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稚鸿先生律诗选
巨松咏
拔地起虬龙,萧森万斛风。
雷霆经百度,霜霰历千重。
老干回春劲,新枝带雪葱。
擎天天不坠,绿翳蔽长空。
退休感怀
平生无大志,幽竹自为邻。
水饮廉泉洁,诗吟让水亲。
匡台红叶秀,圌岭翠微深。
纵目河山丽,桑榆灿夕曛。
咏太极拳
朝日艳红妆,翩跹送夕阳。
彩衣非作秀,雪刃自生光。
能退方能进,至柔成至刚。
龙泉呼啸出,万里凛寒霜。
山西行
应 “中国澄泥砚•国际诗联大赛”组委会主任蔺涛之邀,赴山西作诗词评委。
夜别诗仙里,飞车出剑关。
红枫明晓日,白雪压秦山。
三晋文风绍,五津知己连。
欲寻子安笔,新绛尽高贤。
自注:初唐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风烟望五津”和“海内存知己”句。“五津”代指四川。
海南归来作
我自诗仙宅,来寻南国春。
荡胸飞海气,入耳是乡音。
北海逢邻里,文昌访故人。
黄花鱼最美,夜梦到杯巡。
自注:在海南、北海一带避冬的四川人特多。
一自文昌别,霜寒每忆君。
家居重庆府,今作宋家邻。
名酒杯中置,海鲜席上陈。
三餐亲下厨,友谊一锅烹。
题窦圌山二首
一九八四年暑期,余应江油文管所之邀,上窦圌山参与《文物志》修订工作。是夜,月华如水,山景动人,微风送爽,暑气顿消。翌日起,风雨大作,林涛呼啸,摇山撼石,夜不能寐,唯殿阁之檐铃在风中悠然成韵。第五日风收雨霁,晴霞漫天,薄雾舒卷,岚翠宜人,如倩女轻舒玉臂,巧舞霓裳。出山时,所长罗顺祥先生索句,是为二律以记其胜耳。
(其一)
誉满龙州绝世嚣,飞身直欲上丹霄。
雾缠香臂霓裳舞,霞染晴岚碧玉娇。
乍宿云崖惊好梦,快登绝顶起狂飙。
任他危阁多风雨,九子铃闲自在摇。
(其二)
乱云深处探奇踪,百转千回一径通。
碧玉搔头怜夕翠,珠帘卷秀喜朝红。
姣娃秋思藏幽壑,墨客春心系顶峰。
不是贤妻娇女伴,邀媒定与一生终。
自注:珠帘卷秀,水珠飞泻之景。
蒙自南湖公园读陈寅恪教授诗感赋
岛复楼重一镜新,如烟往事画中寻。
荷花常泣新亭泪,海子曾招故国魂。
北地烽烟嘶战马,南湖秋水念伊人。
我来抚遍环堤柳,蘸露拖烟管送迎。
自注:南湖公园在云南蒙自县城。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在昆明,陈寅恪教授等在蒙自留下的诗词尚在湖心亭壁,寄托了故国沉沦、有家难归的痛楚。
李白研究会成立十周年
唐宫未许重青莲,造化何曾负谪仙。
江海波涛心汉阙,关山风雨笔云烟。
志垂磻水空鳌钓,身效鲲鹏类纸鸢。
临路一歌真绝唱,高标千古仰前贤。
致故乡亲友
卅载依然瘦骨身,砚田耕种费精神。
曾因病项慵低首,自诩灵魂未市人。
家近青莲尊太白,庭栽翠竹忆徐夤。
登临未负匡台意,袖卷清风让水滨。
自注:唐人徐夤《山阴故事》有”爱竹只应怜直节”句。
李白吟
骚坛一帜树中唐,六代颓波渐涤光。
纸落云烟参造化,功深江海费评量。
文章俊逸花同艳,翰墨峥嵘品共芳。
腕底风雷腾汗漫,人间诗寿许君长。
六十自诫
云烟过眼忆浮生,六十年来等闲春。
应把虚怀增百尺,休将敝帚饷千金。
是非安可凭衡度?肥瘦偏宜用秤称。
羞向仙山追列子,乘风未必是青云!
畅游七星岩
湖山入梦久痴迷,独立南疆世所稀。
地设清潭浇沃野,天磨明镜照妍姿。
玉屏石室西江秀,书翰文章北海师。
最是元戎湖海量,开心破腹几人知?
自注:“七星岩”,南国之明珠也!洞内镌刻有唐人李北海书法文章;洞外刻有朱德元帅“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叶剑英元帅"借得西湖水一环,更移阳朔七堆山”诗句。
忆家兄
余读高中及大学时,公路未通,须步行四十余里。故每次必于清晨五点起床,由家兄丁国华亲送十余里天始微明。
清江堤下水悠悠,月冷鸡鸣两岸秋。
树影团团惊宿梦,滩声阵阵动离愁。
孤村犬吠山回荡,野径枭嚎路转幽。
语至无言真寂寂,尽将脚步送心头。
为某退休领导干部自叹
当年挥手气豪雄,袖卷风云吴楚空。
解甲三年归另册,垒砖八级号高工。
无车弹铗冯谖老,有事求人腰背躬。
且向青山觅幽境,云烟散尽景无穷。
自释:垒砖,指玩麻将。
妻宗芳六十偶得
一世居家尚坦然,老来拾女旧衣穿。
腰无万贯存高节,家有千金慰暮年。
喜与华佗交至友,不同麻友结深缘。
闲来最爱青山色,好与清流共抚弦。
自注:千金,小女也;华佗句,谓其喜看各种医书。
纪念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六十周年
一帜文林万世妍,颜渊子路岂三千。
汉家山水尊儒士,华夏儿孙仰圣贤。
观日应须临泰岱,登峰切勿滞东山。
孔门有店开寰宇,蓝眼纷纷拜杏坛。
“五.一二"大地震后,河南对口支援江油重建涪江三桥,请余作《连心桥记》,此为碑记后所附之诗
一震西南天地悲,人间大爱胜春晖。
中原父老分羹食,西蜀黎元载口碑。
桥锁风涛通碧野,心连川豫绽红梅。
丰碑岂独江头屹,更在民心万古垂。
清明还乡,与妻子宗芳登青岩旧居,乡人所谓"丁家屋基"也
一别青岩冷翠微,退休偕内始重归。
山间玉带缠晨雾,岭上云霞醉夕晖。
茅屋早随风雨逝,新松今伴鸟禽回。
最怜劫后琼楼屹,画里山乡骏马飞。
自注:二十年前,屋拆林毁,退耕还林后,青松复又碗粗矣!
庚子腊月,因腰突病卧闻涛阁,至立春方起因以有作
千金方子是平安,病卧方知事事艰。
挺直脊梁需血气,打通关节靠金钱。
老妻带病扶持苦,小女因公陪伴难。
窗外涛声传信息,春光催我到牛年。
作者简介:
丁稚鸿, 1939年生于四川广元昭化县,副研究馆员。中国李白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青莲诗社终身名誉社长,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新加坡新风诗协会名誉会长。诗词、楹联多次在国内获奖。著有《听雨轩诗联集》、《闻涛阁集》、《千古一诗人》、《太白文艺丛书·闻涛阁选集》(五卷),为《中学古诗词鉴赏辞典》、《中学古诗词鉴赏集》副主编,与易可情等合编有《李白与巴蜀资料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