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犁 田
随笔/向远茂/图片引用
春雨潇潇,春雷阵阵,振响岁月。春寒料峭的三月,农夫在刺骨的水田中执犁驾耙,耕耘人生,播种希望!耕道上泥土翻动,水浪滚滚,漾起水波粼粼。乌鸦、喜鹊、鹭鸶、麻雀在田间时飞时落四处觅食,俨然是一幅美丽的《农夫田野耕作图》尽收眼底心中。
初为农夫的我,也只不过就是粗略的知道一点耕作的要求,缺乏实践的运用,充其量犁了二三次田而已,算不上真正的农夫。犁田是男人的事情,特例的女人也耕田,而且做得不比男人们差。犁田是很辛苦劳累的工种,农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或薄膜,肩扛一套耕田的工具:犁、耙、铲锄、搭耙、柴刀这是必须的,一件都不能少。那是一套至少有六七十斤重的工具,要扛着在泥泞、蜿蜒、陡峭的山路上负重行走,同时还得驱赶一头耕牛在前面慢吞吞“叭嗲、叭嗲”的走着,泥浆、泥水会溅满一身。等到了田间地头,让牛吃一会儿青草,人抽一袋烟后便开始执犁,把耕牛牵到田中,将“U”字形的“牛哀”套在牛背的“风堆”上,“牛哀”两头各系有一根长棕索直到牛尾后面,“牛哀”上还有一根小索子系在牛脖子的下方扎好,两根长棕索捆在“犁弯刀”的两边,居中处用棕索或构皮或其它有韧性的植物皮类做成“8”字形的“皮条”,一头系在“犁弯刀”上,一头系在“犁头”的裤筒上,牛鼻子开一小孔装上一个圆形铁环或索子之类接圆的圈,再系一根较长的小索子为“方向指挥索”,将一根打牛的鞭子与“方向指挥索”一同握在手上,另一只手执稳犁柄,就挥动“方向指挥索”把鞭子打在牛屁股上,同时喊叫一声“嘿——哧”牛开始上道耕田,并不时地听到“嘿哧!嘿哧!”,“哇!哇!哇!”,“转!转!转!”的呵斥声,牛懂得人的语言,于是便在农夫不断的吆喝声中将稻田犁完。犁,就像一个“士”字,所不同的是那一横自然弯曲成的形状,要到山上去寻找那弯曲的木材做成;“犁口”就安装在“士”字的左下方空隙处,像个“才”字的那一撇,这就是“犁”。耕牛把田犁完了,放去吃草;人去收拾田后坎的杂草,还得用铲锄铲田坎;然后再赶牛耙田,耙约有四五尺左右宽,全部是尖利的耙齿,将棕索套在耙上就可以耙田了。耙田主要是将翻犁的泥土捣烂、耙细、耙平,这耙田是有讲究的:有长耙、横耙、穿心耙、压二齿、压三齿等。特别是在靠溪边的田里,耙田时可以拾捡螃蟹、水亮虫等水产品,回家炒吃那味道鲜美;田耙好了,再用搭耙取土来搭田坎,水田搭一边田坎就行,“干田”却要搭“圞团坎”以防止稻田漏水。搭田坎也是很累人的,待这一切做完,人也累得精疲力尽,随便坐在田坎上,蚊子扑眼都无力驱赶。犁田耙田不仅很累而且也很危险,那铧犁如刀,耙齿似镖,不小心受伤少则七天,多则半月才能见好。尤其是女人耕田那是比较少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化缘的和尚,看见一女人在犁田,感到很稀奇,于是便唱了山歌:“化缘化了几十年,不见女人来耕田。前头催赶牛夫子,后面村妇掌犁圆!”可见犁田耙地是重活,应该是男人们做的事情,那有让女人去做的道理。
人生,谁都在努力地耕耘着!不同的是耕耘的结果:尽管有的人生丰收在望;有的人生收成渺茫,是欣喜还是淡定,就在于耕耘人生的精神与态度!是意志消沉还是积极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