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年轻正名
讲述:长明
作者:脆皮先生
编辑:黑马建雄

袁隆平先生走后的长沙,下了一天一夜的雨。
冷雨中,湘雅医院的地下通道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市民。
从噩耗传出,到四点,只有短短三个小时,却汇集起数千人。
站在最前面的,全是年轻人。
载着袁隆平遗体的灵车,从地下通道,缓缓驶出。
大家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大家追着灵车,跑了很远很远。

十字路口,所有的车辆集体鸣笛。
有主播,边追着灵车边哭;
有20多岁的女孩,追着灵车,喊得声嘶力竭。
下午3点。
一个女大学生赶到病房门口。
她的大学离医院很远。
她说自己坐了半个小时的公交,找了很久,才打听到袁老生前所住的病房。
“就是想来送送 。”
傍晚时,长沙市区的菊花,和满天星,差不多已经被抢空。
有年轻人拿来了自家的盆栽,悼念袁先生。
一个女孩一路问去,最后在家很偏的花店,才找到两小束菊花。
年轻的店主,只收了她一束的钱。
她说,另一束代表我的心意,请帮忙送给老先生。
昨天加班归来的朋友,看到了他今生都不会忘记的一幕。
地铁上,很多二十岁左右的男孩和女孩,都捧着白色的花束。
他们衣着各异,却都异常沉默。
有些人身上,已经被雨淋湿。
但没有人在意。
他们应该都是过去送袁老的。
吃晚饭的时候,刷抖音,看到一条消息:
这是一个娱乐致死的年代。
我们似乎也不会哭了。
但我没想到。
昨天,我们整个宿舍的同学,因为一个91岁的老人抱头痛哭。
晚上的明阳山殡仪馆。
一对夫妻带着三个孩子,正在排队献花。
有年轻的父母,从外地驱车5小时赶来,带着自己的小孩。
有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和孩子跪在湿滑的路上,面色郑重的拜了三拜。
深夜十一点,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
在殡仪馆外,还有市民排队为袁老献花。
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仍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一个1992年出生,毕业于郑州大学的女孩子,深夜发了一条微博。
我正好在长沙办事。
买了3000元的花,可以帮送,悼念袁爷爷,但不收钱。

何其有幸,我和袁老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虽然从未谋面,却倍感亲切。
何其有幸,我看到了,站在送行队伍最前列的年轻人。
曾经,我们以为这一代年轻人没有了信仰。
追求真理和大师的人越来越少,追求金钱和名气的人越来越多。
曾经,我们以为这一代年轻人堕落了。
他们崇拜郭美美,追逐郑爽和范冰冰;
他们为网红而疯狂,陷落在金钱崇拜、颜值正义的扭曲价值观里,不可自拔。
曾经,我们认定,这是垮掉的90后与00后。
他们生于蜜罐,成长于独生的家庭,尽享了上下几辈人的偏爱,却很少懂得感恩。
其实事实不是,真正面临崩塌的,不过是上一代人的刻板成见。
这个世界远比想象的温柔,这群年轻人,也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坚强且独立。
他们内心中有一团火;
他们不害怕去表达;
他们开始显山露水,并慢慢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他们正在,或者曾经被误解,
但他们从来不说。
自发送别悼念袁隆平院士的人山人海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这一幕让人触动。
哪怕外界的噪音再大,哪怕目之所及并不尽如人意,他们依旧向光明的地方而去。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社会才有了希望。
不能否定,也不能掩盖。
这一代的年轻人,会有让人怒其不争的行为,他们中有令长辈恨铁不成钢的少数。
但多数年轻人,正在成为比肩甚至超越上一辈的个体。
那个追着袁隆平灵车跑的女孩;
那群在宿舍里抱头痛哭的大学生;
那个只是经过长沙,1992年生的微博博主。
他们才是中国年轻人最该有的样子。
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志气高昂,三观正确,愿意用智慧和深情照亮国家,照亮宇宙。
这个世界年轻人的光一直在,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
100多年前,詹天佑远渡重洋,慷慨陈词: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就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70多年前,抗美援朝正在进行中。
无数年轻人跨过鸭绿江:青山埋忠骨,马革裹尸还,公辞七十载,今夕且当归!
22年前,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美军轰炸,三名中国记者当场死亡。
北京的大学生,咆哮着上街,站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外面抗议。
美国驻华大使被围了4天4夜才敢出门。
三年前,华为被美国一次次恶意打压,所有技术人挺起了脊梁。
今天,同样年轻的面孔,站到了为袁隆平送行的队列中。
吾辈一直在自强。
少年强必将中国强,少年独立必将中国独立,少年进步必将中国进步。
大国崛起,也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定当平安无虞。
因为信仰和力量的星光,终有一日,会连缀成灿烂的银河。
因为这束光,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人,生生不息,上下奔腾。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送别袁隆平,红星新闻长沙现场直击:病房门口有人献花,数千人雨中送别,有主播边流泪边直播,红星新闻
2、送别袁隆平,极目新闻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脆皮先生;个人简介: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

编辑黑马建雄简介:网络资深时评人,原名赵志刚,四川成都人,籍贯绵阳。国际现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诗歌学会、成都市作家协会,2019.3月份出版《空樽》诗集一本。
《东方文学诗刊》、《蜀国风》文学、《蜀国风诗刊》主编,《国际联合报社》执行主编、《词坛诗海》编委。写过近万首诗歌。作品500余首发表于国家、核心、省市一级纸刊,作品零星散见《诗刊》、《文化研究》、《中国文艺家》、《精神文明》、《新国风》、《星星》、《绿风》、《鸭绿江》、《凉山文学》、《椰城》、《常青藤》美国、《澳门月刊》、《香港诗人》、《诗风》、《四川人文》、《作家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
2015年荣获中国网络写手百强榜64位。(主要是写时评文章)
2017年荣获中国诗歌网中国诗坛实力诗人称号。
2018年九子岩诗歌大赛诗歌奖。
2020年张家界第四届国际诗歌节优秀奖。
微信号:heimajianxiong
邮箱:527908554@qq.com
《东方文学·诗刊》简介:
《东方文学·诗刊》(都市头条·成都头条)是从微信公众平台《蜀国风诗刊》、《蜀国风》文学、《东方文学·诗刊》平台基础上搭建起来的专业平台,平台上的朗诵艺术家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浙江、河南、广东、广西、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四川等区域,他(她)们用严谨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用天赋演诵、朗诵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的文学作品,在国内外影响宽广!
给朗诵爱好者、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欣赏、学习、切磋的平台!
平台上文字作品重点收录省一级作协会员以上的作品。推广、宣传高质量的诗歌、朗诵作品。
平台上做客的有著名作家、诗人:铁凝、吉狄马加、莫言、叶延滨、黄亚洲、商震、李少君、王山、峭岩、大卫、阿来、伍耀辉(彝族)、龚学敏、梁平、李自国、彭惊宇、绿岛、李云、胡弦、舒婷、简明、雷平阳、牛放、吴传玖、喻子涵、贾平凹、李丛、马新潮、毕飞宇、田湘、唐成茂、毕福堂、桑恒昌、张新泉、叶文福、阿紫、牧之、洪烛、夏寒、察哥兰草、安海茵、龚学明、吴琪拉达(彝族)、阿蕾(彝族)、俄尼·牧莎斯加(彝族)、雨田、杨然、周占林、宋协龙、刘家魁、邓太忠、刘剑、陈思同、齐冬平、石厉、彭桐、江雪涛、熊游坤、王国平、杨健鹰、姚园(美国)、林静(美国)、邓瑛(德国)、郑南川(加拿大)、陈峰(法国)、恒虹(香港)、沙浪(香港)、秀石(香港)、绿蒂(台湾)等三百海内外名家。
平台上拥有中国作协、省一级作协会员作品三千多首!
《东方文·学诗刊》欢迎你的到来,期盼你的作品随着靓丽的声音飞翔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