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灭的真理。历史各朝代帝王之术残酷且血腥,不论创业之初立下多大功劳,只要是能触碰到君王的逆鳞便难逃一死。只有悟空一切的大智者才能得到善终。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在唐代后期,大将郭子仪在平叛影响大唐国运的安禄山事件,以及后来平叛吐蕃的边境入侵都立下大功,可谓功高盖主。唐代宗要封他尚书令,这个职务在唐朝可是无比重要,在整个唐代只有初期的李世民得过这一职务。李世民正是凭借这个官职,才手握重兵,最终成功夺取皇位。但对没有野心的郭子仪来说,他已意识到这个职位对自己没半点好处,弄不好要遭杀身之祸,及灭九族之灾。于是他就向皇上表明不愿接受这个职位,只要求皇上赏赐六位美女。这在当时的大唐上下充满争议,都认为郭子仪这大年纪为老不尊。直到十年后,85岁的郭子仪去世,人们才意识到他的高明之处。如他接受尚书令这一职位,必然会遭皇帝猜忌而没好果子吃。这样他以自己的智慧做出一副沉迷于女色的姿态,最终得到了善终。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有个典故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八个字足以概括韩信的一生。当年韩信的才能是萧何慧眼发现,并向刘邦大为举荐。可以说,没有韩信就不可能有刘邦的大汉江山。但对韩信这么一位功高盖主的功臣,刘邦自然是放不下心,以想法除掉而绝后患,于是萧何就充当了帮凶。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萧何在帮刘邦诛灭韩信中得到了封赏,并且赏赐他相国府五百工兵作为护卫。被胜利迷昏头脑的萧何此时已麻痹大意了,认为可以凭借韩信之死走上人生巅峰。殊不知一场杀身之祸正在来临,刘邦已将他列为最大威胁。当萧何大宴群臣庆祝自己“封邑进爵”之时,一位门客的话提醒了他,从此他开始策划自己的安全。辞去了刘邦赏赐的封邑,并且拿出了自己的资产充交国库。萧何本以为这样就能得到保全,但更大的危机还在后边,兢兢业业忠心报国,正是他的最大弱点。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刘邦在率兵征伐英布叛乱中,仍不忘派人打探朝中消息,当听到相国萧何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交口称赞时,刘邦听后默不作声。有人把皇上的意思告诉萧何,萧何也想不明白皇上为何闷闷不乐。这时门客又为他出了谋略,用“自污”来避祸,以这方式打消刘邦的猜忌,如此才能保全自己及相国府所有人的性命。门客劝萧何四处大购田地,并且沉迷女色,整天享乐,以声色犬马的方式来降低自己在百姓中的威望。当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在回长安的路上,沿途告状的百姓控告萧何整天不理朝政,只知饮酒作乐的罪行时,刘邦听后是异常高兴。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萧何、张良、韩信三人都是帮刘邦打江山的重臣,但三人命运却截然不同,先知先觉的张良全身而退,后知后觉的萧何得以苟活,但对此毫无知觉的韩信却身死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