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二首
一、深切悼念”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医者仁心肝胆照,救扶报国术专长。
人生高境轻生死,九十犹能上战场。
二、沉痛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毕生研稻救饥荒,普济寰球耄耋狂。
玉帝相邀何太急,泪飞一曲哭离殇。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健康时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网站查询,吴孟超,主要从事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研究。1922年8月出生,福建闽清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中科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中国肝胆外科的创始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是第十一届健康中国(2018年)年度十大特别致敬人物。
第17606号小行星被命名为 “吴孟超星”。他创造多个医学界第一: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提出肝脏分为“五叶四段”的经典解剖理论;完成中国第一例肝癌切除手术和世界上首例完整的中肝叶切除术;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建立全球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推动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


注: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第六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