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磊磊)若无凌云志,岂敢称男儿;如无为民心,怎敢着警服。警校四年锻造了他的本领,出校入警展现了他的才华。参加工作四年来,他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心头,不忘自己的入警誓言。

常晨,男,1994年11月出生,三级警司,现为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公安局石井派出所民警,2016年被河南省公安厅评为先进个人,2019年被新安县公安局评选为优秀共青团员。
严打犯罪不松手
土地是农村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根基,石井镇潭上村村民高某与同村的陈某是地邻,因土地地界归属问题常年发生纠纷,两家摩擦不断,好好的土地无法耕种,经过村委、乡政府工作人员多年调解都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还拿到乡政府的红头文件证明土地归属权,但是陈某仍旧不依不扰,不是将高某种的树苗拔掉,就是对高某种的庄嫁打药,导致矛盾加剧,成了村里、镇里的顽疾。2019年9月,高某到新安县公安局石井派出所报案。辖区民警常晨立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追溯事发源头,多次走访村干部、邻里,找准问题要害,并实地走访取证,将相关证据固定后,依法依规传唤陈某。在询问过程中陈某拒绝归还土地,胡搅蛮缠,拒不认错和悔改,并提出无理要求。常晨果断处理,依法将陈某以寻衅滋事行政拘留十日,并告知如拘留后仍拒不配合,将按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从此后,高某再也没有因为地界问题受到困扰,3年之久的土地问题,常晨只用了短短3天就将其圆满解决。为表达对民警的感谢,高某专门送来了一面绣有“热情为民尽职尽责”的锦旗。锦旗虽小,但情深意重,这是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常晨工作的认可和肯定。真心为民不打折。

常晨不仅承担着所里110接处警工作任务,还是一名社区民警,并兼任着派出所的户籍工作。

2021年3月,石井派出所户籍室里走来了一位60多岁柱着拐仗的老婆婆,看着精神状况貌似有问题。常晨立即迎上来,热情的询问,在断断续续的交谈中,常晨得知陈某由于自己年轻时被家里包办婚姻,精神受到刺激离家出走,一走就是20余年,目前在宜阳县寻村居住,可是自己长期在外漂泊,户口早已遗失,两个女儿也自幼抱养出去,自己在宜阳县多次申报户口,但都未成功,这次回来是求助当地派出所,希望能解决自己的户口问题。了解情况后,常晨立即安抚老人不要着急,自已一定会竭尽所能帮助她,首先查阅20年前陈某所在村庄的老档案,发现陈某户口已随着前夫迁往孟州,于是又前往陈某的老家进行实地走访,并与其前夫取得联系,得知她的户口并没有落户孟州,随后又与宜阳公安取得联系,询问她在当地的生活居住情况,最终核实她的户口因历史原因造成空户不存在。常晨立即与陈某沟通,根据她的意愿,积极审核上报,一周内就将其户口登记到石井镇潭上村,接到户口本的那一刻,陈某眼含泪水的说:“真的谢谢你了!”

看似简单的一件小事,但对群众而言可能是天大的难事。常晨一直真心接待好每一名求助的群众,耐心听取他们的诉求,倾心为群众办理好每一个业务,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石井派出所工作的四年,常晨大大小小参与执勤安保工作上百次,接待求助群众300余人,调解矛盾纠纷200余起,宣传普法15次,扎根基层热土,以扎实的工作提升了辖区整体防控能力和居民的安全感,用细致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赞许和支持,用真诚乐观和满腔热忱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为民爱民的真谛。
【编辑 赵萌阳】
