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马湖.渔沟古镇》采风诗词集锦36首!作者:王兴伦 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

上车
作者:王兴伦
这是尊师那主编,我思立正站旁边。
兴伦理应后排坐,辈份从来不靠前。
听老师们聊天
作者:王兴伦
领导一团身靠身,当年提起面如春,
多论得志为官事,好似羞吾局外人。
乘车转向
作者:王兴伦
既来凑数你为哥,或上高挢或下坡。
哪管此行何处去,躺身勾首任车拖。
心情都不错
作者:王兴伦
来回反正不花钱,一路开心岂怕颠。
莫道抠门皆俗士,满车男女尽诗仙。
过曾经驾校
作者:王兴伦
事不专研总不成,技求必定要心横。
学车算起将三载,上路犹为实习生。
过清凉园墓地
作者:王兴伦
有道公家下过文,搬迁似不为耕耘。
疑留此处神仙住,拆罢民房又拆坟。

长时间不到
作者:王兴伦
座位偏偏紧靠窗,多亏有布避阳光。
担心再走车油尽,此路直疑无限长。
路边麦田
作者:王兴伦
二麦连天一望收,夏初犹觉绿油油。
春姑理发算毛手,高矮皆推鞋刷头。
站白马湖边
作者:王兴伦
诗求意好算真难,韵凑多年只一般。
脑袋哪时能进水,或开思路比湖宽。
风景不错
作者:王兴伦
此处犹疑住过神,若来算账必非真。
湖边一色长青树,无果无花糊弄人。
葵花的故事桥边合影
作者:王兴伦
美照千张不觉多,诗兄诗妹乐呵呵。
葵花未见开何处,故事谁知是什么。
游湖中肥猫岛
作者:王兴伦
因钱已惯累弯腰,登岛身犹带点飘。
哪日严妻能准假,定来鼾睡学肥猫。
诗友戏称我代表南港诗社
作者:王兴伦
领导牵头我奉迎,官封二把未嫌轻。
本来接职因填缺,此去兜风却挂名。
半日湖中真快慰,众师心里给差评。
兴伦充数于南港,莫过看门勤务兵。

决定乘公交
作者:王兴伦
若驾三轮需半天,掏腰打的又疼钱。
此行假使真迟到,借口公交不太颠。
路边摊吃包子
作者:王兴伦
搜肠逗趣慰无聊,未稳根基有点飘。
诗总遭讥王太白,何能再摸老油条。
再上车
作者:王兴伦
口罩蒙腮便进门,渔沟名觉类渔村。
公交真也蛮亲切,一律无需测体温。
经淮海广场
作者:王兴伦
为邻难得几回临,寸土堪称值寸金。
且任商家吹万达,还轮此处市中心。
经一院门前
作者:王兴伦
一见机来即出逃,老妻且任乱唠叨。
懒偷哪得便宜找,恐落难医血压高。
见淮阴师范大门
作者:王兴伦
人生成败一招棋,经此勾吾失意时。
只愧高中方毕业,吟群互敬任称师。
见老街旧房子
作者:王兴伦
窄街时曲近农庄,领队偏谈历史长。
果见三间砖瓦黑,檐头小树说沧桑。

参观鞋业生产线
作者:王兴伦
流水线观尤叹长,工人技熟更争强。
斯时我似清闲客,平日堪称比你忙。
参观渔沟中学
作者:王兴伦
莫说含辛起五更,未经磨砺剑难成。
当年失意深山落,梦里回回做考生。
见渔子湖睡莲
作者:王兴伦
湖间四处叶田田,任凭人称水里仙。
岂止羡她颜色好,尤羞心性不如莲。
荀主席忘带章了
作者:王兴伦
古镇犹飘晋汉烟,渔沟人物入诗联。
尽知款落荀公墨,纵是无章也值钱。
九龙鞋业参观掉队了
作者:王兴伦
忙里闲抽疲惫身,车间开眼倍精神。
蓦然不见众师影,忽变懵头转向人。
参观镇政府办公大厅
作者:王兴伦
无谁偷眼看来宾,但愿乡村不再贫。
红字墙头尤醒目,条条释意为人民
见渔沟建十七层高小区
作者:王兴伦
方观图纸意难平,实地途经吃一惊。
林立楼群天际出,未能摘月不收兵。

与张其礼老师合影
作者:王兴伦
诗风接地未追唐,只恐高人笑断肠。
欲谢张师多鼓励,近身一步又沾光。
与蒋同章老师渔子湖边合影
作者:王兴伦
诗艺高超我自遵,况加屡次励兴伦。
欲拿师品莲花比,师比莲花品更纯。
与朱兵闲扯
作者:王兴伦
聊起家常满面春,西兵难比感情真。
可怜三位撩骚客,都是双肩担重人。
见周教授题“古镇新风”
作者:王兴伦
渔沟忆往也曾穷,今富当归改革功。
经济文明双手硬。千年古镇尚新风。
临别未见周立友老师
作者:王兴伦
周师想必懂兴伦,今古知音各自珍。
席散何需挥手别,我南君北两风尘。
钱老师嬉我此行能凑二十首
作者:王兴伦
钱师每赞有情怀,哪晓兴伦并不乖。
小绝方诌将二十,心中暗喜可交差。
以六塘群员身份参加
作者:王兴伦
西兵掉线遇朱兵,况有荀周慰此行。
方仗张师前路指,又欣于姐笑颜迎。
众人得句如开闸,唯我蒙邀似借名。
籍算淮阴区协外,心装满满六塘情。
游渔沟古镇
作者:王兴伦
解说滔滔没尽头,老街古井又牌楼。
临川院里前朝忆,渔子湖边美景收。
直叹来商由内外,未疑纳黍过王侯。
辞行窗后频回首,只盼常能到此游。
闻某饲养员被自己养大老虎咬死
作者:王兴伦
直恨无从抱不平,初闻腕扼更心惊。
食施似比生恩大,凶露非因面子轻。
兽念恶良随性发,农夫对错任人评。
几多母爱东流水,与虎何能说感情。
编辑:上善若水開甯
2021年5月25日

作者简介:王兴伦,男,原籍江苏沭阳,现久居淮安,1970年出生,网名勤能补拙,高中文化,自由职业。平生喜爱文学,近些年尤喜格律诗阅读与创作,作品散见各种微刊和一些报刊书刊,力求以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去诠释格律诗词之美,并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所以不惧浅薄,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