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安徽界首诗词群诗友们自发命笔,以寄托哀思……

【界首诗词群】祭奠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
◎ 01. 稻花是他富养的女儿
一一悼袁隆平院士
文/邵顺贵
五谷中
只有稻花是女儿身
在九十一个春秋之中
他为稻花倾注了七十余载心血
他在地平线上长稻花
稻花
是他富养的女儿
他是杂交稻之父
稻花妹子姓袁
他是个园丁
他把地平线视为
花枝
他看着稻花长高
他看着稻花长发及腰
人们说
收割他培育的水稻
要先割去漫山遍野的稻花香
他让人们用长长的稻穗
编出了
小康的摇篮
是他让一禾稻穗
变为
一座粮仓
他说既然是水稻
那就定然可在盐碱的海滩上
深扎根
他说
三山六水一分田
他要让沧浪澎湃着稻花

◎ 02. 悼念袁隆平院士
文/天涯(山西)
毕生,与黄土地为伍
如今化成一座丰碑
世世代代,沁出醉人的稻花香
◎ 03. 《每一粒稻谷都信奉同一个名字》
文/心竹
你无法豁免生死
却早已缔造了不朽
把人生植入种子
种子就生成无数的食粮。救活
饥饿的生命
将心血浇灌土壤,神农佑护
它就长成一种大面积的“发奋图强”
高产,承保稼穑之安。民之安,
华夏之安。
雨,向神州呜咽。泪水
滴在风中,阻挡离去的身影
每一粒稻谷,忍不住,风中啜泣
它们呼喊同一个名字
每一句名字,都有曾甩动的汗水
在蓝天下,努力飞翔
而每一次飞翔里啊,注定,都闪耀过
一位老人,心系
苍生的梦

◎ 04. 致袁老
文/刘根囤
你知道袓国的历史
你了解袓国的现实
中国是农业大国
人们却没有吃的
在挨饿忍饥
茫茫学海
你选择了学农
几载岁月读过
你把杂交水稻培育
在你的手掌上
长出了一粒又一粒惊世的种子
祖国把最高荣誉给了你
领袖给你佩戴勋章
掌声在九州响起
国家强盛了
人民不再忧愁吃的
你没有驻足
你要让人们在稻株下乘凉
你要让稻米大的象桃子
已是九十一岁的年级
还在试验田里挥洒着汗滴
谁料到
苍天不忍你再辛苦下去
于5月22日下午一点零七分
带你去天堂休息
人们送别你
站在风里雨里
泪水把衣衫滴湿
袁老啊袁老
我相信你在天堂
是不会休息的
你要让未来的天空
不再向大地降落暴雨冰雹严霜
而是白花花的稻米
如雪堆积
袁老啊袁老
一路走好
曾经挨过饿的我
在地里哭泣
在苹果树下思念你

◎ 05. 五月,一株水稻走了
――悼袁隆平院士
文/周建好 (江西)
一株水稻牵引
全中国
甚至全世界人的胃
今天却牵着全世界人的悲伤
稻田的水突然满了三分
那是为一株水稻离去哭泣的泪
锈了近一年的镰刀
今天也呜咽作响
似乎它里面的铁质
也在流失
我拿起一个大碗
装满对他的无比敬仰和悲痛
◎ 06. 致袁隆平
文/莫闻(新疆)
广沃的黑土地上
一米阳光走来
照亮所有土地上的稻米
照亮穷人和富人
一个写稻香的诗人
你是一盏灯
几十年如一日
脚踏黄昏
照亮荒芜大地
如今你走了
每一粒稻米为你默哀
大地致悼词
稻香永存

◎ 07. 有的人
文/蒋海荣(安徽)
种子丢在了人民心中
奉献留给了天地
山川为你哀歌
湖海为你呜咽
稻谷低下头
一声哀叹清风懂得
黄土地捡起了
来自天堂的眼泪
有些人活着已经死了
有的人“远行”
却在人民的心中
践行_无声胜有声
贪腐 _情何以堪
人民永远歌颂什么?
事实证明
不求名
不为利
一颗天地可鉴的爱民之心
……
◎ 08. 水稻里有你的灵魂
——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石沉
你的脚与杂交水稻一样
插在祖国的泥土里
稻秧分蘖、拔节、吐穗、扬花,灌浆
你伴着它们也是那样
分蘖着你的日日夜夜
拔节着为水稻高产而奋斗的理想
一年四季你天天在“吐穗”自己的生命
扬着“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的科学之花
用自己的心血
为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灌浆”
你重新诠释了《悯农》
虽然你不是诗人
可你的诗作是写在田地里的
你为水稻杂交育种写出了宏伟的诗篇
你为诗篇呕心沥血
有灵性的杂交水稻不负你的希望
在丰收的粮仓里
在我们的饭桌上
我们弱弱地问一声:你累吗
你一定会说:你不累
可我们知道你累了
我们轻轻地告诉你
你休息吧,不要担心
我们已经读懂了《悯农》的真正含义
因为有你用生命写下的注解

◎ 09. 中国饭碗
——写给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孙书林
黝黑的脸庞,专注的目光,
你的光辉形象,刻在人民心上。
中国饭碗,端在中国人手上,
你的守望,化作了一曲永恒的交响。
宽广的胸怀,高远的志向,
你的不变信仰,在稻花上绽放。
中国饭碗,端在中国人手上,
你的贡献,在共和国功劳簿上闪光。
春风吹来稻花香,你的梦想在飞翔。
家家耕种忙,户户有余粮。
秋风送来稻谷香,你的笑容挂脸上。
国库装满粮,国泰民安康。
◎10 . 路走好
文/黄启来(浙江)
他没有显赫的家世
也没有仗剑天涯的威武
更没有文人词海涛涛的辩言
他是大山的儿子
普通不能在普通的农民
种子是他的生命
胚芽是他笑脸
胚根是他脚踏黄土坚定的信仰
用其一生在水稻杂交领域
身体力行
一万次失败
与一次成功里
奠定杂交高产
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传奇
祖国知道
人民知道
中国杂交之父一一
袁隆平先生
累了
让他休息吧
永远 永远

◎ 11. 记住今天
文/黄启来(浙江)
今天
当无数写手
竞向于发表
执着在诗人梦想
更多人心痛
中国失去了两位伟大的父亲
袁隆平、吴孟超
杂交之父、外科之父
前者用稻谷的种胚
把低产水稻引上高产的杂交
形是百姓
赤脚下洼的试验田里演义了一生的江湖
中南海和总书记
美国和世界
因他轰动全球
他是唯一
无需考驾照第一人
一个痴迷水稻
倾其一生的传奇
从此中国粮仓饱满
人民丰衣足食
后者,用一把手术刀
玩起外科领域移花接木
妙手回春的传奇
九十九岁
近乎一个世纪的老人
医德高尚
救无数病人起死回生
他们……他们……
从事着普通和平凡的岗位
却践行着轰轰烈烈
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终生的誓言
他们走了
举国哀悼
下半旗的国徽目送这对坚定老人
荣归故里

◎ 12. 这个时代会记住你
文/剑胆琴心(吉林)
用执念改变世间的一切
一粒稻子就可以燎原
大江南北遍布你的身影
挽起的裤腿,沾满泥巴的鞋子
仿佛都能读懂你的心声
哪一脚更深,哪一脚晨曦
稻花香里朗朗的笑声
是最美的记忆
晚风刷新人们的认知
一颗星宿的陨逝
以神的姿态
又变成一颗金灿灿的种子
在泥土中生根发芽
在雨水丰沛的夜
恣意的生长
坚强,挺拔,不屈
所有的爱
都化作一种温暖前行
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 13. 五月的哀悼
文/卢进国(湖北)
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在湖南长沙湘雅医院
与世长辞
惊悉先生去世的噩耗
华夏大地群情激昂
悲痛万分
袁隆平院士
您是水稻专家
您研究的杂交水稻
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产量
您解决了人民的温饱
当年,您为了研究杂交水稻
不辞辛苦
十几年如一日
整天在田间地里
头上戴着草帽
带上技术人员
查看秧苗
查看稻穗
观察和指导
每一块试验稻田
每一块水稻长势
都记在心上
写在笔记本上
您的一生
不追求虚名
不求地位和权利
用一生的勤劳
谱写了您终生的辉煌
如今
先生远行
请一路走好
◎ 14. 水稻
文/ 卢习洪(贵州)
——痛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一田田,一行行,一排排
在集体深切默哀之前
以世上最隆重的方式行个军礼

◎ 15. 无法企及的高度
一一致袁隆平
文/张洁方
我不知道山峰隆起的奥秘
但我知道所有山峰的根
皆 深扎进土地
扎的深度
决定山峰隆起的高度
袁隆平也是一座山峰
一座特别的山峰
特别在于
堆起它的材质是坚硬的水稻
而不是坚硬的石头
所有受过饥饿摧残的人
包括我,包括中国,包括世界
都应该向这座山峰致敬
致敬他用生命研制的杂交稻米
让我,让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不再面黄肌瘦
我不能无视一个伟大生命的离世
不能面对普天盖地袭来的噩耗而选择无动于衷
我的肚子我的情感必须要我大哭一声
国士无双,袁老,一路走好
我惊奇地发现
我的哭声,摞着十四亿人的哭声
撵着袁隆平的魂魄
不断上升,上升
上升到无限高
那是所有山峰
永远永远
无法企及的高度
◎16. 悼念袁老
文/孙秀华
(一)
五月 天地垂泪
沉甸甸的稻穗
叩首默哀 愿为您长跪……
(二)
捧着盘中餐 山河哽咽
曾经辘辘饥肠
感恩有您 才挺起胸膛
(三)
晨 缥缈着一缕缕炊烟
香火为稻父点燃
谁来续写稻花梦幻……

● 【江淮文苑】微刊编辑部
特别指导:黄广奇 张孝玉 应连飞
顾问: 赵宗明 张步敏
总编: 青 圃
副总编:申振见 刘虎
初审:张珺 陈清超
主审:蓝树叶 静修
终审:张锋君
本期收稿:云
本期美编:杜学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