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双星陨落,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在今日相继去世

袁隆平吴孟超逝世:一日别双星,“身范”后来人
■ 社论
袁隆平、吴孟超两位老人,用一生的时间提交了自己的人生答案,写在稻田里、病床前,也写在了千千万万的人心里。
2021年5月22日,这一天颇不平静,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经历了情绪大喜大悲的“过山车”。而当时间最终定格在这一天的13时07分,91岁的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哀痛的声音迅速刷了屏。
同日13时02分,几乎与袁老同时,一代医界传奇、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也病逝于上海,享年99岁。一天之内,痛失两位泰斗,伤如之何!
从常情常理来说,两位老先生都属高寿,且近年来身体状况都不大好。像袁老,在2019年被授予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时,是3名工作人员用轮椅抬进人民大会堂的。吴老也卧床日久,缠绵病榻。饶是如此,他们此刻的骤然离去,仍让人无限悲痛。
半个多世纪以来,袁隆平致力于“稻粱谋”,其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人们听到了他这个宏愿,也看到了杂交水稻技术广泛普及。他解决了那么多人的吃饭问题,让中国人端稳了“自己的饭碗”,“一生只做一件事”,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吴孟超则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堪称大医。他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主导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在其长达75年的从医生涯里,他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
两位老人专注的领域尽管“专、精、尖、深”,却与百姓家常日用息息相关,谁人不吃饭、哪个不就医?也因此,他们的离去愈发让人痛惜。我们也看到,朋友圈里都在齐刷刷地向他们致敬和默哀。他们谢幕了,但民众永远记着他们的大爱和付出。
而他们的离去也引发人们思考,该如何做一个知识人?知识分子应该怎样介入公共生活?科学、知识、技术如何与社会生活、与老百姓产生连接?这些问题不好回答。袁隆平、吴孟超两位老人,用一生的时间提交了自己的答案,他们的答卷写在稻田里、病床前,也写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田里。
在他们身上,有几个细节耐人寻味。终其一生,袁隆平都是一副挽起裤腿下田的湖南老农形象。他自己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而吴孟超则一直坚持临床,直到96岁高龄,依然站在手术台上。因为长时间手术,他的右手食指严重变形,平时签字时会微微颤抖,但一拿起手术刀却稳得仿佛换了一个人……
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身范”,也启发后来者,欲成大事者,必先心无旁骛,脚踏实地,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真正把身子扑下去,把心思用在做事情上。事情做好了,人也就做好了。就像吴孟超说的那样,“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
时间滚滚不息,这个世界上的人来来去去。如何在有限的生涯中留下一些造福他人的东西,如何在服务社群、改善他人处境上有积极的作为,如何用自己胸中的一团火点亮这个世界,袁隆平、吴孟超两位老人做出了表率,也希望我们这些后来者不会让他们失望。
人生代代无穷已,唯有接力前行,一代接着一代干,一茬接着一茬干,才不辜负这个时代,不辜负诸多先贤,也不辜负自己的韶华。


痛悼!双星陨落,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在今日相继去世…诗组


作者简介:马德武,陕西韩城人,曾在市政府多个部门工作数十年,现已退休。喜爱写作,自由撰稿人。系九州诗社编辑,韩城作家协会、诗词协会、楹联协会会员,云香阁诗词社、诗路文风、潇湘文学社和中诗协桃源诗梦创作部会员。曾先后在《人民公安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华商报》、各会员网和《陕西诗词界》、《龙门》、国家《禁毒专刊》、《陕西公安》杂志以及《渭南日报》、《韩城日报》等纸质报刊和各会员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公安网、三秦网及《怡情闲话》等数十家媒体发表诗词、赋和通讯、书评等文章千余篇,现代长诗《清清陶渠水》收入韩城市政协主编的《黄河文化之一一河出龙门》一书。

(一)悼念袁隆平院士(中华通韵)
水稻杂交靠老翁,功勋卓著起高峰。
为民每日背黄土,报喜终年谋米羮。
两系奇方千载梦,一仓魔粟万家情。
身竭辞世惊垂泪,痛恨中华失巨星。

(二)七绝.悼念吴孟超院士(平水韵)
大医终生寄胆肝,横刀一线去凶顽。
归真院士万民泣,妙术仁心映宇寰。


痛悼袁隆平院士
刘志耀
(西安)
晴天霹雳,山河泪涌。
土地默哀,农民失声。
袁平磕逝,举国悲痛。
一个老人,为粮捐生。
身为院士,生活普通。
水稻之父,全球殊名。

粮食高产,屡建奇功。
斯人撒手,一路慢行。
未尽之业,后辈传承!
伟人永存,虽死犹生!
2021年5月22日下午3点53分

七绝 平水韵
悼袁隆平院士
刘志耀 (西安)
农田任劳结情缘,
禾下乘涼梦正圆。
杂交水稻除匮餓,
脊梁虽逝国勋传。
2O21年5月22日初稿
2021年5月23日再修改
附原稿:
与地终生结世缘,
躬亲水稻搞科研。
人间觧决饥荒苦,
囤米尖仓日子甜。
2021年5月22日

七绝 平水韵
悼袁隆平院士
刘志耀 (西安)
与地终生结世缘,
躬亲水稻搞科研。
人间解决饥荒苦,
囤米尖仓日子甜。
2O21年5月22日





价值
文′郭丽侠
今日天气阴沉北风吹
细雨蒙蒙山河呜咽
双星陨落全国哀痛

肝脏外科之父
吴孟超院土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土
祖国不会忘记你们
人民会永远缅怀你们
历史会镌刻下不灭的丰碑
这就是你们的价值
前辈一路走好
鲜花会洒满中华大地
2021-5-22




七绝 悼袁老
文/刘恒源
奋斗今生万代牛,袁平造福解民忧。
功勋盖世星辰落,尽是神州第一流。

七绝 悼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文/刘恒源
肝胆神州第一人,平生研病施医真。
高龄出诊依坚守,拓技开新业界春。

七绝 荡尘洪
文/刘恒源
暮夜潇潇骤雨风,辰穹落幕荡尘洪。
苍生尽悼仙神逝,更有天皇痛苦中。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中国十大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去世,享年91岁。
2021年5月21日晚云南地震,2021年5月22日青海地震。

哀悼袁隆平院士
文 / 秦战萍
似有预感
大地不愿接受这残酷的事实
从昨晚9时48分
深深压埋心底的痛苦无法抑制
心疼震颤不能自已
残酷的一幕
不可逆转不可阻止
痛苦
今天还是来临
天空不能承受巨星陨落的沉重
泪滴怎么也擦不干
大地心疼百次发颤
粒粒稻谷低头祭天
百姓心中的丰碑
为伟人袁隆平院士
矗立永远
2021年5月22日晚




悼念两位巨星
文/馮建武
水稻之父袁隆平
肝胆之父吴孟超
终生心血为水稻
杂交水稻创奇迹
粮农组织享美誉
国人骄傲粮食稳
饭碗端在国人手
有粮则稳心不慌
有饭可吃人安康!
躹躬尽瘁为粮食
造福人类全世界
巨星勋落国动容

地动山摇狂风吼
雷雨交加乌云布
憾天恸地惊宇宙!
国人怀念水稻父
杂交育种有优势
提高单产增总产
淡水水稻吨粮田
海水稻上做文章
农业总产跨亿斤
连续多年总产稳
国民高兴国兴旺
政施良策惠民生!




《噩耗传来》
(之一)
文/王瑞林
袁老走了
为国立下功勋的人
为您哭泣
中国杰出的院士
一生尽心尽力
鞠躬尽瘁
把毕生的精力
奉献给人民的生存
粮食高产
研发新科技
杂交水稻创下历史奇迹
一切为了人民
再不受饥饿贫穷
让中国的农业走向
世界先进水平
您日夜操劳
忘我的工作
今天您走了
留下美丽的足迹
人民纪念您
定会踏上您的征程
沿着您未完成的目标
一路向前行
袁老您放心吧
一路走好
您的心愿一定达成
追随您的人
立下心志奋勇前行
为人民服务
2021.5.22.23.

《噩耗传来》
(之二)
文/王瑞林
医学界杰出的
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永远的离开了
他生活的世界
和他热衷于自己的伟大医学事业
做为一名院士
他知道他的使命和职责
每分每秒关糸到
抢夺人宝贵的生命
您把人的生命
看得何其重要
挂在心里
念在生命里
您的爱心治愈了多少患者
感动了无数的人
患者的呻吟
垂危病人
渴望生存的那一刻
眼哞寻求一丝的希望
您的心都碎了
您一次次的梳理病情
诊断病情如何救治
立下精确方案
多少个患者
是您医治了他们
拯救了他们
使他们脱离了生命危险
又有多少将亡的人
是您把他们从
死亡的边缘拉回
您为了中国的医学事业
把毕生的心血献上
做出了伟大贡献
您永远活在患者心中
您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您的足迹
永远留在医坛上
您的爱心遍及海角天涯
2021.5.22.23.




五律.悼袁隆平院士
文/张夏琴
风号骤雨狂,陌野鸟声伤。
家里无亲父,神州失栋梁。
杂交贫困解,稻米水田香。
仙路瑶台远,国人牵挂肠。





袁隆平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共和国勋章”荣誉获得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沉痛悼念袁隆平老,吴孟超先生
文/徐社荣
平生奋斗灭粮荒。
只愿人间少饿肠。
田野躬耕怀大志,
温棚育种觅良方。
千秋伟业消病魔,
一代枭雄美誉扬。
今日西行无返路,
江河呜咽国之殇。
悼念共和国“双星”
文/徐社荣
地动山摇落双星,
院士袁吴令世惊。
一路安然驾鹤去,
丰功伟绩入诗经。
注:双星即袁隆平、吴孟超

悼念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文/徐社荣
沃野田园稻谷香,
袁公辞世魂天堂。
鞠躬尽瘁育稻种,
院士研发民增粮。
沉痛悼念袁隆平,吴孟超老先生
平生奋斗灭粮荒。
只愿人间少饿肠。
田野躬耕怀大志,
温棚育种觅良方。
千秋伟业消病魔,
一代枭雄美誉扬。
今日西行无返路,
江河呜咽国之殇。

为袁隆平院士写一首诗
文/徐社荣
你把最后的一粒种子
留给大地
留给这嘴的温馨
满足了岁月
几代苦苦的寻找
撑不住的时候
等待着你
在转身的路口
树木低垂
花草垂首
你怎么让它们
突然的不知所措
已经迷途了的期待
还有这失眠了夜里
那沙哑了的呼唤
那失声了颤抖的哽咽
谁能替你
去接受这泪流与陪伴
如此铿锵有力的誓言
生长在了祖国的稻田
如此虔诚的心路
行走在人民的心中
你是长夜明灯
你是黎明朝霞
你是儿子的父亲
你是儿子榜样
其实你就是人们心里的一粒种子
那就是春种
也可叫夏播
等着秋收
储存在冬藏
你走过大江南北
你去过广褒大地
你经历的风雨沧桑
在我们饥饿时
你会记起我们
人们在仰望星空时
都会记起你
今天,感慨万千
今天,不再饥饿
今天,感恩有你
老百姓这一群人
只想亲口对你说一声
是你让我们吃饱了肚皮

注:今天,对一位英雄悼念,千言万语抵不上他奉献的精神,以及他身上的光辉。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您在人间播种子,您在天上洒甘霖。 您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现在老人家终于可以在另一个地方开开心心享福了,日夜操劳的您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千古一袁公,君恩天下人。再见,老人家!再见,袁院士!您的梦会有万千后来者一起努力,终将实现! 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七绝 痛悼双星
文/吉改芹
阴雨凄凄和泪铭,苍天亦恸失双星。
袁公吴老同乘鹤,悲痛人间砻冢青。
[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
———辛丑五月22日
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于21.5.22.13时逝世。两人只间隔了5分钟。

临江仙 悼念袁隆平院士
词/吉改芹-陕西
阴雨绵绵哀稻父,
九州默祭英雄。
一瓢一米呕心同。
青山铭志,
几度建丰功。
袁老毕生浑忘我,
惯由畦垄西东。
庶民社稷刻心中。
几多稠捻,
十四亿神农。




七绝·悼袁老
文/冰心玉蝶
毕生心血付田中,水稻增收立巨功。
驾鹤西行天地恸,英名遗世受人崇。




痛别《国之栋梁*袁隆平院士》
作者/好好学习
笛音长鸣惊噩耗,痛别《国之栋梁*袁隆平院士》
作者/好好学习
笛音长鸣惊噩耗,
泪眼婆娑悲情绕。
国失栋梁痛别时,
伫立长街民心焦。
杂交水稻之父去,
万众齐聚自哀悼。
功德无量袁隆平,
造福人类千古耀。
2021.5.22于西安

泪眼婆娑悲情绕。
国失栋梁痛别时,
伫立长街民心焦。
杂交水稻之父去,
万众齐聚自哀悼。
功德无量袁隆平,
造福人类千古耀。
2021.5.22于西安



李学祥,江苏射阳人,一九五四年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当过兵,做过教师,后转入行政,二00一年退休。
因喜爱文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多文体的作品百首、篇,并有作品获奖或入编。

七 绝/李学祥
悼袁隆平院士
院士终身汗洒粮,
巨星陨落国之殇。
一双赤足农田刻,
两袖清风稻菽香?




沉痛悼念,国士无双 悼念袁隆平
文:张志民
五月荷花的清香为您送行
初夏的夜晚为您惋惜
两袖清风轻轻地拂面

金黄的稻香哭泣了田野
狂风暴雨呼唤您的名字
才华横溢的您
怎么能忘记手中的子民
禾下乘凉梦
杂交水稻全球梦
水稻是我们国家和世界的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您的豪言壮语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震惊世界
您的一言一行
感动着中国人民
感动着世界

2004年《感动中国》
给他的颁奖词中所说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钟南山院士
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
国士无双
感念与袁隆平院士
这样的伟大人物
处于同一时空的每一分每一秒,
这个世界的星空因你们而璀璨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
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您走了
国人流泪了
世人失去了水稻之父
您化作袁隆平星星
保佑着华夏子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