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狂欢“520”
文/董素印(江苏射阳)
中国的情人节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元宵节(正月十五);二是农历三月初三,再一个就是七夕节(七月初七)。正月十五元宵节被称为情人节由来已久,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才可以出来游玩,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严格意义来说,元宵节的“情人节”地位胜于七夕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微信、QQ、微博、论坛等新媒体,甚至支付宝、花呗等网络金融平台应运而生,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不仅如此,还派生出一个“网络情人节”——520。这是信息时代产生的爱情节日,因数字“520”谐音为“我爱你”, 21世纪初期,互联网世界悄然兴起了一个由数以亿万计网民自发组织的网络节日——520网络情人节,成为虚拟的网络世界第一个得到众人首肯的固定节日。
网络情人节是信息时代的爱情节日,又被称为“结婚吉日”、“表白日”、“撒娇日”、“求爱节”。首先爆棚的就是与爱相关的活动,夫妻之间、亲人之间、情人之间互致问候、互赠贺礼、互发红包,以示祝贺;人们通过互联网络或手机短信大胆说爱,甚至送礼传情、相亲寻爱,更有无数双情侣扎堆登记结婚、隆重举办婚宴,有报道显示,在这天结婚的青年男女人数胜过元旦、春节这些传统节日,许多人为了赶在这天登记,早晨4点钟就到民政部门排队等候,盛况空前,气氛热烈。
网络情人节更是信息时代的购物狂欢节:长辈与晚辈之间、夫妻之间、情人之间互赠贺礼,形成购物狂欢,很多商家也趁势开展团购、打折等促销大战,各种“520”产品套餐和520购物平台层出不穷;更有商家疯狂撒金,公开打出优惠现金520元的揽客招牌,吸引眼球;甚至将活动都定在了5月20日下午5:20分截止,煞费苦心;网上网下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节日热潮,俨然成为了全民狂欢节。
网络情人节,有关“520”的消息也刷屏朋友圈,不仅有情侣之间的秀恩爱,。一首配有一幅两座酷似人形青山相拥图片的《520快乐》诗句,映衬朋友圈这位老人的灰谐和幸福:“没有山盟海誓,相拥共享四季。白头偕老为本,经风历雨传世。低吟高唱演戏,爱你一生一世。真心诚意与否,就看如何表示。”许多文人骚客晒出自己喜爱的爱情诗句:“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表达苦苦思夫的女子,在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既见君子”之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真可谓怀人之情溢于言表,难以言状,唯一唱三叹而长歌之!可以想象,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未见君子之前,思念是有多么的痛苦、寂寞是有多么的难熬、期盼是有多么的强烈。
一则“520”的祝福更是把爱表达得畅酣淋漓:爱是相知,爱是相惜,爱是一朵朵浪花儿,洁白无瑕,纯净美好;爱是懂得,爱是牵手,爱是一束束玫瑰,芳香诱人;爱是给予,爱是奉献,爱是两颗心紧紧贴近,是两颗灵魂深深吸引。爱吧,别吝啬,爱吧,别错过,要知道,一生很短,一份缘太难聚首,一段情需长久守候。早安,祝您520快乐!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是千百年来永恒不变的爱情力量。爱家人、爱恋人、爱朋友、爱世间……爱是甜蜜的,有时也是痛苦的,愿有情之人三餐四季,花开花落永相伴,同甘共苦一世情,生生世世不分离,携手并肩一起走,天天“520” ,岁岁平安,快乐永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