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的夜晚,凉风习习,霓虹灯闪烁,一家位于市中心的舞厅,正响起动感十足,激情四射的歌舞曲,吸引成双结对的少男少女们的目光。不一会儿,偌大一个舞池,人头开始攒动,梁山也随着跳动的节奏,寻找自己的舞伴,一搭眼看见坐在舞厅的角落里,一个穿白色连衣裙,小清新的女孩,恬静而秀美,在人群中格外靓丽,梁山走过去,向她发出了邀请。
步入摇曳的舞池,和着优美的旋律,梁山迈开舞步,一种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配合自然默契,话匣子也情不自禁地打开了。女孩讲起话来口齿伶俐,语速很快但很清晰,聊天中,梁山知道女孩叫朱茵,在一家纺织厂上班 ,那晚朱茵成了梁山固定的舞伴。
爱情似乎不声不响地走来,带着丝丝甜蜜,梁山的青春开始萌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梁山到朱茵的厂门口等她 ,梁山的到来,无疑是给朱茵一个惊喜,尽管相见时有一些娇羞,有一些拘谨,但掩饰不了内心的欢喜,彼此无话不谈。他们骑自行车一起来到郊外,一起走到河边林荫小道上,置身于山水之间,十分惬意,梁山荡起小船,在汉江边寻一处垂竿小钓,朱茵在旁小鸟依人,看着收获满满的鱼篓,欢声笑语在河边掀起一圈圈涟漪。
相爱的两个人,不一定处处沐浴春风,也有冷风凄雨。那时年轻气盛的梁山,容不下不同的意见,只要自己认同的事,就要别人也认同,朱茵觉得梁山有些大男子主义,就为日常的一些小事,两人有一些分歧,梁山在一气之下提出分手,那天吵得比以往激烈,走在马路上,朱茵的情绪波动很大,一辆货车开过来,朱茵竟然然没有去躲让,幸好被旁人一把拉住才没出事。
矛盾过后,两人的来往减少,梁山不辞而别只身到南方打工。在分离的日子里,梁山静下心回忆和朱茵相处的每一天,觉得朱茵是对他真心好的人,这更加深了对朱茵的思念。本来公司老板对梁山很器重,还准备升职,但梁山相思之苦,难以言表,最终婉言谢绝了老板的挽留。在经过半年的下海后,梁山匆匆踏上了返乡的列车,刚一下车,就迫不及待的赶到朱茵的厂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朱茵朝思暮想的人又回到身边,双眼顿时放出光彩,久违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盛开。
爱情的路上,有酸甜苦辣,也有悲欢离合。随着时间延续,感情的加深,已到适婚年龄的梁山和朱茵,开始谈婚论嫁了。一天,梁山对朱茵说:“我们是不是把关系确定下来,按规矩把婚订了?”朱茵回答:“咱们还年轻,趁着年轻考大学, 待事业有成再结婚不迟!”梁山知道朱茵很要强,拗不过,也就同意了。朱茵高兴的拥抱着梁山,甜甜地说:“有你真好,爱你一万年。”一年以后,经过刻苦努力,朱茵终于如愿以偿,当朱茵拿着录取通知书告诉梁山时,梁山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她终于实现了大学梦,忧的是将面临着三年的离别。入校前,梁山帮着朱茵打理行装,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相互默默无语,一段很短的路程,感觉走了好久好久,临上火车时,梁山将朱茵送上车,将行李递给朱茵时,嘱咐:“到后,别忘了打电话报一声平安”,火车启动的一刹那,朱茵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她不停的挥手,梁山也情不自禁的奔跑,看着朱茵远去,梁山的心像掏空了一样,久久才回过神来,发现车站已是空荡荡的了。
此后,鸿雁传书,彼此表达着爱恋,这远远不够,梁山一有空就奔走在两座城市之间,每次都给朱茵带去好多好多的东西,朱茵也总是说让梁山省点花,以后还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看到朱茵懂事的样子,梁山的担心也就逐渐放下心来。时光总是消无声息的流逝,一晃又是一年。梁山从城市调往一座小县城工作,身上的担子加重了,新岗位要学的东西增多了,梁山把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工作中,去看朱茵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那时,梁山初来乍到,人地两疏,在工作之余,常常有莫名的空虚,这时,县城的吴秀悄悄走近了梁山的生活。吴秀长梁山三岁,面容姣好,她像姐姐一样照顾梁山,吴秀经常做上好吃的饭菜给梁山改善生活,知道梁山爱睡懒觉,还特地买来闹钟唤梁山早起,就在梁山对吴秀心存感激之时,不由自主的坠入“温柔的陷阱”,一向对梁山关心备至的吴秀,主动向梁山求婚,让梁山大吃一惊,梁山也坦诚地告诉吴秀,自己有女朋友,可是吴秀却一反常态,抛下一句:“只要还没有结婚,我就有权利争取自己的幸福”,吴秀的直白,甚至有些偏执,让梁山一时难以接受,愣在那里,茫然的看着远方。
梁山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吴秀的手掌心,被吴秀俘虏了的梁山,朱茵的一次到来,让梁山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梁山没有以前盼星星盼月亮的感觉,留下的只是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蒙在鼓里的朱茵像以前一样,见到梁山嘘寒问暖,此时的梁山却穷于应付苦不堪言,细心的朱茵发现梁山精神不太好,还以为梁山劳累过度,很爱怜的要让梁山好好休息,多保重身体。朱茵知道梁山经常下乡走山路 ,还特地给梁山买了一双运动鞋,梁山拿着这双鞋,面对朱茵深情的目光,心里复杂而又沉重,托词工作很忙,安排朱茵在一家旅馆住下后,匆匆离去。吴秀很快知道了朱茵的到来,叫嚣着要找朱茵麻烦,梁山极力阻止无效,只有被迫答应吴秀,不见朱茵这个条件,吴秀才消气。那一晚,梁山彻底失眠了,梁山一想到单纯的朱茵一定等着他,几次出门去看朱茵,但一想到答应吴秀的事,只好中途又折返。
次日清晨,梁山忍不住来到朱茵的住处,看到朱茵时,梁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昨天还是神采飞扬的朱茵,一下子憔悴许多,眼睛红肿,见到梁山不在是一往情深,反而是一副陌生的样子,梁山感觉她似乎明白了什么,心虚的等待着朱茵的斥责,吵闹,甚至是痛骂,可是朱茵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声:“我知道你昨晚不会来的,但我还是把门给你留着……”,朱茵说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梁山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着头呆呆地站在那里,良久,朱茵冷静下来,说:“ 我还没吃饭呢,你还能请我吃一顿饭吗?”梁山使劲地点头,在一家餐厅里,梁山点了几样朱茵最喜欢吃的菜,朱茵动了几下筷子,就不再动了,用伤感的、失望的眼神看着梁山:“ 我是不是该走了?”
朱茵高兴地来,却带着悲伤地走。梁山将朱茵送到码头上了船,朱茵一直没有回头。朱茵在船头,打开随身携带的纸笔,在每页上工整的写着梁山的名字,折了一个又一个纸船,轻轻的放进河里,纸船载着梁山的名字和朱茵的泪水,随着河水的流向漂走,那漂走的不仅仅是一叶叶纸船,而是朱茵那颗绝望的心啊!朱茵默默的走了,不再回到这个令她伤心的小城曾经心爱的人。
毕业后的朱茵,没留在本地,到南方发展杳无音讯。但那一叶叶纸船却定格在梁山记忆里,成为他今生永远的痛!
【作者简介】邱明华,笔名大漠,陕西安康人,市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湖北诗歌》编辑,《精短小说》杂志特约编辑。作品散见《中国文艺家》《鸭绿江》《参花》《青年文学家》《精短小说》杂志等纸刊和网络平台,偶有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