶尔飞墜
风雨里比肩,玫瑰下为敌
以爱之名碰杯,以爱之名喋血
它们像悬崖上同根而生的木质
相敬相杀,相克相生
尔后大化和合,携手路过人间
这是诗人对各不相同的生命本质的体认和悲悯,用它来领袖全集主旨,大气辉煌,至纯又至真。
她将乳汁送给儿女
将黑发送给岁月,将火送给黑夜
将粟苗和汗水送给田野
唯独,将蹒跚留给自己
这是诗人在远离家乡的雪夜,对母亲的思念和致敬。喂乳、头发、汗水、蹒跚,概括了一个母亲全部的辛苦和奉献,在人的内心唤起了深深的感恩之情。
因了错为女人,诗人的少年、青年、成年,曾遭遇命运的多次打击:“在世俗的河里,躺了多年/岛上的鸟儿歌声清脆/可桃花从未开过”。“桃花一旦盛开/会比这黑夜,更澎湃”,但是“这尘世,再没有任何一条河/任何一块铁,一块石头/能禁锢一个浪子,射猎一只鹿”......人们从中可以找到她笔名“丛林小鹿”的来源和端倪。鹿是很少攻击性的驯良的动物,处于弱肉强食的森林之中,但是鹿又机灵美丽,让世人特别是儿童喜爱。在佛教中,鹿又是祥瑞通灵之物,是燃灯古佛的坐骑。而郭淑萍又恰好是一个属意于佛教,钟情于禅修的人,如此一来,她的诗她的名,便得到了统一和提升。
她说:
命运是良医
它用一根尖锐的刺
在我浮肿的躯体上,逐个挑破
那些乌青发黑的脓疮
破一个,我喊一声
喊的多了
便成了一首悲壮的歌
它帮我放出淤积,放出岁月之霜
放出那只狂戾的小兽
它越用力,生命就越繁华
那流出的脓液越污浊
我的脊梁就越清白”
这姑且看作诗人受难的历程,或者她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傲骨吧。在尘世,她化为一只身披黑色袈裟“遮盖人间”的鹰。黑色是不祥的颜色,袈裟是槛外人的装束,而她却甘愿贬低自己,知白守黑,知荣守辱,身在红尘不染尘。红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是爱情的象征,但诗人却将之置于“悬崖,荒漠,坟茔”的意象中,“第一世爱上你后,我耳目失聪/第二世失去臂膀/第三世成为哑女/第九世,就只剩一块舍利了”,它隐喻着对美丽爱情和理想追求的艰难!自己人生梦想的一次次失落,如只能在瞬间绽放的凌霄花,“一场繁花覆盖着另一场繁华”的夏日风景。
在《念》这首诗中,诗人说:“放不下的念/是暗夜摇曳的光束”,“尘埃即玫瑰”,但他们却“无法落定”而选择隐身世外,“浮沉起落”:
下雪吧!我终将离去
随一场雪崩,一场年轮的落差
在风暴中,自性旋转
利刃,刀刀滴血
直到斩断,最后一根罪孽
将自己的生命视为风暴中自性旋转的雪花,将活着视为罪孽,这是何等的悲观与绝望!但生命并不是容易割舍的,她需要寻找活着的理由,因而依然在四季轮回中捕捉着一切的希望和美丽,努力使自己的灵魂在凌厉与尖锐中“皈依”。在宗教信仰中,“皈依”是命运在挣扎之后的颓然放弃,是寂灭,是服从,是妥协,是“从荒芜里来,到辽阔中去”,是大觉大悟。然而她却仍有着“放不下的念,如暗夜摇曳的光束”。
郭淑萍的诗极尽了一个身子已经被社会和人生安顿了位置,但灵魂之火却难以熄灭的中年女性的生命状态:难道就这样了吗?理智判断和情感判断在打斗,在纠结。正是在这放弃和抗争,日常和奇迹,希望和失望之中,敏感着生命如花般的美丽,如花般的开放与凋谢。在黑暗与痛苦中寻找着哪怕点滴的绿色与光亮。
郭淑萍的生命因饱经坎坷而丰富,因挣扎、抗争、决绝而美丽。因为生命在期待中,所以才始终怀疑着生命的意义。她说自己曾想步入佛门:“年轻时,当所有人都忙着男欢女爱的时候,我却觉得活在红尘里没意思,一门心思地想削发为尼,潜心修行”;她说:“我是靠精神活着,如果哪一天精神垮了,人也就完了!”;她说:“在尘世我将自己层层包裹,坚不可摧;在文字里,我赤身裸体,不遮不掩。” 既表达了她对个人信仰的始终坚守,也说明她作为一个知识女性非凡的思想与超常的才华。写诗让她出名,出类拔萃,但也成为她不安分的证据:一个“家庭妇女”写什么诗,并在网上有那么多的粉丝,那么大的名声。那位余性女诗人,可以因身患残疾,而获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之美誉,而她却不仅身体健康,且容貌在中人之上。
实质上,她是一个知道自爱,坚持自尊的人,不仅不进入主流文坛,还敬而远之,就连喜欢她不凡气质和诗作的权势者、富贵者的示好之举,她也一概拒绝。她执拗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坚守着孤独与自我。在她的人生道路上,有多次遁入空门而不得的疯狂之举,她在诗中也表现了鲜明的“避世却尘”之念,之思。在我的印象中,这样以忧、惧,对待名利的诗人,尤其是女性诗人,十分罕见。相反,却有个别“半瓶子”的女作者为了进入体制,跻身诗人行列,竟不惜“以身饲虎”,更不惜让尊严和人格委地。
她究竟惧什么?忧什么?这里的原因,难道能以“保守”或者“清高”之类的话语解释得了吗?!
郭淑萍,谜一样的女人,谜一样的诗人!
2019.12.20.西安
【新书快讯】
经历了重重磨难,《路过人间》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诗集《路过人间》由著名作家、陕军东征五虎将之一的程海老师做序;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老师做评;精选了2018年和2019年期间作者的一些优秀作品,从600多首诗里,择优选取了约180首精粹,谨以此献给喜欢郭淑萍作品的读者。

《路过人间》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全书7个印张,序言、评论、后记,以及诗作加起来,200页+。内文所选诗歌,部分在公众号或朋友圈发过,还有一部分,属于首发,在此之前,从未与读者见面。

《路过人间》共分三辑。
第一辑:路过人间
此辑所选诗歌多为作者以一个红尘浪子的身份,游曳于尘世的大染缸中之我思,我见,我闻,生旦净丑,黑白分明,无掩无藏,和盘托出。至于诗歌背后的情怀,留给读者去思,去想吧。

第二辑:槛外红莲
此辑主要是禅诗。是一个身在红尘心系佛门的俗家弟子对世俗世事的觉察,感悟,参破,和大胆的自我剖析,自度度人,自觉觉他。

第三辑:大化合和
这一辑就像个杂货铺,有亲情的润泽,爱情的浅唱,亦有乡情的铺设,更有灵魂的顿悟,精神的张驰。可谓是杂而不乱,骄而不奢。

《路过人间》单本定价48.00元,喜欢该书的读者,可以加作者微信购买,全国50.00元包邮(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55.00元包邮),作者亲笔签名。另,郭淑萍诗集《白狐》尚有余本(不足80本),喜欢收藏的朋友,《路过人间》+《白狐》,80元包邮。单本《白狐》,40元包邮。作者亲笔签名。
郭淑萍微信号:gsp0302(添加微信,非诚勿扰。文学之外的其它话题,概不回复,万望海涵。)
电话:15249004091



注:诗集所选作品每一首都是作者心血所成,诗集出版是朋友赞助出版,但诗集不白赠人。因为白送的东西,没有人会去珍惜。购买,是对作者最起码的认可和支持,也是对文学的尊重。
感谢《路过人间》的面世!
感谢赞助《路过人间》出版的幕后英雄!
顾 问:莫言 阎纲 李星 张立 邢小利 刁永泉
主 编:程海
常务副主编: 黄伟
副 主 编:郭淑萍 董蛟 杨健 王瑜
留言附录
郭总编的诗歌有各种不同的解读版本,如同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与统一哲思,促进了文化切入生活的进程,显示出作者心灵的博大与慈悲!一一释圣静
郭淑萍《路过人间》出版有感
一江春水
我们常常在各类报刊和手机上读到郭淑萍的许多诗作,或震撼,或惊悚,或如遇吉风拂掉我们疲惫心灵的浮尘,或如临丽焰点燃我们未老先衰的情愫,或如闻晨钟暮鼓给我们以宗教的圣光与启醒。“路过人间”,就是作为一个天才诗人借此一生,对于人类灵魂工程的无可推诿的负重和担责。
阅读郭淑萍整体诗歌建筑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情,郭淑萍在其文化事务、诗词书画的繁冗中以沥血之举推出她的第二部诗集《路过人间》(文化巨擘程海、李星分别作序),昨日以来,求购者纷纷,有洛阳纸贵之势。我们应该举臂鼓掌,甚至欢呼。
这让我们想起文学陕军,想起陕西诗歌,想起陕西女性诗人。上世纪的梅绍静(四川籍)是由陕西升起的一颗耀眼诗星,她的诗歌的星光至今在读者心中留下闪烁的印痕。本世纪和新时代,跃起一个咸阳藉的郭淑萍。她以一种灵魂救赎的担当和时代的文学使命,以一个女性的丽质和纤韧,将全部心血注入诗歌,以其璀璨夺目的星座拥占一方诗歌的天空,成为陕军、诗歌、女性诗人的骄傲。
读郭淑萍的诗歌,似有金石之响,风雷之韵,有裂鞭利刃之快意,艳歌绝唱之极致,以及灵魂安妥的神之远声。读郭淑萍的诗歌,是诗化的美学,诗化的哲学,诗化的灵魂和精神的阐述。
文如其人。读郭淑萍的诗,也许可以先读一读郭淑萍的诗人形姿。那一袭红衫,多像血液的燃烧,那一缕素巾,多像白云或雪的洁净,那浅亮的眼镜、浓黛深邃的眉眸和柔美坚毅的嘴唇,文如其人。读郭淑萍的诗,也许可以先读一读郭淑萍的诗人形姿。那一袭红衫,多像血液的燃烧,那一缕素巾,多像白云或雪的洁净,那浅亮的眼镜、浓黛深邃的眉眸和柔美坚毅的嘴唇,多具含蓄而冲击的魅惑。郭淑萍的女性之美不是妖冶妩媚之弱,而是我们更为崇尚的端庄刚毅之正,诚如程海所赞:“若江湖女侠”,“红颜峻目”,乃天之矫。
那么,郭淑萍诗歌的美学高度,郭淑萍诗歌的血肉风骨,郭淑萍诗歌的独树一帜昆仑横出,恰应如此。
在这个五月,我们可以幸运地晃脑悦读——《路过人间》。
2021.5.12 于汉中
给丛林小鹿一郭淑萍
作者:伍子六
被诗灵猛击过天灵盖,
不写诗就会抽长江黄河的筋。
鹿尾巴上驼着的,
是现代诗的秦岭山脉!
向昆仑山走,
那里有中国诗的龙脉。
向喜玛拉雅山爬,
那里少有污杂的纯氧。
别去长江黄河边饮水,
那里有众多文人洗口臭。
你是诗坛木命人,
海拔高,
一行诗成峰!
喜欢郭老师的诗,一直在关注她,朋友圈看到她第二本诗集出版发行,毫不犹豫就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八百里秦川养育的女诗人也和执关东铁板的汉子一样写起诗来风风火火,尽展铁血丹心的风采🌹 🌹 🌹 👍 👍 👍 👏 👏 👏
一一二福(顾建平)
现代才女野性的女诗人丛林小鹿第二本诗集《路过人间》已经问世,对于小鹿的文字有着人间行者的悲悯,嘈杂尘世的幽静。像山川中的溪流,像荒原里的一朵野花,就如诗人的内心境界宽广而豁达,不逊汉子的豪迈亦不失巾帼的情操,可谓柔韧并济。一一流哈啦
郭淑萍,我们可以称得上老友了,她就是个女人堆里的爷们,她的诗歌……温柔又泼辣,贤惠又野蛮,似万马奔腾呼啸而过又似溪水潺潺而来……一夏瑜斐
经历了重重磨难,《路过人间》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诗集《路过人间》由著名作家、陕军东征五虎将之一的程海老师做序;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老师做评;精选了2018年和2019年期间作者的一些优秀作品,从600多首诗里,择优选取了约180首精粹,谨以此献给喜欢郭淑萍作品的读者。一一优雅的枫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