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安全的小花絮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事关个人价值体现,家庭幸福平安,此乃是头等大事。
安全是一个大概念。从宏观上说,可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在微观上讲,则贯穿于一切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大到雷公动怒洪水泛滥,小到吃喝拉撒睡游玩,都是人命关天的重大事情。安全问题从枝到节,无处不在,无孔不有,稍有疏忽懈怠就会招来麻烦。轻则有害健康,重则致残致命。
本文从一个侧面说几点传统安全方面的几片花絮。
安全是排除了各种危险后才产生的。有安全才能更科学有效地防止风险,排除危险;安全与危险是对立的统一。世界安宁,地球村民才能享有幸福;九州稳定,祖国发展建设才能一日千里,日新月异;人生平安,身体健康,才能拥有创造幸福并享有幸福的基础条件。因此,安全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民族或对个人,都比“老天爷”小不了多少。
对于安全疏忽大意,满不在乎,甚至忘乎所以,迟早是要吃亏,要付出重大成本代价的。要有宁可百日无事,不可一日一刻不防的定力和格局。
把安全提上议事日程,应有“四识一施”:提高认识,强化意识,懂得知识,了解常识,得力措施。
所谓提高认识即是说:要有安全不能褒有一切,但没有安全就没有或失去一切的至高理念。要平安要幸福,有了安全才可求;要小康要发展,有了安全才可谈;安全连着你我他,确保安全靠大家;安全系着千万家,丢失安全天要塌。
所谓强化意识,就是要有责任重于泰山,防患才能未然的意识。要有严是爱,松是害,出了事故毁三代的共识。把安全出自警惕,事故源于麻痹,受害源于无知,危害来自愚昧,镶嵌在深层意识之中。
譬如,有的同志急于出门办事,为图少走几步路,节约一点时间而走逆行,结果被迎面驶来的汽车撞飞毙了命;有的开车走私,让车翻到沟里,或撞上它车,造成车毁人亡;有的把农药(毒药)装进饮料瓶,时间一久,让大人或孩子误食,造成终身遗憾;还有的让孩子到机房去玩耍,小孩儿好奇将手指插入齿轮中间,将手指压掉,终身致残……。林林总总,不一而同。
所谓懂得常识:就是要去无知脱愚昧。若不去无知添常识(知识),就如同穿着被汽油浸透的衣服擦火柴。就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仅不知,反而沾沾自喜,乐不可支,狂妄自大。譬如当雷电交加时,有的人却躲在大树下;大雨磅砣,有的人却在低洼处的遮蔽物下躲避;海上发生地震,很有可能产生海啸,可还仍然有不少人在享受“沙滩浴”;钱塘观潮,有的人不听劝导,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猛”,冲上峰口浪尖去领潮;开车时,前方明明有积水,有的司机却“奋不顾身”把普通的小轿车当成“水陆两用坦克”开进深水里;有的被不幸卷入洪水中,同时抱住了较大树木,但有的人生存了,有的却又被大水冲走了。因为被冲走的人是面对水流方向,活下来的人是背对水流抱住大树等等。这样的无知现象比比皆是,举不甚举。
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一种因果关系,由于不懂安全常识这个“因”,所以必然导致人财俱损这个“果”。
所谓强力措施:就是一事当前要分析利与弊。可预知的要有判断有解数,有硬性便利适用,可操作的防险措施。不可预知的也要有当灾害突如其来时,有防灾减灾的办法和手段。这是对“措施”二字的诠释。
很多事故都往往发生在一刹那,但要做到安全防范分与秒,日日时时才安好。举手投足,一举一动都应把应急避险放在心里,做在手上,进有章法,退有步骤,攻有尺度,御有方略,有板有眼,临危不乱,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这是对“措施”二字要达成的效果最好注解。在具体上要注意“十防”:
一、防交通事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几乎是家家都有,一户人家有两至三辆车的也不在少数。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山村,房前屋后,地下房顶停放的都是各型车辆,路上跑的车用接踵而至,车水马龙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这些车辆技术状况各有不同,驾驶人的技术和心理素质千差万别。出现交通事故,威胁大家生命健康,我个人认为成了“第一危险”。每年死伤于交通事故的不幸人们多达数万甚至更多,有人把这惨痛的现象称为“马路上的战争”。
这些事故导致有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有的是全家车毁人亡,让人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那么,如何防止交通事故?回答就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交通法》来规范各种车辆和行人行为,任何个人都不得逾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任何特权。各型车辆、人员必须各行其道,坚决反对和处罚各行其是。每位公民都要奉公守法,严格要求落实法规,不偏不倚,不打折扣不掺假。用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上路,以良好的心态出行,饱满的精神状态驾驶,娴熟的驾驶技术操作,正常的车辆性能运行,正确果断处置各种情况,交通事故这一祸害就能大幅度降低,就能挽救无数百姓的生命。
步行的人们也要循规蹈矩,做文明人,走文明路,爱护交通设施,不争不抢不赌气,看护好老人和儿童,加强对子孙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把遵守交通法规,防止发生交通事故的烙印刻在心里,养成自觉,形成习惯,变成素质。
二、防溺水。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但水要管理不善,就会浊浪滔天,远胜独角猛兽,就会被它无形血盆大口吞噬得无影无踪。
眼下已进入夏季,说话间就到暑期了,而每到暑假,总要很不情愿地听到一些中小学生发生溺水而亡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小学生们的无知好奇求刺激的幼稚,但更多的是家长疏于管理教育,让自己的“心头肉”倒在了看护不严、措施不力的亡魂线上。因此,对孩子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刻不容缓,严格严肃监管一点也不容放松。否则,就会导致哭天无泪,捶胸顿足,回天无术的可悲后果。
如果我们出门游山玩水,应远远看水不近水,到了水边注意踩上“绿苔”滑入水的危险。若我们水性是个“半瓶子醋”,就会个“狗刨儿”,扑通个十米八米,你可千万不要到江河湖海去逞能。即使你如鱼得水,泳技很好,也不可在水域不熟悉的地方,没有救护措施的情况下崭露头角。笔者常听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呀。
大夏天的,不要随意进入山地,渊谷、盆地、季节河或水库坝下去游玩。夏天的雨来的急下的猛,而且常常是成点成片下瓢泼大雨。当你游玩的地方还风和日丽时,你玩儿的地域上游已下完了一场大暴雨,洪水像脱缰野马,下山猛虎呼啸而来,而你却丝毫不觉不知。当你正兴致勃勃地玩耍时,没准儿几米高的洪水劈头盖脑袋就扑来了,那个时候就是有三头六臂的分身术,也在劫难逃啊。
三、防触电。
众所周知,电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但当你要触碰到它的时候,它就会“兽性”大发,瞬间把人置于死地。
所以咱们要重点抓好家庭安全用电,使用性能良好的电缆、电线、插座、开关、照明器材,特别是床头台灯,手机充电器及其他家用电器,更要倍加注意和小心发现电线破损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更换或请专业人员及时维修。
阴雨天尤其要注意安全用电。一般不要到室外。室外的电气设备在没有穿戴绝缘服装的时候,千万不要靠近。
四、防高空坠物。
高空坠物伤人时有耳闻,现在已写入法律,把这一行为列为犯罪了。但有法不等于不存在高空坠物了。每位楼主都要遵纪守法,千万不要隔窗向外抛弃任何物品。有人做过一个物理实验,一只鸡蛋从100米高空坠下来。能砸碎五毫米厚的玻璃,如果砸到人头上,试想一下是否能承受得住。
现在大小城市都是高楼林立,每位居民都要自觉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能向窗外抛掷任何物品,就是为大众安全做了一份小贡献。
与此之外,在大风大雨时,城市乡村的广告牌、标语牌、灯箱、空调室外机、花盆等物,随时有被大风掀掉坠地的可能,时不时地会砸伤行人。这提醒我们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不要出门,如已在街上时,要躲避在安全地方,待风雨过后再且行走。
五、防坠陷阱。
笔者常看到一些孩子们在马路上行走,专往井盖儿上踩,诸不知这里面的凶险也很大吧。笔者自己也下意识地先后几次几乎掉落陷阱,要不是自己有一定的武术基础,用双手撑住下沉的身体,挣扎着爬出井口,真不知道后果是什么样的。亲爱的读者,请你在走路时不能踩踏井盖,特别要教育孩子们,千万不要踩踏井盖。
时下,走路看手机已成弊端,虽然常有走路看手机掉到陷阱和地下道里或河里,造成人身伤害的报道,可不少人却置若罔闻,仍然我行我素,不以为然。更为让人乍舌的是,有的人边开车边看手机,骑着三轮车,电动车,自行车看手机的屡见不鲜。这是不是凶中凶险中险吗!一旦发生事故,两败俱伤,损人又害己,你说让那些无辜的人受不受冤枉啊,他们招谁惹谁了?!
六、防液化气中毒、爆炸。这个问题不多说了,按使用规范使用就好了,只是提醒一点:存有或安装天然气罐或管道的房间,不论使用不使用,都要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防止残留气体伤人;做饭使用时一定打开抽油烟机和窗户,千万不能为节电不开抽油烟机或者窗户;室内长时间无人时,一定要关好所有的阀门,管道质量要好,并请专业人员定期及时检查维修更换。
七、防食物中毒(略)
八、防犬袭、毒虫咬伤。笔者撰文做过报道,不再赘述。
九、防火灾(略)
十、防传染病(略)
……
以上几点仅是传统安全中的一点皮毛,所呈述观点仅供参考,仅代表个人的一孔之见。借此想起到一个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微弱作用,提起各位贤君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文中 凡不符合科学规律规范的,请按科学规律规范操作实施。
祝愿安全常住您家,共享健康平安,同享幸福团圆。
山里布衣
编辑:孔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